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61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包括钢板横架和叠合套筒,所述钢板横架的外侧两端及中间处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叠合套筒设置于升降杆的下端,所述叠合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叠合套筒的外壁下端设置有轮座,且轮座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滑轮。该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设置有轮座,轮座通过叠合套筒和弹簧与升降杆之间构成弹性结构,由于立柱以及整个加工棚的跨度尺寸较大,且施工现场的地面平整度也不够好,而这样便会造成滑轮在带动加工棚移动时出现整个架体的各部位受力不均,从而导致架体连接杆和梁体之间出现扭曲变形和松动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刚性质量。了刚性质量。了刚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棚
,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伴随着混凝土浇筑的还有钢筋支撑体,且钢筋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弯折、切割、编制等加工操作,而钢筋在加工时通常是将放在室外的钢筋搬运至加工棚中进行细化加工,且钢架加工棚通常为固定结构,因此对于钢筋加工棚的优化措施方面也提出了要求。
[0003]目前,现有的钢筋加工棚有其特有模式,钢筋在棚外储存,在棚内加工,这就带来了一些列问题,由于传统的钢筋加工棚无法移动,钢筋无法由吊车吊入棚内,只能由人工操作,将钢筋抬入钢筋加工棚进行加工,整个过程浪费人力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效率还很低,此外,由于钢筋是在棚外储存,所以容易受风吹雨淋等天气原因的影响而生锈,会浪费大量资源及增加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现有的钢筋加工棚有其特有模式,钢筋在棚外储存,在棚内加工,这就带来了一些列问题,由于传统的钢筋加工棚无法移动,钢筋无法由吊车吊入棚内,只能由人工操作,将钢筋抬入钢筋加工棚进行加工,整个过程浪费人力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效率还很低,此外,由于钢筋是在棚外储存,所以容易受风吹雨淋等天气原因的影响而生锈,会浪费大量资源及增加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包括钢板横架和叠合套筒,所述钢板横架的外侧两端及中间处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叠合套筒设置于升降杆的下端,所述叠合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叠合套筒的外壁下端设置有轮座,且轮座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滑轮,所述升降杆的一侧同时贯穿于立柱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加固梁,且加固梁与立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斜撑,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主梁,且主梁的上端设置有桁架,所述桁架的上端设置有纵梁支杆,且纵梁支杆的上端设置有顶棚板,所述桁架的正下端设置有钮力梁,且钮力梁与桁架的连接处设置有三角支撑,所述立柱与桁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斜撑。
[0006]优选的,所述轮座通过叠合套筒和弹簧与升降杆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滑轮沿轮座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通过螺纹丝杆和调节把手与立柱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立柱呈三根垂直状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加固梁与第一斜撑以及立柱之间为焊接一体,且钢板横架与加固梁之间相互平行。
[0009]优选的,所述桁架下端的钮力梁和三角支撑呈倾斜三角状分布,且第二斜撑沿桁架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纵梁支杆上端的顶棚板呈三角状分布,且纵梁支杆与桁架以及主梁之间为焊接一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设置有轮座,轮座通过叠合套筒和弹簧与升降杆之间构成弹性结构,由于立柱以及整个加工棚的跨度尺寸较大,且施工现场的地面平整度也不够好,而这样便会造成滑轮在带动加工棚移动时出现整个架体的各部位受力不均,从而导致架体连接杆和梁体之间出现扭曲变形和松动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刚性质量,因此弹簧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加工棚在移动时其底部的滑轮与地面之间形成弹性支撑,这样不仅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也还可根据地面的凹凸落差进行灵活调整,而叠合套筒主要起到对弹簧进行外部保护,并对轮座与升降杆之间进行固定的作用。
[0012]升降杆通过螺纹丝杆和调节把手与立柱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由于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度较差,同时加工棚在静止的时候无法做到所有的立柱及滑轮平行着地,且长此以往便会使整个加工棚的架体连接杆和梁体之间出现扭曲变形的现象,因此升降杆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其下端的滑轮做高低调整,从而避免了立柱达不到平行支撑的弊端,而螺纹丝杆的作用在于配合调节把手,并在调节把手的旋转下对升降杆进行升降限位及固定。
[0013]加固梁与第一斜撑以及立柱之间为焊接一体,由于立柱的高度尺度较大,且仅依靠主梁与钢板横架的支撑无法做到尽可能的稳固状态,因此加固梁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三根立柱之间进行再次加固,而第一斜撑主要起到防止加固梁与立柱之间出现扭曲脱裂的现象,同时钢板横架作为立柱的主要固定体之一,其主要起到对立柱的底部进行连接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叠合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钢板横架;2、立柱;3、升降杆;4、叠合套筒;5、弹簧;6、轮座;7、滑轮;8、螺纹丝杆;9、调节把手;10、加固梁;11、第一斜撑;12、主梁;13、桁架;14、纵梁支杆;15、顶棚板;16、钮力梁;17、三角支撑;18、第二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包括钢板横架1、立柱2、升降杆3、叠合套筒4、弹簧5、轮座6、滑轮7、螺纹丝杆8、调节把手9、加固梁10、第一斜撑11、主梁12、桁架13、纵梁支杆14、顶棚板15、钮力梁16、三角支撑17和第二斜撑
18,钢板横架1的外侧两端及中间处设置有立柱2,且立柱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杆3,叠合套筒4设置于升降杆3的下端,叠合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所述叠合套筒4的外壁下端设置有轮座6,且轮座6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滑轮7,升降杆3的一侧同时贯穿于立柱2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丝杆8,且螺纹丝杆8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9,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加固梁10,且加固梁10与立柱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斜撑11,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主梁12,且主梁12的上端设置有桁架13,桁架13的上端设置有纵梁支杆14,且纵梁支杆14的上端设置有顶棚板15,桁架13的正下端设置有钮力梁16,且钮力梁16与桁架13的连接处设置有三角支撑17,立柱2与桁架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斜撑18;
[0020]轮座6通过叠合套筒4和弹簧5与升降杆3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滑轮7沿轮座6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由于立柱2以及整个加工棚的跨度尺寸较大,且施工现场的地面平整度也不够好,而这样便会造成滑轮7在带动加工棚移动时出现整个架体的各部位受力不均,从而导致架体连接杆和梁体之间出现扭曲变形和松动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刚性质量,因此弹簧5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加工棚在移动时其底部的滑轮7与地面之间形成弹性支撑,这样不仅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也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包括钢板横架(1)和叠合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横架(1)的外侧两端及中间处设置有立柱(2),且立柱(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杆(3),所述叠合套筒(4)设置于升降杆(3)的下端,所述叠合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所述叠合套筒(4)的外壁下端设置有轮座(6),且轮座(6)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滑轮(7),所述升降杆(3)的一侧同时贯穿于立柱(2)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丝杆(8),且螺纹丝杆(8)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9),所述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加固梁(10),且加固梁(10)与立柱(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斜撑(11),所述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主梁(12),且主梁(12)的上端设置有桁架(13),所述桁架(13)的上端设置有纵梁支杆(14),且纵梁支杆(14)的上端设置有顶棚板(15),所述桁架(13)的正下端设置有钮力梁(16),且钮力梁(16)与桁架(13)的连接处设置有三角支撑(17),所述立柱(2)与桁架(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斜撑(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頔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