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型滑动块、光学头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45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使用浮动型滑动块的光学读写头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中,减小尘埃导致的影响,并防止记录再现性能的恶化。光学读写头装置中设有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上浮的滑动块(28),该滑动块中与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上,沿气流方向形成了平行的导轨部(28A、28B)。在两导轨部的中间形成导轨部(29),使物镜聚光的光束透过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导轨部(29)。即使在滑动块和盘式记录媒体之间流入灰尘也不致影响光学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上浮的滑动块(slider)与设有该滑动块的光学头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具体涉及通过降低流入滑动块和盘式记录媒体之间的灰尘等的影响,防止出错的防尘措施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采用光盘或光磁盘等的光学式记录媒体的驱动装置,公知有一种飞行读写头(flying head)结构的光学头,该飞行读写头中采用了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上浮的滑动块(浮动型滑动块flying slider)(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2001-184704号公报(段落编号0045、0046,图3)和专利文献特开2002-251770号公报(段落编号0017至0019,附图说明图1))。滑动块的底面形状(从记录媒体侧看的形状)分为负压型和正压型两类。图25所示的负压型滑动块a的结构中,例如在其底面形成了匚字形的导轨部b,并形成了数μm至数十μm左右深的深槽c。而且,在导轨部b中空气流入侧(上游侧)的部分上形成了具有1μm以下深度的浅沟d。深槽c中用“○”表示的符号“S”是表示用物镜(未作图示)聚光的光束通路(位置),在盘式记录媒体旋转时,在比该位置稍微靠上游侧的部位(e部)上发生负压(可能导致灰尘滞留在该部分)。另一方面,图26所示的正压型滑动块f具有在两条平行的导轨部g和导轨部g之间形成深槽h的结构。而且,各导轨部g中,在空气流入侧(上游侧)的部分上分别形成了浅沟i。还有,深槽h的大致中央用“○”表示的符号“S”是表示用物镜(未作图示)聚光的光束通路(位置),深槽h内的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但是,在传统技术中并没有充分公开滑动块形状上对尘埃负面影响的对策。例如,关于图25或图26所示的滑动块底面形状,用模拟结果等对气流分布(Mass Flow)或气压分布进行研究时,清楚了解到灰尘等流入深槽部分的可能性高。关于一般环境的实际灰尘分布,在以打开盘匣(disk cartridge)的挡板(shutter)的状态测定的结果,可知粒径越小灰尘就越多,而且还存在粒径达到100μm左右的灰尘的情况。图27中例示了横轴取粉末粒径(单位μm)、纵轴取某一粒径的粉末量在全粉末量中所占比例(统计值)时两者的关系。纵轴所示的比例的对数值大致与粉末粒径的1~2次方成比例地减少,例如粒径在10至20μm时单位面积有1000至1500个左右;而在粒径为20至30μm时单位面积有200至500个左右。对形成于滑动块的深槽部分的灰尘的流入将成为故障原因,当出错率高时成为引起记录再现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于是,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通过改良用于信息的光学读取方式中的浮动型滑动块的结构,降低尘埃的影响并防止记录再现性能的下降。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构思,在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上浮的浮动型滑动块中,包括如下的结构。(1)在与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上,沿气流方向形成有成对的平行的导轨部。(2)在与气流方向垂直的两导轨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按气流方向延伸且宽度比两导轨部窄的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光束透过该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光束透过成对的平行的导轨部之间形成的中间导轨部或突出部,即使伴随气流在滑动块和盘式记录媒体之间流入尘埃,也能排除对光束通路的光学特性的影响。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基本结构例的简略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头装置的结构例的简略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磁头装置的结构例的简略图。图4A、图4B是空气流入口和灰尘尺寸、光束面积的说明图,与图5一起说明进入滑动块和盘之间的间隙的灰尘的影响。图5是例示了在不同表面涂层厚度上灰尘尺寸和出错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滑动块的形状例的仰视图。图7是说明在滑动块的滚动方向的位置上盘半径方向的位置和上浮高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具有三个导轨部的滑动块的形状例的仰视图。图9是表示一例具有三个导轨部的滑动块的透视图。图10是表示另一例具有三个导轨部的滑动块的透视图。图11是表示另一例滑动块的形状的仰视图。图12是例示了在两个上浮用导轨部之间形成突出部的滑动块的仰视图。图13是概略表示从空气流入方向看的滑动块的俯视图,与图14一起表示将中间导轨部或突出部的高度低于上浮用导轨部的高度而产生高低差的结构例。图14是概略表示从滚动方向看的滑动块的侧视图。图15是另一例在两个上浮用导轨部之间形成突出部的滑动块的仰视图。图16是表示在两个导轨部中间形成突出部的结构的滑动块的仰视图,与图17一起表示在上浮用导轨部之间形成圆柱状的突出部的滑动块的结构例。图17是表示在上浮用导轨部形成凹面的结构的滑动块的仰视图。图18是概念地表示在滑动块的上浮状态下透镜相对于盘面维持平行的姿势的样子的侧视图。图19A、图19B是一例在滑动块底面形成DLC的保护层的示图。图20是例示了在滑动块底面形成了保护层时对透射率的影响的曲线图。图21是表示一例在滑动块底面直接涂上润滑剂的说明图。图22是表示一例在滑动块底面形成DLC或沉积膜后涂上润滑剂的说明图。图23是表示一例由沉积膜形成滑动块底面部后涂上润滑剂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一例由基片形成滑动块的底面部后涂上润滑剂的说明图。图25是一例负压型滑动块的示图,与图26一起表示传统的滑动块的底面形状。图26是一例正压型滑动块的示图。图27是表示一例灰尘分布的曲线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浮动型滑动块与使用该滑动块的光学头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可在光盘、光磁盘等的光学式盘驱动装置(例如光硬盘驱动或光软盘驱动等)中适用。还有,在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时,由于与盘式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或记录的情况无关,可以采用再现专用装置、记录再现装置、记录专用装置中的任一形态。图1是表示一例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基本结构的简略图。信息处理装置1中设有主轴马达作为旋转盘式记录媒体2的旋转部件3。作为盘式记录媒体(以下,简单称为“盘”)2可以举出读出专用的ROM(Read Only Memory)媒体、可写入且可随机存取的RAM媒体例如相变型媒体(PC)、有机色素系媒体等,但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任何记录媒体。光学头装置4用以进行盘2的信息记录或信息再现,它设有向盘2照射光而设置的光源5。例如,用激光源(激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前提是具有利用因盘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飞行读写头结构。即,光学头装置4中设有根据因盘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上浮的滑动块6。该滑动块6根据与盘2之间的气体层(空气或氮等)上浮,并配置了包含物镜的光学系统。还有,采用光磁记录方式时,如后述那样在滑动块上搭载了磁场发生部件(由虚线表示的H部分)。来自盘2的回程光在受光部7中被检出,传送到信号处理部8。还有,信号处理部8进行再现数据的解调处理和记录数据的调制处理、ECC(误差校正码)处理、地址信息的解码处理等。控制部9用以进行与旋转部件3的驱动控制相关的主轴伺服控制、盘2的半径方向的光学头装置4的位置控制以及包含物镜的光学系统的聚焦控制等。另外,控制部9中包含有激光源的功率控制电路等。图2概略表示设有飞行读写头结构的光学头装置的结构例10。采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形成的浮动型滑动块6,根据因盘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成为某一间隔上浮的状态,使与盘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型滑动块,可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相对该盘式记录媒体上浮,同时使透镜聚光的光束透过后照射到盘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设有:在与上述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上,沿气流方向形成的彼此平行的一对导轨部,和在与上述气 流方向垂直的上述一对导轨部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向气流方向延伸且形成宽度比上述导轨部窄的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该导轨部或突出部使上述光束透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30 021981/20031.一种浮动型滑动块,可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相对该盘式记录媒体上浮,同时使透镜聚光的光束透过后照射到盘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设有在与上述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上,沿气流方向形成的彼此平行的一对导轨部,和在与上述气流方向垂直的上述一对导轨部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向气流方向延伸且形成宽度比上述导轨部窄的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该导轨部或突出部使上述光束透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的导轨部由上浮用的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构成,以该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之间形成的槽为基准,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的高度低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导轨部的高度,从而在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和上述第一与第二导轨部之间形成高低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盘式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上述各导轨部的宽度,根据与各导轨部对应的盘式记录媒体上的位置的线速度差而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上与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设有上述透镜,在根据因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上浮的状态下,上述透镜相对于该盘式记录媒体的表面大致平行地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向透明材料形成的基材的凹部上填充折射率不同于该透明材料的透明材料形成上述透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材由玻璃材料形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一对的导轨部或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者突出部的材料采用比滑动块的形成材料硬的材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在与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上涂布或涂敷了润滑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对与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实施了粗加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型滑动块,其特征在于与上述一对导轨部的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形成为向该盘式记录媒体侧凸的球面。11.一种光学头装置,其中设有用以向盘式记录媒体照射光地设置的光源和根据因该盘式记录媒体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上浮的滑动块,该滑动块上配置了包含物镜的光学系统或该光学系统和磁场发生部,同时利用该滑动块和盘式记录媒体之间形成的气体层的轴承作用进行聚焦方向的读写头驱动控制,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块中设有在与上述盘式记录媒体相对的面上,沿气流方向形成的彼此平行的一对导轨部,和在与上述气流方向垂直的上述一对导轨部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向气流方向延伸且形成宽度比两导轨部窄的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该导轨部或突出部使上述物镜聚光的光束透过该导轨部或突出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的导轨部由上浮用的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构成,以该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之间形成的槽为基准,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的高度低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导轨部的高度,从而在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和上述第一与第二导轨部之间形成高低差。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盘式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上述各导轨部的宽度,根据与各导轨部对应的盘式记录媒体上的位置的线速度差而不同。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间的导轨部或突出部上与盘式记录媒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哲金泽孝恭青木直山田正裕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