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32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薄片类介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该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辊和检测组件,机架设置有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的输送通道,第一辊部分地伸入输送通道内,且在输送通道内移动的薄片类介质能够带动第一辊自转;检测组件包括码盘和与码盘配合的光电传感器,码盘能够随第一辊同步转动,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机架,且光电传感器用于向码盘发射光信号并输出与第一辊的转动角度对应的脉冲信号,由于第一辊的转动仅与薄片类介质是否移动有关,当薄片类介质因打滑而停止移动时,第一辊也将随之停止转动,光电传感器将停止输出脉冲信号,如此可使得薄片类介质移动距离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得薄片类介质移动距离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得薄片类介质移动距离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片类介质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印机、票据处理装置等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通常在薄片类介质上进行打印、切纸等操作,对于打印位置、切纸位置等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能在设定位置进行打印、切纸等操作,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需检测薄片类介质的位置,对于带有标记的薄片类介质,一般通过检测标记来确定薄片类介质的位置,而对于没有标记或者标记不明显的薄片类介质,一般通过检测薄片类介质的输送距离来确定薄片类介质的位置。
[0003]相关技术中通过检测驱动薄片类介质移动的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计算出薄片类介质的输送距离,然而当步进电机驱动输送辊转动且输送辊驱动薄片类介质移动时,如果输送辊与薄片类介质之间打滑,将导致薄片类介质实际并未移动,从而无法检出薄片类介质的实际输送距离,因此这种检测方式存在着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通过检测驱动薄片类介质移动的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计算出薄片类介质的输送距离时,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该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辊和检测组件,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的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辊部分地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且在所述输送通道内移动的所述薄片类介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辊自转;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码盘和与所述码盘配合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码盘能够随所述第一辊同步转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向所述码盘发射光信号并输出与所述第一辊的转动角度对应的脉冲信号。
[0006]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板背离所述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辊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板背离所述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二辊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板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且与所述第一辊相对间隔设置或相切配合。
[0007]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板背离所述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辊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且与所述第二通道板相对间隔设置或相切配合。
[0008]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所述机
架还包括两个侧板,沿所述第一辊的轴向,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板的两端,每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长槽,所述第一长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上的所述第一长槽插接;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辊沿所述第一长槽移动,且始终具有伸入所述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
[0009]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辊包括第一芯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芯轴的第一辊轮,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芯轴的两端的两个套筒,所述第一辊轮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上的开口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两个所述套筒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长槽插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压簧,两个所述压簧与两个所述套筒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压簧分别用于向所述输送通道的方向偏压对应的所述套筒。
[0010]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码盘与所述第一辊同轴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辊的轴端固定有第一传动件,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码盘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
[0011]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所述输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所述薄片类介质移动。
[0012]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板的背离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板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第二输送辊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板的背离所述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且与所述第一输送辊相切配合或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轴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轴端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0013]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组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辊、所述输送组件和所述处理组件沿进纸方向依次排布于所述输送通道,所述处理组件用于对所述薄片类介质进行处理操作,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沿所述进纸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游,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处理组件之间。
[0014]作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刀片、第三输送辊和翻板组件,所述刀片包括刀体和设置于所述刀体一端的刀刃,所述刀体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所述刀刃位于所述刀体远离所述输送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输送辊与所述刀体在所述输送通道内相切设置,沿所述进纸方向,所述翻板组件位于所述刀体的下游,所述翻板组件包括翻板和翻板驱动组件,所述翻板能够在所述翻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翻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翻板能够引导由所述第三输送辊和所述刀片之间经过的所述薄片类介质沿设定方向移动,当所述翻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翻板能够将所述薄片类介质抵在所述机架上,以使所述薄片类介质沿退纸方向移
动时,所述刀刃能切割所述薄片类介质,所述退纸方向与所述进纸方向相反。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该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辊和检测组件,机架设置有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的输送通道,第一辊部分地伸入输送通道内,且在输送通道内移动的薄片类介质能够带动第一辊自转;检测组件包括码盘和与码盘配合的光电传感器,码盘能够随第一辊同步转动,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机架,且光电传感器用于向码盘发射光信号并输出与第一辊的转动角度对应的脉冲信号。当薄片类介质于输送通道内移动时,薄片类介质可带动第一辊转动,码盘将随第一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辊(21)和检测组件(3),所述机架(1)设置有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的输送通道(11),所述第一辊(21)部分地伸入所述输送通道(11)内,且在所述输送通道(11)内移动的所述薄片类介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辊(21)自转;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码盘(31)和与所述码盘(31)配合的光电传感器(32),所述码盘(31)能够随所述第一辊(21)同步转动,所述光电传感器(3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且所述光电传感器(32)用于向所述码盘(31)发射光信号并输出与所述第一辊(21)的转动角度对应的脉冲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12)和第二通道板(13),所述第一通道板(12)和所述第二通道板(13)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11),所述第一辊(2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板(12)背离所述输送通道(11)的一侧,所述第一辊(21)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12)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11)内;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辊(22),所述第二辊(22)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板(13)背离所述输送通道(11)的一侧,所述第二辊(22)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板(13)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11)内且与所述第一辊(21)相对间隔设置或相切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12)和第二通道板(13),所述第一通道板(12)和所述第二通道板(13)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11),所述第一辊(2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板(12)背离所述输送通道(11)的一侧,所述第一辊(21)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12)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11)内且与所述第二通道板(13)相对间隔设置或相切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12)和第二通道板(13),所述第一通道板(12)和所述第二通道板(13)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11);所述机架(1)还包括两个侧板(14),沿所述第一辊(21)的轴向,两个所述侧板(1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板(12)的两端,每个所述侧板(14)上均设置有第一长槽(141),所述第一长槽(14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板(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辊(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4)上的所述第一长槽(141)插接;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1),所述第一弹性件(41)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辊(21)沿所述第一长槽(141)移动,且始终具有伸入所述输送通道(11)的运动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21)包括第一芯轴(211)、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芯轴(211)的第一辊轮(212),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芯轴(211)的两端的两个套筒(213),所述第一辊轮(212)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板(12)上的开口(121)并伸入所述输送通道(11)内,两个所述套筒(21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长槽(141)插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1)包括两个压簧,两个所述压簧与两个所述套筒(21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压簧分别用于向所述输送通道(11)的方向偏压对应的所述套筒(213)。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王永广王春涛杨现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