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18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涉及多层复合无尘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无尘布其内部没有隔绝结构,无尘布的两面容易相互影响,大大的降低了无尘布的使用效率的问题。所述复合无尘布本体由第一除尘吸湿层、聚乙烯薄膜基层、第二除尘吸湿层组成,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和第二除尘吸湿层对称分布在聚乙烯薄膜基层的两侧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胶水层,且第一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连胶水层粘连,所述第二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


[0001]本技术涉及多层复合无尘布
,具体为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

技术介绍

[0002]无尘布又名无尘擦拭布,由100%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表面柔软,易于擦拭敏感表面,摩擦不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效率。产品的清洗和包装均在超净车间完成。无尘布可选封边一般有:冷裁,激光封边,超声波封边。涤纶及超细纤维无尘布一般都可以用激光、超声波完美封边。
[0003]现有的无尘布其内部没有隔绝结构,无尘布的两面容易相互影响,大大的降低了无尘布的使用效率,为了使得无尘布的内部具备隔绝结构,能有效的避免无尘布的两面相互影响;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无尘布其内部没有隔绝结构,无尘布的两面容易相互影响,大大的降低了无尘布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包括复合无尘布本体,所述复合无尘布本体由第一除尘吸湿层、聚乙烯薄膜基层、第二除尘吸湿层组成,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和第二除尘吸湿层对称分布在聚乙烯薄膜基层的两侧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胶水层,且第一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连胶水层粘连,所述第二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且第二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连胶水层粘连。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的内部包含有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所述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相互叠放,所述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之间设置有连接缝线,且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之间通过连接缝线缝制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缝线呈连续S状,且连接缝线依次交替穿过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除尘吸湿层与第一除尘吸湿层的内部结构一致。
[0009]优选的,所述除尘布层为复合无尘布本体的最外层。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无尘布本体的四边均采用镭射激光封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使得复合无尘布本体由第一除尘吸湿层、聚乙烯薄膜基层、第二除尘吸湿层组成,第一除尘吸湿层和第二除尘吸湿层对称分布在聚乙烯薄膜基层的两侧外表面上,第一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胶水层,且第一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连胶水层粘连,第二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
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且第二除尘吸湿层与聚乙烯薄膜基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连胶水层粘连,此举可以利用聚乙烯薄膜基层对复合无尘布本体进行内部隔绝分离处理,使得第一除尘吸湿层和第二除尘吸湿层相互独立,有效的避免了第一除尘吸湿层和第二除尘吸湿层内部的灰尘和水分相互影响,有效避免了目前技术中只能进行单面使用的局限性,提高了使用效率;
[0013]2、该技术使得第一除尘吸湿层的内部包含有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相互叠放,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之间设置有连接缝线,且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之间通过连接缝线缝制连接,此举利用连接缝线对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进行缝制连接,有效的增强了除尘布层和吸湿棉布层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除尘吸湿层内部结构图。
[0017]图中:1、复合无尘布本体;2、第一除尘吸湿层;3、聚乙烯薄膜基层;4、第一粘连胶水层;5、第二粘连胶水层;6、第二除尘吸湿层;7、除尘布层;8、吸湿棉布层;9、连接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包括复合无尘布本体1,复合无尘布本体1由第一除尘吸湿层2、聚乙烯薄膜基层3、第二除尘吸湿层6组成,第一除尘吸湿层2和第二除尘吸湿层6对称分布在聚乙烯薄膜基层3的两侧外表面上,第一除尘吸湿层2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胶水层4,且第一除尘吸湿层2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通过第一粘连胶水层4粘连,第二除尘吸湿层6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5,且第二除尘吸湿层6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通过第二粘连胶水层5粘连,此举可以利用聚乙烯薄膜基层3对复合无尘布本体1进行内部隔绝分离处理,使得第一除尘吸湿层2和第二除尘吸湿层6相互独立,有效的避免了第一除尘吸湿层2和第二除尘吸湿层6内部的灰尘和水分相互影响,有效避免了目前技术中只能进行单面使用的局限性,提高了使用效率。
[0020]进一步,第一除尘吸湿层2的内部包含有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相互叠放,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之间设置有连接缝线9,且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之间通过连接缝线9缝制连接,此举利用连接缝线9对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进行缝制连接,有效的增强了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0021]进一步,连接缝线9呈连续S状,且连接缝线9依次交替穿过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8的内部。
[0022]进一步,第二除尘吸湿层6与第一除尘吸湿层2的内部结构一致。
[0023]进一步,除尘布层7为复合无尘布本体1的最外层。
[0024]进一步,复合无尘布本体1的四边均采用镭射激光封边。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直接抓住复合无尘布本体1,并将第一除尘吸湿层2或第二除尘吸湿层6贴合在外部物体的外表面上,此时第一除尘吸湿层2或第二除尘吸湿层6内部的吸湿棉布层8对外部物体外表面上的水渍进行吸收,同时除尘布层7对外部外部物体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擦拭,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聚乙烯薄膜基层3对复合无尘布本体1进行内部隔绝分离处理,使得第一除尘吸湿层2和第二除尘吸湿层6相互独立,有效的避免了第一除尘吸湿层2和第二除尘吸湿层6内部的灰尘和水分相互影响,因此其中一面使用完毕后,可以继续使用复合无尘布本体1的另一面,有效的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也能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手上潮湿而对复合无尘布本体1吸收,并传至擦拭物品的外表面上,有效的保证了复合无尘布本体1的擦拭效率。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包括复合无尘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无尘布本体(1)由第一除尘吸湿层(2)、聚乙烯薄膜基层(3)、第二除尘吸湿层(6)组成,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2)和第二除尘吸湿层(6)对称分布在聚乙烯薄膜基层(3)的两侧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2)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胶水层(4),且第一除尘吸湿层(2)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通过第一粘连胶水层(4)粘连,所述第二除尘吸湿层(6)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胶水层(5),且第二除尘吸湿层(6)与聚乙烯薄膜基层(3)之间通过第二粘连胶水层(5)粘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无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吸湿层(2)的内部包含有除尘布层(7)和吸湿棉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元欣防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