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羽毛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87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羽毛球,涉及羽毛球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球头和球裙,球裙的下端与球头相互连接,球裙的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球裙包括肋条段和导向段,肋条段由多个肋条本体组成,导向段开设有若干个网孔,导向段的下端与肋条段相互连接,导向段的上端向外弧形弯折形成用于增大风阻的弯折部。通过对球裙的特殊设计达到降低球速的目的,便于老人和儿童等人群使用。便于老人和儿童等人群使用。便于老人和儿童等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羽毛球


[0001]本技术涉及羽毛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羽毛球。

技术介绍

[0002]老人和儿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运动以及健身的需求,而目前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体育用品的研发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于羽毛球领域。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羽毛球有羽毛制作的羽毛球(简称:羽制羽毛球)、普通塑料羽毛球以及户外羽毛球等。羽制羽毛球制毛工艺繁琐,制毛成本高,羽毛容易折断、脱落;普通塑料羽毛球仅是对羽制羽毛球的粗略模仿,并未进行专门结构设计,因此击球体验较差;户外羽毛球是针对户外运动专门设计,其弹力好、抗风稳定性较好、球速较快。羽毛球一般包括球头和球裙,而以老人和儿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以及羽毛球初学者具有以下特点:
[0004]①
.肢体力量偏弱,动作不够灵活、不够协调;
[0005]②
.对于长距离跑动、大幅度动作较为吃力;
[0006]③
.进行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非专业比赛
[0007]④
.更加注重运动本身的趣味性。
[0008]为此,亟待一种多功能羽毛球,通过对球裙的特殊设计达到降低球速的目的,便于老人和儿童等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羽毛球,通过对球裙的特殊设计达到降低球速的目的,便于老人和儿童等人群使用。
[0010]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本技术的多功能羽毛球,包括球头和球裙,球裙的下端与球头相互连接,球裙的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球裙包括肋条段和导向段,肋条段由多个肋条本体组成,导向段开设有若干个网孔,导向段的下端与肋条段相互连接,导向段的上端向外弧形弯折形成用于增大风阻的弯折部。
[0012]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肋条段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定位环,球头的上端开设有与定位环相互适配的定位槽,连接板设置有旋转驱动组件。
[0013]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定位环的侧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半槽,定位槽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半槽对齐的第二半槽,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扣合形成滚珠槽,滚珠槽内填充有滚珠本体。
[0014]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球头外壁贯穿开设有与滚珠槽相互连通的连通孔,滚珠本体通过连通孔进入到滚珠槽内,连通孔螺纹连接有固定块。
[0015]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肋条本体的外形呈长条形,所有的肋条本体呈环形阵列分布,肋条本体的两侧到所有肋条围合形成的圆形的圆心的距离不等。
[0016]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球裙还设置有加固肋条,加固肋条与所有肋条本体相互连接。
[0017]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马达、主动轮、从动轮和旋转轴;球头为空心结构,马达设置在球头内部,主动轮套设在马达的输出轴上,旋转轴的上端与连接板的下端中心相互连接,从动轮套设在旋转轴上,主动轮与从动轮相互啮合。
[0018]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球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下壳体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扣合形成空心结构。
[0019]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
[0020]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球头内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1、本技术通过在球裙上端设置用于增大风阻的弯折部,外形呈蘑菇云状,羽毛球的受力面积增大,能够提高羽毛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风阻,降低羽毛球的运动速度,以适应老年人或儿童等人群。
[0023]2、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旋转驱动组件。马达工作,套设在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实现连接板的旋转,球裙整体是安装在连接板的,球裙整体能够跟随连接板旋转。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球头较重,羽毛球在运动过程中,大概90%甚至以上的时间都是球头冲击气流。即便开始时羽毛球并非球头冲击气流,也会在运动过程中迅速调整为头部冲击的状态。肋条本体的外形呈长条形,肋条本体的两侧到圆心的距离不等,即所有的肋条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倾斜。球裙在旋转的过程中,气流经过肋条的引流作用,产生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进一步实现降低球速的作用。
[0024]3、在球头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外设type

c充电接口以及系统开关和档位。距离传感器开关开启,距离感应器开始工作,羽毛球并不会立即产生反作用力。只有当有障碍物靠近羽毛球时,距离感应器才会给小马达发出指令使其带动球裙转动,从而产生反作用力。当距离感应器未开启时,可作为普通慢速羽毛球使用,可供老年人、儿童及初学者使用。距离感应系统分为两个档位,I档位反作用力偏弱,用于进行趣味羽毛球运动,可供追求羽毛球运动多样性、趣味性的人使用;II档位反作用力较强,可独立作为感应飞行器使用,供儿童和电子产品爱好者使用。距离感应器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和24GHz雷达传感器,优选的为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当距离感应器感应到障碍物时,会给小马达发出指令使其带动球裙转动,从而给运动物体产生反作用力。I档位转速较慢,反作用力较弱;II档位转速较快,反作用力较强。
[0025]4、通过设置滚珠槽,滚珠槽内填充设置滚珠本体,对连接板起到限位作用,保持连接板与球头的一体性,同时不会影响连接板的旋转过程。通过设置连通孔,连通孔螺纹连接有固定块,对填充的滚珠本体起到限位作用,保证连接板能够顺利转动的同时,拆卸安装方便。
[0026]5、球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采用小颗粒软木粘接制成,第二壳体采用台纤制成,球裙采用普通塑料制成。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方便放置马达和距离传感器。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体螺纹连接,拆卸安装方便。
[0027]6、该羽毛球主要有3个用途:

作为普通的慢速羽毛球使用;

作为趣味羽毛球使用,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增加反作用力,改变羽毛球运行轨迹和运行速度,从而干扰运动者的判断,增加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作为感应飞行器使用,羽毛球可脱离羽毛球拍,作为感应飞行器玩具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9]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球头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羽毛球,包括球头和球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裙的下端与球头相互连接,所述球裙的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所述球裙包括肋条段和导向段,所述肋条段由多个肋条本体组成,所述导向段开设有若干个网孔,所述导向段的下端与肋条段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段的上端向外弧形弯折形成用于增大风阻的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羽毛球,其特征在于:肋条段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定位环,所述球头的上端开设有与定位环相互适配的定位槽,所述连接板设置有旋转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侧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半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半槽对齐的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扣合形成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填充有滚珠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外壁贯穿开设有与滚珠槽相互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滚珠本体通过连通孔进入到滚珠槽内,所述连通孔螺纹连接有固定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乐徐洋姚涛姚波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乐随文体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