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72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出雾管,出雾管内部安装设置有降噪装置,降噪装置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出雾管中;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出雾管方向延伸;挡片,呈平板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片从固定件向外延伸至出雾管的内壁,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侧面,上下相邻挡片之间设置有供雾气通过的间隔。多个挡片围绕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置,形成多级隔挡,能够一级一级地降低声音强度的传播,减弱加湿器内部水源加热和产生的雾气传出的声音;雾气会液化成水珠落在多个挡片上,也避免了水从出雾管上直接落到加湿器底部产生较大声音,解决了加湿器内部装置降噪不充分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器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加湿器常规类型有热蒸发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冷雾加湿器,其中热蒸发加湿器加湿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波加湿器和冷雾加湿器,但热蒸发加湿器也存在着工作时容器中液体持续高温、震动大、蒸汽高温产生的噪音大等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在出雾口设置了一个消音柱,水雾在消音柱中成型,从消音雾的出雾槽再流向水箱中排出,但是,水雾通过消音柱侧壁的出雾槽进入到水箱中,经过水箱中空气对流在水箱的内壁上也会产生水珠落入水箱之中也会产生杂音,且消音柱也不能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通过降噪装置中的各级挡板对出雾管内产生的声音和液化的水滴进行阻挡,达到减噪的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出雾管,所述出雾管内部安装设置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出雾管中;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出雾管方向延伸;挡片,呈平板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片从所述固定件向外延伸至所述出雾管的内壁,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侧面,上下相邻挡片之间设置有供雾气通过的间隔。
[0006]本申请中,由于加湿器内部的声音主要从出雾管中传出,所以在出雾管里设置降噪装置,将出雾管加以阻挡,且还允许雾气通过。所述固定件朝所述出雾管方向延伸,与所述出雾管相匹配;多个挡片围绕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置,形成多级隔挡,能够一级一级地降低声音强度的传播,减弱加湿器内部水源加热和产生的雾气传出的声音,阻断了雾气向上流通地过快而产生的气流声音。加湿器产生的雾气在出雾管流通过程中,雾气会液化成水珠,液化的水珠落在多个所述的挡板上,经过一级一级的传递,逐步地落至加湿器底部,所述降噪装置的设置既能避免了水从出雾管上直接落到加湿器底部产生较大声音,也促进了水的循环利用。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圆柱状。圆柱状的流线型侧面易于雾气的流通和水珠的流动。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挡片中的相邻挡片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不同侧,相邻的挡片沿所述固定件上下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相邻挡片设置在不同侧能够在出雾管内形成相对封闭式空间,对声音进行隔断,而且还可以使雾气顺利通过挡片与挡片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使得雾气需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流通,而非直上直下流通,减弱雾气的气流声音。上下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得水珠能够落到相邻挡板之上,实现逐级流动,不会使水滴的落差过大而产生过多的杂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的外部为还设置有隔音管,所述隔音管与出雾管之间设置
有隔音的腔体。腔体的设置能够减弱其震动和声音,加强了加湿器的隔音效果。
[00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挡片穿过所述出雾管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腔体内。所述挡片穿过所述出雾管的侧壁以及镶嵌在腔体内,既加强了出雾管和隔音管的强度,也对隔音效果有提升作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包括存水腔,所述出雾管安装设置在所述存水腔底部,所述出雾管下方安装设置有蒸发腔,所述出雾管与所述蒸发腔连通。所述雾气经过蒸发腔流向所述出雾管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底部和蒸发腔之间设置有与加湿器内部结构相匹配挡板件,所述挡板件上部设置有起到收纳作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边缘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挡板件的设置对从出雾管落下的水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所述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对落下的水珠进行收集,多个通孔作为水珠流向蒸发腔的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件上靠近所述出雾管底端处设置有凸起部,设所述挡板件下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肋,多个所述支撑肋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凸起部的设置使得水珠流向通孔更加容易,所述支撑肋为所述挡板件提供支撑。
[0014]进一步地,所述存水腔内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蒸发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加湿器底部安装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的通水装置。通水装置的设置将存水箱中的水从出水口抽出,抽进蒸发腔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降噪装置和壳体组合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挡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挡板件的剖视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1]1、盖体;2、壳体;3、蒸发腔;4、降噪装置;5、隔音管;225、腔体;21、存水腔;22、出雾管;41、固定件;42、挡片;31、进水口;7、通水装置;6、挡板件;211、出水口;63、凸起部;64、支撑勒;61、凹槽;6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加湿器的降噪结构进行详细描述,以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解释和说明。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出雾管22,所述出雾管22内部安装设置有降噪装置4,所述降噪装置4包括:固定件41,设置在所述出雾管22中;所述固定件41沿所述出雾管22方向延伸;挡片42,呈平板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片42从所述固定件41向外延伸至所述出雾管22的内壁,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41的侧面,上下相邻挡片42之间设置有供雾气通过的间隔。
[0024]由于加湿器内部的声音主要从出雾管22中传出,在出雾管里设置降噪装置4,将出雾管22加以阻挡,且还要允许雾气通过。所述固定件41朝所述出雾管22方向延伸,设置在出
雾管22中,且与所述出雾管22相匹配;多个挡片42围绕所述固定件41的侧面设置,形成多级隔挡,这样在出雾管22中设置的挡片42能够一级一级地降低声音强度的传播,减弱加湿器内部水源加热和产生雾气传出的声音,阻断了雾气向上流通地过快而产生的气流声音。所述加湿器产生的雾气在出雾管22流通过程中,雾气会液化成水珠,液化的水珠落在多个所述的挡板42上,经过一级一级的传递,逐步地落至加湿器底部,所述降噪装置4的设置既能避免了水从出雾管22上直接落到加湿器底部产生较大声音,也促进了水的循环利用。
[0025]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件42为圆柱状。圆柱状表面较为圆滑,流线型设计的侧面易于雾气的流通和水珠逐级的流动。
[0026]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所述挡片42中的相邻挡片42设置在所述固定件41的不同侧,相邻的挡片42沿所述固定件41上下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相邻挡片42设置在不同侧能够在出雾管22内形成自上而下相对封闭式的结构,能够对声音进行隔断,设置在不同侧还能够留出可以使雾气顺利通过的通道,使得雾气需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流通,而非直上直下流通,减弱雾气的气流声音。上下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得液化成水珠能够落到相邻挡板之上,通过挡片42与挡片42之间的通道实现逐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雾管,所述出雾管内部安装设置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出雾管中;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出雾管方向延伸;挡片,呈平板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片从所述固定件向外延伸至所述出雾管的内壁,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侧面,上下相邻挡片之间设置有供雾气通过的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圆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片中的相邻挡片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不同侧,相邻的挡片沿所述固定件上下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管的外部为还设置有隔音管,所述隔音管与出雾管之间设置有隔音的腔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片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铭蔡演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