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72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主管道,且储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主管道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建筑本体外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且第一种植带内部底端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水膜,所述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内部开设有种植槽,且种植槽内部填充有种植土。该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方便整体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降低了整体的资源消耗,且增加了建筑外侧的植被的生长效果,从而增加了整体实用性。从而增加了整体实用性。从而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在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003]但是现有的绿色建筑灌溉结构,整体不方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且不方便对围绕在房子外边的植被进行充分的灌溉,降低了整体灌溉速度,且增加了整体的资源消耗,从而降低了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绿色建筑灌溉结构,降低了整体灌溉速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主管道,且储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主管道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且主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支管道,且支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建筑本体外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且第一种植带内部底端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水膜,所述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内部开设有种植槽,且种植槽内部填充有种植土。
[0006]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对应建筑本体的四边分布,且储水箱上端进水管为从上至下直径渐小的漏斗型结构,所述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观察窗,且储水箱与进水管垂直中心线重叠。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与储水箱内壁形状大小相适配,且过滤组件内部包括有滤布,所述滤布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夹装有石英砂颗粒和活性炭颗粒,且石英砂颗粒和活性炭颗粒通过滤布相互分隔。
[0008]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与储水箱对应分布,且主管道与电磁阀相适配,并且主管道与横管垂直中心线重叠。
[0009]优选的,所述支管道在横管下端横向等间距分布,且支管道下端的出水管与支管道对应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透水孔在第一种植带内部等间距分布,且透水孔与透水膜形状大小相适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通过使用储水箱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过滤组件内部的石英砂颗粒和活性炭颗粒对雨水进行过滤,从而方便整体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降低了整体的资源消耗,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0013]2、该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通过使用等间距分布的支管道和出水管对雨水进行排出,从而方便整体对围绕在建筑外侧的植被进行充分内的灌溉,增加了整体的灌溉速度和灌溉效果,增加了建筑外侧的植被的生长效果,从而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0014]3、该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通过在第一种植带下端开设有透水孔,方便过多的水可以流到下一层,方便整体进行灌溉,并可以在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种植不同需水量的植物,增加了整体外观的美观性,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储水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植带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建筑本体;2、储水箱;3、进水管;4、主管道;5、过滤组件;6、电磁阀;7、横管;8、支管道;9、出水管;10、第一种植带;11、第二种植带;12、透水孔;13、透水膜;14、种植槽;15、种植土;16、液位观察窗;501、滤布;502、石英砂颗粒;503、活性炭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本体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水箱2,且储水箱2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储水箱2外侧固定连接有主管道4,且储水箱2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组件5,主管道4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6,且主管道4下端固定连接有横管7,横管7下端固定连接有支管道8,且支管道8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建筑本体1外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带10和第二种植带11,且第一种植带10内部底端开设有透水孔12,透水孔12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水膜13,第一种植带10和第二种植带11内部开设有种植槽14,且种植槽14内部填充有种植土15。
[0021]进一步的,储水箱2对应建筑本体1的四边分布,且储水箱2上端进水管3为从上至下直径渐小的漏斗型结构,储水箱2外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观察窗16,且储水箱2与进水管3垂直中心线重叠,方便整体对雨水进行收集,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0022]进一步的,过滤组件5与储水箱2内壁形状大小相适配,且过滤组件5内部包括有滤布501,滤布501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夹装有石英砂颗粒502和活性炭颗粒503,且石英砂颗粒502和活性炭颗粒503通过滤布501相互分隔,石英砂颗粒502和活性炭颗粒503可以对雨水进行充分的过滤,从而方便植物进行吸收。
[0023]进一步的,主管道4与储水箱2对应分布,且主管道4与电磁阀6相适配,并且主管道4与横管7垂直中心线重叠,可以对出水进行控制,对雨天的雨水进行收集,晴天使用。
[0024]进一步的,支管道8在横管7下端横向等间距分布,且支管道8下端的出水管9与支管道8对应分布,方便整体进行快速的灌溉,增加了整体的灌溉效率。
[0025]进一步的,透水孔12在第一种植带10内部等间距分布,且透水孔12与透水膜13形状大小相适配,方便多余的水通过透水膜13落到下一层进行灌溉,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0026]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从上至下直径渐小的漏斗型结构的进水管3对雨水进行充分内的收集,并使雨水落到储水箱2在过滤组件5的过滤下进行储存使用,滤布501夹装石英砂颗粒502和活性炭颗粒503结构的过滤组件5可以对雨水进行充分的过滤,从而方便植物进行吸收,对雨天的雨水进行收集,晴天使用,增加了整体的节能效果,同时第一种植带10内部等间距分布的透水孔12方便多余的水通过透水膜13落到下一层进行灌溉,并可以在第一种植带10和第二种植带11种植不同需水量的植物,方便整体进行充分的灌溉,并增加了整体植被的多样性,同时横向等间距分布的支管道8方便整体对围绕在建筑外侧的植被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主管道,且储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主管道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且主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支管道,且支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建筑本体外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且第一种植带内部底端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水膜,所述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内部开设有种植槽,且种植槽内部填充有种植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植被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对应建筑本体的四边分布,且储水箱上端进水管为从上至下直径渐小的漏斗型结构,所述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观察窗,且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龙赖文曾俊平王晓玲严宏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荣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