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建国专利>正文

电面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58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面锅,具有锅架,锅体及电热管。锅体内电热管上还有一个盆状滤水套锅作网眼隔板,其上沿搁置在锅体上。另可设一块蒸板,盖在锅体上。蒸板的板面至少开有三个与蒸笼直径匹配的蒸气孔。其既可作电面锅,又能作电蒸锅。煮面时,盆状滤水套锅侧面网眼能有效保持锅内水的热交流,防止电热管空烧至损,并能方便地起出套锅清洗,延长了电锅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炊锅,特别是一种电面锅。现饮食店用的电面锅具有锅架、锅体,锅体底部与位于其上的网眼平隔板形成一个隔层。隔层内装有电热管。网眼平隔板紧固在锅体上。锅内充水煮沸下面后,网眼平隔板则起防止面下沉粘锅、粘住电热管及方便出面操作、维护电热管的作用。锅体隔层内经电热管加热的水均需经平隔板上的网眼实现锅内水的热交流,因此,平隔板网眼的畅通十分重要。然而饮食店在反复地下面出面过程中,水中的面屑极易将网眼逐步堵塞,导致锅内水的热交流失常,又因为网眼平隔板是紧固在锅体上的,因此网眼堵塞后的平隔板密闭了装有电热管的隔层,使隔层内的水与隔层外的水中断了循环交流,隔层内、外产生温差,甚至会使隔层内水在密闭加热中形成的蒸气压力冲开平隔板,导致面漏入隔层,或使电热管脱水空烧至损。这种结构给电面锅的正常使用、清洗、寿命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面锅,且在作电面锅使用时能有效地保持锅内水的正常交流。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电面锅,包括锅架、锅体,锅体内的网眼隔板和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网眼隔板是一个盆状滤水套锅,其上沿搁置在锅体上。上述盆状滤水套锅的侧面最好是锥面,且锅体上部可设置一块至少带三个蒸气孔的蒸板。采用上述结构的电面锅,由于采用盆状滤水套锅,下面后,即便有面屑堵住套锅底部的网眼,但面屑的重力向下其仍不能堵塞套锅侧面的网眼,因此能有效地保持锅内水的热交流,即便有面屑漏入套锅下,也能方便地起出搁置在锅体上的套锅进行清洗,因此大大延长了电锅的使用寿命。若撤去盆状滤水套锅,并加盖蒸板又可作电蒸炉的蒸锅用。以下用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再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面锅加盖蒸板后的俯视图。图2为图1结构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结构撤去蒸板后的俯视图。如图1-图3所示,电面锅具有锅架、锅体、锅体内的网眼隔板、加热件和蒸板。其中锅架由四只撑脚5和壳体4组成。锅体3搁置在壳体4上,其上沿有一个凹陷的圆周平台3′;网眼隔板是一个盆状滤水套锅2,侧面最好是锥面,以利出面操作,其上沿有一个圆周翻边,并搁置在锅体的圆周平台3′上。加盖的蒸板1周边带有凸缘正好盖在锅体的圆周平台3′上,本例蒸板1板面开有三个与蒸笼直径匹配的蒸气孔;盆状滤水套锅与锅底间装有电热管6作为加热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面锅,包括锅架、锅体、锅体内的网眼隔板和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网眼隔板是一个盆状滤水套锅,其上沿搁置在锅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面锅,包括锅架、锅体、锅体内的网眼隔板和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网眼隔板是一个盆状滤水套锅,其上沿搁置在锅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面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何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