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55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外壳以及一体化预制泵站,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设置有处理结构,所述处理结构,主要包括:隔温部、隔板、排出管、潜水泵、注入管、清理部以及过滤部,所述隔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之间,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与所述隔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进入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避免较大的颗粒物进入,通过循环热水使纳米陶瓷加热进行隔温抗寒处理,将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过滤排出。将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过滤排出。将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过滤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污水分散面广,增量大而快,且污染物浓度不稳定,收集处理难度大,需要建设越来越多的污水收集和提升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相对于混凝土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价格低廉等优点,现已逐渐取代混凝土泵站。
[0003]泵站中长期储存有污水,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氨、甲硫醇等恶臭气体,影响周边环境,并且在高寒地区会产生很低的温度,容易导致结冰的情况,需要与外部的温度进行隔断加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文中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外壳以及一体化预制泵站,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设置有处理结构;
[0005]所述处理结构,主要包括:隔温部、隔板、排出管、潜水泵、注入管、清理部以及过滤部;
[0006]所述隔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之间,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所述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与所述隔板内,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排出管下端,所述注入管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所述清理部设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注入管下端,所述过滤部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上。
[0007]优选的,所述隔温部,主要包括:纳米陶瓷以及循环管;
[0008]所述纳米陶瓷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之间,所述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纳米陶瓷内。
[0009]优选的,所述清理部,主要包括:清理箱、倾斜板、过滤网孔、油缸、移动腔板、毛刷、吸尘设备以及软管;
[0010]所述清理箱设置在所述隔板侧表面,所述倾斜板设置在所述清理箱内,所述过滤网孔开在所述倾斜板表面,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清理箱侧表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清理箱表面,所述移动腔板设置在所述油缸输出端,所述毛刷设置在所述移动腔板下端面,所述吸尘设备设置在所述清理箱上表面,所述软管连接在所述吸尘设备与所述移动腔板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部,主要包括:风机、连接管道、对接管道、螺旋叶片、过滤管、过滤棉、气孔、顶孔以及杀毒灯;
[0012]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上端面,所述连接管道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上端面且与所述风机相连通,所述对接管道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下端,所述螺旋
叶片设置在所述对接管道内,所述过滤管连接在所述对接管道相对两端,所述过滤棉设置在所述过滤管内,所述气孔开在所述过滤管表面,所述顶孔开在所述对接管道上端面,所述杀毒灯等设置在所述对接管道上端面。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管截面呈C字形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将进入到一体化预制泵站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避免较大的颗粒物进入,通过循环热水使纳米陶瓷加热进行隔温抗寒处理,将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过滤排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移动腔板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顶孔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9]以上各图中,1、外壳;2、一体化预制泵站;3、隔板;4、排出管;5、潜水泵;6、注入管;7、纳米陶瓷;8、循环管;9、清理箱; 10、倾斜板;11、过滤网孔;12、油缸;13、移动腔板;14、毛刷; 15、吸尘设备;16、软管;17、风机;18、连接管道;19、对接管道; 20、螺旋叶片;21、过滤管;22、过滤棉;23、气孔;24、顶孔;25、杀毒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

3可知,本方案包括外壳1以及一体化预制泵站2,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设置有处理结构;
[0023]所述处理结构,主要包括:隔温部、隔板3、排出管4、潜水泵5、注入管6、清理部以及过滤部;
[0024]所述隔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之间,所述隔板3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所述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与所述隔板3内,所述潜水泵5设置在所述排出管4 下端,所述注入管6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所述清理部设置在所述隔板3与所述注入管6下端,所述过滤部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上;
[0025]所述隔温部,主要包括:纳米陶瓷7以及循环管8;
[0026]所述纳米陶瓷7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之间,所述循环管8设置
在所述纳米陶瓷7内。
[0027]所述清理部,主要包括:清理箱9、倾斜板10、过滤网孔11、油缸12、移动腔板13、毛刷14、吸尘设备15以及软管16;
[0028]所述清理箱9设置在所述隔板3侧表面,所述倾斜板10设置在所述清理箱9内,所述过滤网孔11开在所述倾斜板10表面,所述油缸12设置在所述清理箱9侧表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清理箱9表面,所述移动腔板13设置在所述油缸12输出端,所述毛刷14设置在所述移动腔板13下端面,所述吸尘设备15设置在所述清理箱9上表面,所述软管16连接在所述吸尘设备15与所述移动腔板13之间;
[0029]所述过滤部,主要包括:风机17、连接管道18、对接管道19、螺旋叶片20、过滤管21、过滤棉22、气孔23、顶孔24以及杀毒灯 25;
[0030]所述风机17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上端面,所述连接管道18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上端面且与所述风机17相连通,所述对接管道19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18下端,所述螺旋叶片20设置在所述对接管道19内,所述过滤管21连接在所述对接管道19相对两端,所述过滤棉22设置在所述过滤管21内,所述气孔23开在所述过滤管21表面,所述顶孔24开在所述对接管道19上端面,所述杀毒灯25等设置在所述对接管道19上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外壳(1)以及一体化预制泵站(2),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设置有处理结构;所述处理结构,主要包括:隔温部、隔板(3)、排出管(4)、潜水泵(5)、注入管(6)、清理部以及过滤部;所述隔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之间,所述隔板(3)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所述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与所述隔板(3)内,所述潜水泵(5)设置在所述排出管(4)下端,所述注入管(6)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内,所述清理部设置在所述隔板(3)与所述注入管(6)下端,所述过滤部设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部,主要包括:纳米陶瓷(7)以及循环管(8);所述纳米陶瓷(7)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2)之间,所述循环管(8)设置在所述纳米陶瓷(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一体化预制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部,主要包括:清理箱(9)、倾斜板(10)、过滤网孔(11)、油缸(12)、移动腔板(13)、毛刷(14)、吸尘设备(15)以及软管(16);所述清理箱(9)设置在所述隔板(3)侧表面,所述倾斜板(10)设置在所述清理箱(9)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青宝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宝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