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3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32
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属于新风换气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热交换芯体、过滤网、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中隔板、后隔板、前隔板、侧部检修盖和底板检修盖,左侧板中部设置有侧部检修口,侧部检修盖设置在侧部检修口上,底板左侧设置有底板检修口,底板检修盖设置在底板检修口上;中隔板左端设置有装配槽A;后隔板右侧设置有装配槽B、左侧设置有装配槽C;前隔板右侧设置有装配槽D、左侧设置有装配槽E;侧部检修盖中部向右方向设置有内凸头,内凸头右端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有装配槽G、装配槽F和装配槽H;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同一台设备同时具备顶检修和侧检修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


[0001]本技术为一种新风换气机,特别涉及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属于新风换气机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建筑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越来越好。尤其是室外污染严重时,不便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性不好,容易产生细菌、异味等,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新风换气机应运而生,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确保最大限度地增加新风来改善空调室内空气的综合品质。
[0003]总所周知,新风换气机的热交换芯体、新风过滤网和污风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是需要清洗或更新的,而常规的新风换气机的检修口的设计不合理,使实际安装、检修不方便。
[0004]有的新风换气机只设计1个方向的检修口,如公开号为CN 206018951 U,申请号为 201621033690 1,技术名称为“一种吊顶式新风换气机”的专利,在其机壳的下端开设有检修口,检修人员能够通过检修口快速的对换气机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0005]有的新风换气机只对各过滤器分别装配有检修盖板,如公开号为CN 209101493 U,申请号为201821918617 1,技术名称为“一种吊顶式新风净化换气机”的专利,对应于各过滤器分别设置有由EPP材料制成的装配式检修盖板,从而便于定期更换或清洗各过滤器。
[0006]有的新风换气机虽有2个方向的检修口,但2个方向的检修口只能更换不同的部件,不能同时更换所有需更换的部件,如公开号为CN 204373143 U,申请号为201420868612.8,技术名称为“一种新风换气机”的专利,在壳体侧部开设侧部检修口方便更换热交换芯,壳体底部开设底部检修口,方便更换室内过滤网和室外过滤网。
[0007]在对新风换气机实际使用、装配和维修过程中,发现由于房间内结构的复杂性,为了满足房间整体的美观、舒适,而产生检修口设计方向不便维修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要预先考虑维修方便的话,又会破坏房间整体的结构设计,对其它家具的摆放产生不良效果。为了满足客户的这种新的需求,必须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维修口单一、结构不合理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可以达到同一台设备同时具备顶检修和侧检修功能的目的。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热交换芯体、过滤网、新风风机、污风风机、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所述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所述过滤网
包括新风过滤网和污风过滤网;所述热交换芯体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新风过滤网设置在热交换芯体的左上方,所述污风过滤网设置在热交换芯体的左下方;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在前侧板右部,所述新风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后侧板左部,所述污风进风口设置在前侧板左部,所述污风出风口设置在后侧板右部;新风进风口与新风过滤网之间形成新风进气腔,污风进风口与污风过滤网之间形成污风进气腔,热交换芯体右下侧与新风出风口之间形成新风出气腔,热交换芯体右上侧与污风出风口之间形成污风出气腔;新风出气腔与污风出气腔之间设置有中隔板,热交换芯体前端与前侧板之间设置有前隔板,热交换芯体后端与后侧板之间设置有后隔板;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新风出气腔内,污风风机设置在污风出气腔内;
[0010]还包括侧部检修盖和底板检修盖,左侧板中部设置有侧部检修口,所述侧部检修盖设置在侧部检修口上,底板左侧设置有底板检修口,所述底板检修盖设置在底板检修口上;
[0011]所述中隔板左端设置有装配槽A,所述装配槽A的内凹角为90
°
直角,热交换芯体的右端角部的形状与装配槽A的形状相匹配,热交换芯体的右端角部插装在装配槽A内、互为紧配合;
[0012]所述后隔板右侧设置有装配槽B,所述装配槽B的内凹角为130

140
°
,热交换芯体的后端角部插装在装配槽B内,热交换芯体的后端角部紧抵装配槽B底部;后隔板左侧设置有装配槽C,所述装配槽C为两侧呈直角的平底内凹槽,新风过滤网的一端插装在装配槽C内、互为紧配合;
[0013]所述前隔板右侧设置有装配槽D,所述装配槽D的内凹角为130

140
°
,热交换芯体的前端角部插装在装配槽D内,热交换芯体的前端角部紧抵装配槽D底部;前隔板左侧设置有装配槽E,所述装配槽E为两侧呈直角的平底内凹槽,污风过滤网的一端插装在装配槽B内、互为紧配合;
[0014]所述侧部检修盖中部向右方向设置有内凸头,所述内凸头右端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有装配槽G、装配槽F和装配槽H;所述装配槽F的内凹角为90
°
直角,热交换芯体的左端角部的形状与装配槽F的形状相匹配,热交换芯体的左端角部插装在装配槽F内、互为紧配合;所述装配槽G为两侧呈直角的平底内凹槽,新风过滤网的另一端插装在装配槽G内、互为紧配合;所述装配槽H为两侧呈直角的平底内凹槽,污风过滤网的另一端插装在装配槽H内、互为紧配合;
[0015]所述热交换芯体由中隔板的装配槽A、后隔板的装配槽B、前隔板的装配槽D和侧部检修盖的装配槽F所支撑,所述新风过滤网由后隔板的装配槽C和侧部检修盖的装配槽G所支撑,所述污风过滤网由后隔板的装配槽E和侧部检修盖的装配槽H所支撑;
[0016]热交换芯体能从侧部检修口方向、从左向右推入,或从底板检修口方向、从下向上推入,使热交换芯体的左端、后端和前端分别与中隔板装配槽A、后隔板装配槽B和前隔板的装配槽D插合;新风过滤网和污风过滤网,能从侧部检修口方向、从左向右推入,或从底板检修口方向、从下向上推入,使新风过滤网一端与后隔板的装配槽C插合,污风过滤网一端与前隔板的装配槽E插合;这样就能保证既能从侧部检修口打开从侧部检修盖对热交换芯体、新风过滤网和污风过滤网进行检修,也能从底板检修口打开从底板检修盖对热交换芯体、新风过滤网和污风过滤网进行检修;
[0017]所述热交换芯体与壳体侧板成角度为45
°
、斜向设置在壳体内左部。
[0018]所述装配槽B的内凹角为135
°
,内凹角的一侧边同后侧板方向平行,内凹角的另一侧为斜边,热交换芯体的后端与斜边靠紧。
[0019]所述装配槽D的内凹角为135
°
;内凹角的一侧边同前侧板方向平行,内凹角的另一侧为斜边,热交换芯体的前端与斜边靠紧。
[0020]所述侧部检修盖与侧部检修口插接连接,所述底板检修盖与底板检修口插接连接,设计为插接连接结构是为了便于维修,具体插接连接为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精细合理,拆装方便,安全高效,同一台设备同时具备顶检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侧双检修口的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热交换芯体、过滤网、新风风机、污风风机、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所述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所述过滤网包括新风过滤网和污风过滤网;所述热交换芯体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新风过滤网设置在热交换芯体的左上方,所述污风过滤网设置在热交换芯体的左下方;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在前侧板右部,所述新风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后侧板左部,所述污风进风口设置在前侧板左部,所述污风出风口设置在后侧板右部;新风进风口与新风过滤网之间形成新风进气腔,污风进风口与污风过滤网之间形成污风进气腔,热交换芯体右下侧与新风出风口之间形成新风出气腔,热交换芯体右上侧与污风出风口之间形成污风出气腔;新风出气腔与污风出气腔之间设置有中隔板,热交换芯体前端与前侧板之间设置有前隔板,热交换芯体后端与后侧板之间设置有后隔板;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新风出气腔内,污风风机设置在污风出气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部检修盖和底板检修盖,左侧板中部设置有侧部检修口,所述侧部检修盖设置在侧部检修口上,底板左侧设置有底板检修口,所述底板检修盖设置在底板检修口上;所述中隔板左端设置有装配槽A,所述装配槽A的内凹角为90
°
直角,热交换芯体的右端角部的形状与装配槽A的形状相匹配,热交换芯体的右端角部插装在装配槽A内、互为紧配合;所述后隔板右侧设置有装配槽B,所述装配槽B的内凹角为130

140
°
,热交换芯体的后端角部插装在装配槽B内,热交换芯体的后端角部紧抵装配槽B底部;后隔板左侧设置有装配槽C,所述装配槽C为两侧呈直角的平底内凹槽,新风过滤网的一端插装在装配槽C内、互为紧配合;所述前隔板右侧设置有装配槽D,所述装配槽D的内凹角为130

1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安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