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35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包括体垫和两腿垫,两腿垫各自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与体垫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相连接;两腿垫的各自的一端相互抵接、另一端呈“八”字形相互远离;腿垫的上表面由其靠近体垫的一端往远离体垫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腿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半通槽,半通槽的槽面由靠近体垫的一端往远离体垫的一端,依次连续匹配婴幼儿人体臀部及大腿的轮廓设置;每一腿垫朝向另一腿垫的一端均开设有一缺口,缺口连通半通槽的内外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患儿自然地呈截石卧位躺卧,有效减少患儿因伸展身体时的体位变动,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消除患儿的烦躁感,减少患儿的挣扎,对术口的康复大为有利。对术口的康复大为有利。对术口的康复大为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

技术介绍

[0002]现临床上骶尾部、肛门手术,如先天性肛门闭锁的pena术,先天性巨结肠的soave术等,术后都需要取截石卧位,术后孩子是否能顺利出院,术口愈合效果好不好,有很大程度取决于术口的护理。因这类手术对象都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儿童,孩子没办法好好配合,现临床上采用四方形的、圆形的水凝胶垫,或者临时用的海绵垫,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由于术后孩子比较烦躁,加上约束双下肢的不适,孩子左右上下扭动屁股,摩擦造成术口出血,缝线开裂;还有孩子大小便时,大小便会顺着屁股流到骶尾部的术口,不好清理,也会造成术口感染,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为此,申请号为201821302441.7的中国技术提出了一种先天性巨结肠快速康复支具,用于辅助患儿术后保持截石卧位,但是该支具仅能够使得患儿的腿部抬起,其两相互平行的支护不能很好地使患儿两腿保持一定的夹角打开以露出术口,而且该支具采用束缚带捆绑的方式来固定患儿腿部,给患儿带来极大的不适,导致患儿更加烦躁,使患儿出现大力的挣扎反抗,对患儿术口的康复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包括体垫和两腿垫,体垫呈长方体板状设置,体垫的底面水平设置;腿垫的底面与体垫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腿垫各自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与体垫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相连接;两腿垫的各自的一端相互抵接,该一端为其各自与体垫连接的一端;两腿垫的各自的另一端呈“八”字形相互远离;腿垫的上表面由其靠近体垫的一端往远离体垫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腿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半通槽,半通槽的长度方向沿腿垫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设置,半通槽的通口位于腿垫远离体垫的一端端部,半通槽的槽面由靠近体垫的一端往远离体垫的一端,依次连续匹配婴幼儿人体臀部及大腿的轮廓设置,半通槽靠近体垫的一端的槽面与体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每一腿垫朝向另一腿垫的一端均开设有一缺口,该一端为腿垫靠近体垫的一端,缺口连通半通槽的内外两侧,缺口的底面与半通槽的底面平滑过渡。
[0005]优选地,腿垫的上表面的水平夹角为30
°
;进一步优选地,两腿垫之间的夹角为45度。
[0006]优选地,半通槽靠近体垫的一端的槽面的最小水平高度为L,体垫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为H,H

L>1cm,且H

L<3cm。
[0007]优选地,体垫的上表面朝向腿垫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条状凸起,凸起的长度方向沿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凸起相对体垫的上表面的高度大于1cm且小于3cm。
[0008]优选地,体垫和腿垫均采用高分子凝胶材料制作;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与体垫的下表面、两腿垫的下表面分别贴合,底板采用硬质材料制作。
[0009]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的体垫和腿垫均采用高分子凝胶材料制作,高分子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减震抗压性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有效减少长期卧床时压疮的产生和减少神经的损伤,能为患儿提供良好、舒适、稳定的体位固定;本技术通过腿垫上半通槽的设置,使得患儿能够自然地呈截石卧位躺卧,半通槽对患儿的臀部及腿部呈半包裹状态,有效减少患儿因伸展身体时的体位变动,在重力作用下使伸展身体后的患儿自动重新恢复截石卧位;半通槽的设置不但不会给患儿起到因约束而产生的不适感,反而还能模拟大人手部怀抱的感觉,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消除患儿的烦躁感,减少患儿的挣扎,对术口的康复大为有利。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3]其中:1

体垫、11

凸起、2

腿垫、21

半通槽、211

通口、22

缺口、3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参阅图1至图2,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包括体垫1和两腿垫2,体垫1呈长方体板状设置,体垫1的底面水平设置;腿垫2的底面与体垫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腿垫2各自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与体垫1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相连接;两腿垫2的各自的一端相互抵接,该一端为其各自与体垫1连接的一端;两腿垫2的各自的另一端呈“八”字形相互远离;腿垫2的上表面由其靠近体垫1的一端往远离体垫1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腿垫2的上表面开设有半通槽21,半通槽21的长度方向沿腿垫2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设置,半通槽21的通口211位于腿垫2远离体垫1的一端端部,半通槽21的槽面由靠近体垫1的一端往远离体垫1的一端,依次连续匹配婴幼儿人体臀部及大腿的轮廓设置,半通槽21靠近体垫1的一端的槽面与体垫1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每一腿垫2朝向另一腿垫2的一端均开设有一缺口22,该一端为腿垫2靠近体垫1的一端,缺口22连通半通槽21的内外两侧,缺口22的底面与半通槽21的底面平滑过渡。
[0016]使用时,使患儿的腰部至头部的躯体平躺于体垫1上,使患儿的臀部至大腿部依次对应放置于两腿垫2的半通槽21内,使患儿大腿远离臀部的一端从半通槽21的通口211处延伸至半通槽21外侧,由于重力的作用,患儿的腿部贴合半通槽21的底部,在半通槽21的槽壁
阻挡下,患儿的腿部不会滑移,自然保持截石卧位;腿垫2上缺口22的设置,使得患儿术口自然张开暴露在外,在腿垫2的作用下保持合适的体位,方便术后护理及康复。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为了便于清洗和消毒,也可在整个垫子外套上造型一致的纯棉外套。
[0017]鉴于往两侧约束孩子双下肢,角度小达不到暴露伤口的目的,角度过大,张力大,不仅不利于伤口愈合,反而造成骶尾部伤口裂开,同时也影响孩子的髋关节功能,甚至造成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腿垫2的上表面的水平夹角为30
°
,进一步优选地,两腿垫2之间的夹角为45度,从而使患儿的体位符合术后的体位要求。
[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垫和两腿垫,所述体垫呈长方体板状设置,所述体垫的底面水平设置;所述腿垫的底面与所述体垫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所述腿垫各自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体垫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相连接;两所述腿垫的各自的一端相互抵接,该一端为其各自与所述体垫连接的一端;两所述腿垫的各自的另一端呈“八”字形相互远离;所述腿垫的上表面由其靠近所述体垫的一端往远离所述体垫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腿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半通槽,所述半通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腿垫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半通槽的通口位于所述腿垫远离所述体垫的一端端部,所述半通槽的槽面由靠近所述体垫的一端往远离所述体垫的一端,依次连续匹配婴幼儿人体臀部及大腿的轮廓设置,所述半通槽靠近所述体垫的一端的槽面与所述体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每一所述腿垫朝向另一腿垫的一端均开设有一缺口,该一端为所述腿垫靠近所述体垫的一端,所述缺口连通所述半通槽的内外两侧,所述缺口的底面与所述半通槽的底面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骶尾部、肛门术后专用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兰赵夏静覃海慧黄莉李琳琳兰立福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