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金桂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31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其中,包括伞面、开伞按钮、上伞巢、伞杆以及设在伞杆两端的伞柄和伞帽,所述伞面包括太阳能薄膜,所述伞柄包括电路控制板、蓄电池、指纹识别器和驱动机构,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与太阳能薄膜电连接的太阳能薄膜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的蓄电池接口,与指纹识别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器接口以及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驱动机构接口,上伞巢滑动设在伞杆上并且上伞巢设有供开伞按钮插入的卡接口,伞杆为中空结构并且伞杆上设有让位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开伞按钮在让位孔内做伸缩运动;所述伞帽套接有一个柔性记忆硅胶。本案解决现有伞具不能自我锁定和污染公共卫生的问题。共卫生的问题。共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


[0001]本技术涉及伞具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

技术介绍

[0002]在公共场合使用伞具,具有容易错拿或者丢失等问题,尤其是在大量伞具的公共场合中,因此在伞具上加设防盗锁十分有必要,现有伞具的防盗功能主要是借用防盗锁将雨伞锁在某个固定的部件上,因此还需要寻找到固定点才能锁定伞具,操作较为麻烦。而且伞面水滴会顺着伞面从伞帽滴在地板上,污染公共卫生。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解决现有伞具不能自我锁定和污染公共卫生的问题。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其中,包括伞面、开伞按钮、上伞巢、伞杆以及设在伞杆两端的伞柄和伞帽,所述伞面包括太阳能薄膜,所述伞柄包括电路控制板、蓄电池、指纹识别器和驱动机构,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与太阳能薄膜电连接的太阳能薄膜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的蓄电池接口,与指纹识别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器接口以及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驱动机构接口,上伞巢滑动设在伞杆上并且上伞巢设有供开伞按钮插入的卡接口,伞杆为中空结构并且伞杆上设有让位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开伞按钮在让位孔内做伸缩运动;所述伞帽套接有一个柔性记忆硅胶。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伞柄还设有GPS定位系统。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伞柄还设有智能语音系统。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伞柄还设有物理指南针。
[0011]进一步的,还设有转动电机和电机按钮,所述电路控制板设有与电机按钮电连接的电机按钮接口,所述伞杆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上杆体上端与伞帽连接并且下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杆体上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叠设置,所述转动电机设在第二连接板上并驱动第一连接板转动。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收伞时开伞按钮卡入卡接口与上伞巢相卡设置,开伞时持伞人输入对准指纹识别器输入正确,当电路控制板接收到正确指纹信息后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开伞按钮往让位孔缩回,与上伞巢分离,由此上伞巢可以向上滑以实现开伞,这样,伞具本身就能实现自锁,无需锁定在某个固定物件上,而且开伞操作十分便捷。另外,伞帽套接有柔性记忆硅胶,收伞后往地上按压可形成收集雨水的集水凹槽,倒掉后拿起又可以恢复原形,防止雨水滴落在地板四周,解决雨水污染公共卫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收伞状态正视图。
[0017]图中:
[0018]伞面

1;开伞按钮

2;
[0019]上伞巢

3,卡接口

31;
[0020]伞杆

4,上杆体

41,下杆体

42,第一连接板

43,第二连接板

44,让位孔

45,转动电机

46;
[0021]伞帽

5,柔性记忆硅胶

6,集水凹槽

61;
[0022]伞柄

7,指纹识别器

71,气缸

72;
[0023]开伞按钮

8;物理指南针

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5]如图1

4所示,本案提供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其中,包括伞面1、开伞按钮82、上伞巢3、伞杆4以及设在伞杆4两端的伞柄7和伞帽5,所述伞面1包括太阳能薄膜,伞柄7为中空结构,所述伞柄7包括电路控制板、蓄电池、指纹识别器71和驱动机构,太阳能薄膜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蓄在蓄电池内。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与太阳能薄膜电连接的太阳能薄膜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的蓄电池接口,与指纹识别器71电连接的指纹识别器71接口以及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驱动机构接口。上伞巢3与伞骨连接,上伞巢3滑动设在伞杆4上并且上伞巢3设有供开伞按钮82插入的卡接口31,伞杆4为中空结构并且伞杆4上设有让位孔45,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开伞按钮82在让位孔45内做伸缩运动。所述伞帽5套接有一个柔性记忆硅胶6。
[0026]集水凹槽61时开伞按钮82卡入卡接口31与上伞巢3相卡设置,开伞时持伞人输入对准指纹识别器71输入正确,当电路控制板接收到正确指纹信息后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开伞按钮82往让位孔45缩回,与上伞巢3分离,由此上伞巢3可以向上滑以实现开伞,这样,伞具本身就能实现自锁,无需锁定在某个固定物件上,而且开伞操作十分便捷。另外,伞帽5套接有柔性记忆硅胶6,收伞后往地上按压可形成收集雨水的集水凹槽61,倒掉后拿起又可以恢复原形,防止雨水滴落在地板四周,解决雨水污染公共卫生的问题。
[0027]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是齿轮齿排传动结构或者滚珠丝杆等等,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72,气缸72结构更简单而且移动也平温。
[0028]所述伞柄7还设有GPS定位系统,当伞柄7被遗失在某个位置时可通过GPS定位系统快速找到。
[0029]所述伞柄7还设有智能语音系统,可通过语音播报天气预告,提醒带伞。
[0030]所述伞柄7还设有物理指南针9,不受电量影响,拥有比电子物理指南针9更稳定的寿命,可以供探险爱好者及方位感差的人更好辨清方位。
[0031]雨滴会随着风向改变下落角度,优选的,本案还设有转动电机46和电机按钮,所述电路控制板设有与电机按钮电连接的电机按钮接口,所述伞杆4包括上杆体41和下杆体42,所述上杆体41上端与伞帽5连接并且下端设有第一连接板43,所述下杆体42上端设有第二连接板44且下端连接伞柄7,第一连接板43和第二连接板44相叠设置,因此不会影响上伞巢3的自由滑动,所述转动电机46设在第二连接板44上并驱动第一连接板43转动。
[0032]这样,当雨滴斜落时,按压电机按钮可控制转动电机46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板43绕第二连接板44转动,使伞面1可倾斜设置,同时转动伞杆4可实现伞面1水平方向360度转动,从而实现伞面1全方位转动,可更好的避免使用者不被淋湿,而且手臂可保持舒适的握持,更好的保护手腕。
[0033]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开伞按钮、上伞巢、伞杆以及设在伞杆两端的伞柄和伞帽,所述伞面包括太阳能薄膜,所述伞柄包括电路控制板、蓄电池、指纹识别器和驱动机构,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与太阳能薄膜电连接的太阳能薄膜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的蓄电池接口,与指纹识别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器接口以及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驱动机构接口,上伞巢滑动设在伞杆上并且上伞巢设有供开伞按钮插入的卡接口,伞杆为中空结构并且伞杆上设有让位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开伞按钮在让位孔内做伸缩运动;所述伞帽套接有一个柔性记忆硅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智能防盗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金桂周迎迎蔡开展曾志超李雅玲蔡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段金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