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解决城市不断膨胀的人口和有限的城区地面使用面积的矛盾,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在这些高层建筑内,电梯是高层建筑物必不可少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
[0003]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电梯的轿厢都是通过轿壁直接连接轿顶与轿底,当根据载重量的不同对轿厢的强度要求不同时,只有通过更改轿壁的厚度来调整轿厢的强度,这样就需要轿壁有很多的厚度规格,来满足不同的强度要求,而且,在设计轿厢装潢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结构强度的校核,十分麻烦,另外,由于轿壁与轿顶、轿底直接连接,在安装轿厢或者更换轿壁的时候会比较麻烦,不适合家庭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家用电梯的轿厢框架结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框架结构,包括后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顶板(3)和底板(23),所述底板(23)的内部与后板(1)活动连接,所述顶板(3)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29),所述顶板(3)的内壁与后板(1)活动连接,所述顶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后板(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电机(32)转轴的表面通过皮带与固定杆(4)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另一端贯穿至顶板(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的另一侧与侧板(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贯穿至侧板(2)的内部,所述连接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9),所述螺帽(9)的表面与侧板(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7)的顶部贯穿至顶板(3)的内部,所述活动块(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杆(10),所述导杆(10)的两端均与顶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7)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套(12),所述固定套(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风机(13),所述固定套(12)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导向块(1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和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9),所述第一电机(15)转轴的表面通过皮带与固定轴(17)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块(19)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所述固定柱(20)的表面与支撑杆(14)活动连接,所述底板(2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4),所述底板(23)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5),所述连接柱(2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6),所述活动板(26)的顶部延伸至侧板(2)的内部,所述活动板(26)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杆(27),所述卡杆(27)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24)的内部,所述连接柱(25)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28),所述第一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伟,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亚迅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