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13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7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包括保温瓶体、瓶盖组件、把手组件、侧面握把和减震组件;保温瓶体设置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金属保温层、真空保温层和玻璃层;把手组件、侧面握把和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把手组件,利用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转动座,使把手在外壳上的位置可调节,并且在转动座上转动设置转动杆,使把手的位置可以在瓶盖组件的上方也可以在瓶盖组件的下方,便于使用者进行抓持移动;通过减震组件,利用滑动套和底座之间设置在弹性部件和缓冲件,对外壳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保温瓶体着地时发生碰撞,导致保温瓶体内胆破裂,无法进行正常使用和保温,并且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全事故的发生。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保温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

技术介绍

[0002]热水瓶,也叫保温瓶,是英格兰的科学家杜瓦专利技术的。1900年,他第一次使压缩氢气变成液体,即液态氢。这种东西得用瓶子装起来,可当时并没有这样的保温瓶。他就自己研制。他采用真空的办法,即做成双层瓶子,把隔层中的空气抽掉,切断传导。可是这样之后热的辐射也会影响保温,于是杜瓦在真空的隔层里又涂了一层银或反射涂料,把热辐射挡回去。再用一个塞子把瓶口堵住。这样热传导的三个方式都被切断了,瓶内胆能较长时间保持温度。他就用这种瓶子储存液态氢。
[0003]现有的玻璃保温瓶在使用时,通常为了方便倾斜倒水,会在侧面设置把手,而在转移保温瓶时,使用侧面把手时如果不保证保温瓶的垂直移动,瓶内的热水就有可能在倾斜状况下漏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设置在顶部的把手在倒水时较为碍事,实用性较差;现有的玻璃保温瓶的结构强度较低,容易摔落破损,导致玻璃保温瓶使用寿命较短,经济效益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通过设置把手组件,利用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转动座,使把手在外壳上的位置可调节,并且在转动座上转动设置转动杆,使把手的位置可以在瓶盖组件的上方也可以在瓶盖组件的下方,便于使用者进行抓持移动,并且设置侧面握把便于使用者倾斜保温瓶体进行倒水;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利用滑动套和底座之间设置在弹性部件和缓冲件,对外壳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保温瓶体着地时发生碰撞,导致保温瓶体内胆破裂,无法进行正常使用和保温,并且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包括保温瓶体、瓶盖组件、把手组件、侧面握把和减震组件;保温瓶体设置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金属保温层、真空保温层和玻璃层;把手组件、侧面握把和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壳上;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壳底部;把手组件包括安装座、转动座、转动杆、保护套和手柄;安装座设置在外壳上;保护套设置在外壳和安装座之间;转动座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且设置多组;转动杆转动设置在多组转动座上;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多组转动杆上。
[0008]优选的,保温瓶体上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位于把手组件和减震组件之间。
[0009]优选的,瓶盖组件包括瓶盖罩、橡胶套和瓶塞;瓶塞设置在瓶盖罩上,且与保温瓶体的出水口滑动连接;橡胶套设置在瓶盖罩上。
[0010]优选的,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弹性部件、缓冲件和滑动套;滑动套设置在外壳的下端,且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弹性部件的一端设置在底座靠近滑动套的一端,另一端设置在滑动套靠近底座的一端;缓冲件的一端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底座上;滑动套与缓冲件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弹性部件包括导向套杆、弹性件和连接杆;连接杆滑动套接在导向套杆上;弹性件设置在导向套杆内,且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另一端连接在导向套杆上。
[0012]优选的,弹性件设置为弹簧。
[0013]优选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导向套杆卡接。
[0014]优选的,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一、通过设置把手组件,利用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转动座,使把手在外壳上的位置可调节,并且在转动座上转动设置转动杆,使把手的位置可以在瓶盖组件的上方也可以在瓶盖组件的下方,便于使用者进行抓持移动,并且设置侧面握把便于使用者倾斜保温瓶体进行倒水;
[0017]二、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利用滑动套和底座之间设置在弹性部件和缓冲件,对外壳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保温瓶体着地时发生碰撞,导致保温瓶体内胆破裂,无法进行正常使用和保温,并且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的剖视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1、保温瓶体;2、瓶盖组件;3、把手组件;4、侧面握把;5、防滑套;6、减震组件;7、外壳;8、金属保温层;9、真空保温层;10、玻璃层;11、瓶盖罩;12、橡胶套;13、安装座;14、转动座;15、转动杆;16、保护套;17、手柄;18、底座;19、弹性部件;20、导向套杆;21、弹性件;22、连接杆;23、卡块;24、缓冲件;25、滑动套;26、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包括保温瓶体1、瓶盖组件2、把手组件3、侧面握把4和减震组件6;保温瓶体1设置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7、金属保温层8、真空保温层9和玻璃层10;把手组件3、侧面握把4和减震组件6设置在外壳7上;减震组件6设置在外壳7底部;把手组件3包括安装座13、转动座14、转动杆15、保护套16和手柄17;安装座13设置在外壳7上;保护套16设置在外壳7和
安装座13之间;设置保护套16为了避免转动座14和转动杆15对外壳7造成磨损;转动座14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3上,且设置多组;转动杆15转动设置在多组转动座14上;手柄1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多组转动杆15上。
[00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保温瓶体1上设置有防滑套5;防滑套5位于把手组件3和减震组件6之间;设置防滑套5便于使用者移动或抓持。
[00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瓶盖组件2包括瓶盖罩11、橡胶套12和瓶塞26;瓶塞26设置在瓶盖罩11上,且与保温瓶体1的出水口滑动连接;橡胶套12设置在瓶盖罩11上。
[00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减震组件6包括底座18、弹性部件19、缓冲件24和滑动套25;滑动套25设置在外壳7的下端,且滑动设置在底座18上;弹性部件19的一端设置在底座18靠近滑动套25的一端,另一端设置在滑动套25靠近底座18的一端;缓冲件24的一端设置在外壳7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底座18上;滑动套25与缓冲件24滑动连接。
[00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9包括导向套杆20、弹性件21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瓶体(1)、瓶盖组件(2)、把手组件(3)、侧面握把(4)和减震组件(6);保温瓶体(1)设置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7)、金属保温层(8)、真空保温层(9)和玻璃层(10);把手组件(3)、侧面握把(4)和减震组件(6)设置在外壳(7)上;减震组件(6)设置在外壳(7)底部;把手组件(3)包括安装座(13)、转动座(14)、转动杆(15)、保护套(16)和手柄(17);安装座(13)设置在外壳(7)上;保护套(16)设置在外壳(7)和安装座(13)之间;转动座(14)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3)上,且设置多组;转动杆(15)转动设置在多组转动座(14)上;手柄(1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多组转动杆(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其特征在于,保温瓶体(1)上设置有防滑套(5);防滑套(5)位于把手组件(3)和减震组件(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保温结构的玻璃保温瓶,其特征在于,瓶盖组件(2)包括瓶盖罩(11)、橡胶套(12)和瓶塞(26);瓶塞(26)设置在瓶盖罩(11)上,且与保温瓶体(1)的出水口滑动连接;橡胶套(12)设置在瓶盖罩(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绮清简达培廖宝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兴保温器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