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火锅作为一种即煮即食的餐饮美食方式,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喜爱。传统的火锅用餐中,存在着菜品煮在锅里而人们都看不到菜品的具体位置,只能用筷子或者勺子在锅内捞来捞去从汤中捞出菜品的现象,不但操作不便,用餐时间长,有些食物长时间没有被捞出、或者被勺子打碎而捞不起,造成其营养的流失,还会导致食客在捞菜品时经常错捞出菜品或底料。
[0003]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火锅炉,通过驱动放置在锅体内的料盘在升降过程中将食物中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方便用户夹起食物,避免烹煮时间过长。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升降火锅中用于驱动料盘的升降结构(例如:丝杆)往往设置在锅体的中心位置,并垂直凸出锅具,影响锅具的观感,而且容易出现漏水等问题,另外,由于占用锅具中间位置,因此锅具不能够放置体积较大的食物进行水煮或蒸煮,降低火锅炉的适用范围,同时利用中心位置的方式对料盘进行驱动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包括锅体(1)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锅体(1)上设置有柔性条(3)和传动齿环(23);所述的传动齿环(23)设置在锅体(1)底部中心处、且与动力装置驱动连接,其上还设置有弹性活动件(38);所述的柔性条(3)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23)上、且端部与弹性活动件(38)弹性连接;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齿环(23)、弹性活动件(38)的配合弹性分配至柔性条(3)上;所述的柔性条(3)通过传动齿环(23)、动力装置、弹性活动件(38)的配合往复活动在锅体(1)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环(23)上设置有连接槽(36),弹性活动件(38)设置在连接槽(36)上;所述柔性条(3)端部至少部分伸入连接槽(36)内、且与弹性活动件(38)弹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3)两端至少部分伸入连接槽(36)内、且分别与弹性活动件(38)两端弹性连接,柔性条(3)中部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23)上;或者,所述的柔性条(3)一端至少部分伸入连接槽(36)内、且与弹性活动件(38)一端弹性连接,柔性条(3)另一端固定并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23)上,弹性活动件(38)另一端与传动齿环(23)弹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环(23)呈圆形、且其外围设置有环形槽(37),环形槽(37)与连接槽(36)连通;所述的柔性条(3)自适应绕设在环形槽(37)上、且其端部至少部分通过环形槽(37)伸入连接槽(3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具的升降动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至少包括电机(7),电机(7)位于锅体(1)底部、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斌,莫奕田,简炳根,黎伟文,陈土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小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