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53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3
本申请涉及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涉及防沉降结构的领域,其包括吊杆和挂件,挂件包括安装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吊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其中一个第一螺母抵接于安装板的上侧,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水平部上设有供吊杆穿设的穿设孔,水平部抵接于安装板的下侧,另一第一螺母抵接于水平部的下侧,竖直部固定连接于水平部的一端,竖直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的一侧。改善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角度由直角逐渐变成钝角,进而导致挂件、龙骨结构整体沉降的问题,本申请具有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之间不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状况,减弱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角度变大的可能性,提高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的效果。接强度的效果。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防沉降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在选择吊顶装饰材料与设计方案时,要遵循既省材、牢固、安全、又美观、实用的原则。
[0003]相关技术中,参照图6,一种吊顶,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吊杆31和挂件32,所述吊杆31的上端固定于上层楼板,所述主龙骨1穿过挂件32且被挂件32支撑,所述副龙骨2位于主龙骨1下方且与主龙骨1连接,所述挂件32包括第一翼板322、第二翼板323、底板324和安装板321,所述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均固定连接于底板324的上侧,所述第一翼板322的上端高于第二翼板323,所述安装板321固定连接于第一翼板322的上端,所述吊杆31穿过安装板321后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挂件32上还设有夹持螺栓325,所述夹持螺栓325穿过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后通过螺母固定。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安装板与第一翼板本是垂直连接的,在挂件承受自重、龙骨结构重力,以及龙骨结构连接的诸如灯的载荷时,安装板与第一翼板连接处会形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角度由直角逐渐变成钝角,进而导致挂件、龙骨结构整体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安装板与第一翼板连接处会形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角度由直角逐渐变成钝角,进而导致挂件、龙骨结构整体沉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包括吊杆和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安装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吊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母抵接于安装板的上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有供吊杆穿设的穿设孔,所述水平部抵接于安装板的下侧,另一所述第一螺母抵接于水平部的下侧,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于水平部远离第一翼板的一端,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靠近第一翼板的一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杆通过加强板的连接使得吊杆于第二翼板连接,使得安装板上受到的力可以均匀传递给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上,从而使得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之间不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状况,减弱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角度变大的可能性,减小了吊顶结构沉降的可能性,提高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0009]可选的,所述挂件上还设有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所述第一弧形螺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翼板上,所述第一弧形螺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弧形螺杆
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所述第二螺母抵接于安装板远离水平部的一侧,所述第三螺母抵接于第一翼板远离第二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螺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翼板和竖直部上,所述第二弧形螺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板和水平部上,所述第二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所述第四螺母抵接于安装板远离水平部的一侧,所述第五螺母抵接于第二翼板远离竖直部的一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的设置,加强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限制了安装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位置,使得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和第二翼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挂件上还设有使得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锁定于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上的锁定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在各自的弧形螺杆上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抑制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和第二翼板发生相对形变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上锁定板、侧锁定板、上橡胶套和侧橡胶套,所述上锁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上锁定板分别铰接于安装板的上侧的两端,两所述上锁定板上设有供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嵌设的上锁定槽,所述上橡胶套固定连接于上锁定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上橡胶套内且与上橡胶套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侧锁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侧锁定板分别铰接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上,两所述侧锁定板上设有供第三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嵌设的侧锁定槽,所述侧橡胶套固定连接于侧锁定槽内,所述第三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侧橡胶套内且与侧橡胶套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橡胶套将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固定,侧橡胶套将第三螺母和第五螺母固定,使得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均不易在各自的弧形螺杆上螺纹转动,提高了锁定组件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一磁片、第二磁片、第三磁片、第四磁片和第五磁片,所述第一磁片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磁片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上锁定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片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磁片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靠近上锁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磁性连接,所述第三磁片固定连接于侧锁定板靠近挂件的一侧,所述第四磁片固定连接于第一翼板远离第二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五磁片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磁片与第四磁片磁性连接,另一所述第三磁片与第五磁片磁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片与磁片互相吸合,使得上锁定板和侧锁定板不易转动,进一步使得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分别与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之间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锁定组件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上锁定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拉环,所述侧锁定板远离挂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拉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拉环和侧拉环的设置,增大了上锁定板和侧锁定板的握持面积,方便用户通过握持上拉环对上锁定板进行转动,方便用户通过握持侧拉环对策锁定板进行转动,提高了上锁定板和侧锁定板的转动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上还套设有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翼板上,所述第一支撑筒的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支撑筒的一端抵接于竖直部上,所述第二支撑筒的另一端抵接于水平部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筒的设置,限制了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在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的位置,使得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角度不易小于90
°
,从而只需要将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包括吊杆(31)和挂件(32),所述挂件(32)包括安装板(321)、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所述吊杆(3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11),所述第一螺母(31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母(311)抵接于安装板(321)的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326),所述加强板(326)包括竖直部(3262)和水平部(3261),所述水平部(3261)上设有供吊杆(31)穿设的穿设孔(3263),所述水平部(3261)抵接于安装板(321)的下侧,另一所述第一螺母(311)抵接于水平部(3261)的下侧,所述竖直部(3262)固定连接于水平部(3261)远离第一翼板(322)的一端,所述竖直部(3262)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323)靠近第一翼板(32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32)上还设有第一弧形螺杆(327)和第二弧形螺杆(328),所述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翼板(322)上,所述第一弧形螺杆(327)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板(321)上,所述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271)和第三螺母(3272),所述第二螺母(3271)抵接于安装板(321)远离水平部(3261)的一侧,所述第三螺母(3272)抵接于第一翼板(322)远离第二翼板(323)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螺杆(328)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翼板(323)和竖直部(3262)上,所述第二弧形螺杆(328)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板(321)和水平部(3261)上,所述第二弧形螺杆(328)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3281)和第五螺母(3282),所述第四螺母(3281)抵接于安装板(321)远离水平部(3261)的一侧,所述第五螺母(3282)抵接于第二翼板(323)远离竖直部(3262)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32)上还设有使得第二螺母(3271)、第三螺母(3272)、第四螺母(3281)和第五螺母(3282)分别锁定于第一弧形螺杆(327)和第二弧形螺杆(328)上的锁定组件(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4)包括上锁定板(341)、侧锁定板(345)、上橡胶套(342)和侧橡胶套(346),所述上锁定板(341)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上锁定板(341)分别铰接于安装板(321)的上侧的两端,两所述上锁定板(341)上设有供第二螺母(3271)和第四螺母(3281)分别嵌设的上锁定槽(3411),所述上橡胶套(342)固定连接于上锁定槽(341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3271)和第四螺母(3281)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上橡胶套(342)内且与上橡胶套(342)的内侧壁过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春齐陈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元十杰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