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43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属于液体过滤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液体过滤效率慢且装置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它包括进样桶,与进样桶通过连接管连接的过滤主体,与过滤主体连接的集液器,所述过滤主体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有盖板,连接管通过盖板伸入外壳内部,外壳的底部设有漏斗,漏斗与集液器连通,外壳内部设有若干个不同目数的滤芯,滤芯均分别与盖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若干个不同目数的滤芯对进样桶内的液体进行逐级过滤,能够在不同目数滤芯内完成不同液体杂质的过滤,避免以往人工重复过滤步骤实现液体不同大小杂质的去除,整个过程极大的提高液体过滤效率,节省时间成本,整体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过滤效果好。过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纳米材料水系分散液的过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体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特别的,当溶液为浓酸或浓碱或分散液浓度很高时,需要反复过滤达到清洗除杂的目的。目前,液体过滤装置主要为真空过滤装置,然而真空过滤装置需要真空泵长时间连续工作;同时,滤膜大小有限,限制了样品处理的量。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能耗大。而传统的漏斗由于底部口径的限制,影响了滤液排出的流速;过滤速度慢且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
[0003]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20502286.X,公开日为2013年4月24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包括带有敞口腔体的杯状主体,敞口腔体上设有可拆装的盖子,杯状主体内设置有横跨于敞口腔体中部的滤膜,杯状主体于敞口腔体的下半部分设置有抽滤孔。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但这种装置不适用于大量的溶液过滤,溶液的进样和收集较为麻烦。
[0004]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102983.4,公开日为2016年7月20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包括上方开口的接收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所述接收瓶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与过滤装置连接,下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延伸至进液容器内并靠近所述进液容器的底部,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利用蠕动泵实现溶液的自动进样,这种装置需要泵长时间的工作,能量消耗大;并且过滤效果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问题
[0006]针对现有液体过滤效率慢且装置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过滤装置。本技术若干个不同目数的滤芯对进样桶内的液体进行逐级过滤,能够在不同目数滤芯内完成不同液体杂质的过滤,避免以往人工重复过滤步骤实现液体不同大小杂质的去除,整个过程极大的提高液体过滤效率,节省时间成本,整体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包括进样桶,与进样桶通过连接管连接的过滤主体,与过滤主体连接的集液器,所述过滤主体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有盖板,连接管通过盖板伸入外壳内部,外壳的底部设有漏斗,漏斗与集液器连通,外壳内部设有若干个不同目数的滤芯,滤芯均分别与盖板固定。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竖直段,与竖直段呈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与进
样桶连通,竖直段通过盖板伸入至外壳内部。
[0011]更进一步的,连接管上设有进样阀。
[0012]更进一步的,漏斗内部设有过滤层,且漏斗下方设有出口管,出口管的直径大于漏斗底部的出口直径,出口管与集液器连通。
[0013]更进一步的,出口管通过橡胶塞与集液器连通。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顶部设有进口,进口与过滤主体连通;集液器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
[0015]更进一步的,出液管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液体数据指标的检测计。
[0016]更进一步的,集液器的上部还设有通气口。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主体的材质为钛合金或不锈钢。
[0018]3、有益效果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通过在过滤主体内部设有若干个不同目数的滤芯,若干个滤芯按照小目数的滤芯套设在大目数的滤芯内的规则进行设置,进样桶内的液体进入若干个滤芯内进行逐级过滤,能够在不同目数滤芯内完成不同液体杂质的过滤,避免以往人工重复过滤步骤实现液体不同大小杂质的去除,并将最终的液体进入到集液器内收集,整个过程极大的提高液体过滤效率,节省时间成本,同时对液体中的杂质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过滤效果好;
[0021](2)本技术将连接管设计成“L”形,方便进样桶内的液体能够流畅进入到过滤主体中,并且可以缩短进样桶与过滤主体之间的距离,避免增加管道带来的成本增加;同时在连接管上设有进样阀,对液体的流速进行一个控制,保证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过滤主体中液体过多带来的堵塞问题;
[0022](3)本技术在漏斗内部设有过滤层,过滤层采用滤纸并且滤纸在漏斗内部设有1

5层,进一步对从滤芯出来液体进行过滤除杂,保证液体的除杂效果较好;同时在漏斗底部设有出口管,使得漏斗中的液体通过出口管进入至集液器中,解决了直接采用漏斗进行液体转移易发生撒漏,密封性不好的问题;
[0023](4)本技术将出口管与集液器之间通过橡胶塞进行连接,橡胶塞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够减缓二者之间的磨损;且在集液器的底部设有出液管,便于液体的排放;同时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出液阀对液体的排放起到一个监控作用,保证液体排放过程顺畅进行,提高整个过程的安全性能;
[0024](5)本技术在出液管上设有检测计,检测计用于检测从集液器出来的液体数据,譬如液体的pH,流速、液体中离子含量等数据,对液体实施在线实时监测,便于液体的回收和再利用,省去了工作人员反复的进样和抽取操作,极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集液器上部设有通气口,平衡集液器内部压强,保证液体连续的流出。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过滤主体的剖面图;
[0027]图3为盖板的俯视图。
[0028]图中:1、进样桶;12、进样阀;13、连接管;2、过滤主体;21、盖板;212、入口;213、安装孔;22、滤芯I;23、滤芯II;24、外壳;25、橡胶垫圈;26、漏斗;27、过滤层;28、出口管;29、紧固件;30、法兰;3、集液器;31、进口;32、通气口;33、检测计;34、出液阀;35、出液管;36、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包括进样桶1,进样桶1内装载需过滤的液体。与进样桶1通过连接管13连接的过滤主体2,过滤主体2对液体进行过滤作用,优选的,过滤主体2的材质为钛合金或不锈钢,提高过滤主体2的使用寿命;与过滤主体2连接的集液器3,集液器3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收集。具体的,过滤主体2包括外壳24,外壳24的顶部设有盖板21,连接管13通过盖板21伸入外壳24内部。具体的,盖板21上设有入口212和若干个安装孔213,入口212与连接管13呈相对设置,使得连接管13通过入口212伸入至外壳24的内部,通过紧固件29穿过安装孔213实现盖板21与外壳24的固定。紧固件29为紧固螺栓或紧固螺钉,此类紧固件29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外壳24的底部设有漏斗26,优选的,外壳2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包括进样桶(1),与进样桶(1)通过连接管(13)连接的过滤主体(2),与过滤主体(2)连接的集液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主体(2)包括外壳(24),外壳(24)的顶部设有盖板(21),连接管(13)通过盖板(21)伸入外壳(24)内部,外壳(24)的底部设有漏斗(26),漏斗(26)与集液器(3)连通,外壳(24)内部设有若干个不同目数的滤芯,滤芯均分别与盖板(2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包括竖直段,与竖直段呈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与进样桶(1)连通,竖直段通过盖板(21)伸入至外壳(24)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3)上设有进样阀(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26)内部设有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苗裴晓东陈杰杜文强骆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