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及锂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28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及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光耦原边PC1A、电阻R2、光耦副边PC1B、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4、运算放大器A1、电阻R5、电容C1、电阻R6、二极管D2、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配磷酸铁锂电池,电源上电工作后为锂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在检测到锂电池已经充到上限电压时立即转入截止状态,有效防止锂电池过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调试,适宜推广应用。适宜推广应用。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及锂电池充电器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锂电池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及锂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磷酸铁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使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它是有电压区间的,如果锂离子电池已经充电至其电压上限值,再继续给它充电将会造成过充,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当锂离子电池充到其上限电压时,充电回路需自动转为截止充电状态,避免过充。但是现有的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防过充电路电路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不易调试,效果差,该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及锂电池充电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该电路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光耦原边PC1A、电阻R2、光耦副边PC1B、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4、运算放大器A1、电阻R5、电容C1、电阻R6、二极管D2、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其中,所述功率管Q1的漏极连接待充电锂电池的正极端BAT+,功率管Q1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光耦副边PC1B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充电电压输出端VOUT,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耦副边PC1B的发射极、电阻R5的一端、功率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GND,光耦原边PC1A的阴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后接地GND,电阻R9的另一端与光耦原边PC1A的阳极、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GND,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Vref、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锂电池的负极端BAT

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功率管Q1采用P沟道型MOS管。
[0007]第二方面,基于上述锂电池防过充电路,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锂电池防过充电路;所述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光耦原边PC1A、电阻R2、光耦副边PC1B、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4、运算放大器A1、电阻R5、电容C1、电阻R6、二极管D2、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其中,所述功率管Q1的漏极连接待充电锂电池的正极端BAT+,功率管Q1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光耦副边PC1B的集电极连接
后接充电电压输出端VOUT,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耦副边PC1B的发射极、电阻R5的一端、功率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GND,光耦原边PC1A的阴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后接地GND,电阻R9的另一端与光耦原边PC1A的阳极、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GND,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Vref、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锂电池的负极端BAT

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功率管Q1采用P沟道型MOS管。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配磷酸铁锂电池,电源上电工作后为锂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在检测到锂电池已经充到上限电压时将立即转入截止状态,有效防止锂电池过充。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调试,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
技术介绍
、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防过充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实施例一
[0014]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防过充电路结构图。
[00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该电路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光耦原边PC1A、电阻R2、光耦副边PC1B、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4、运算放大器A1、电阻R5、电容C1、电阻R6、二极管D2、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其中,所述功率管Q1的漏极连接待充电锂电池的正极端BAT+,功率管Q1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光耦副边PC1B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充电电压输出端VOUT,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耦副边PC1B的发射极、电阻R5的一端、功率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GND,光耦原边PC1A的阴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后接地GND,电阻R9的另一端与光耦原边PC1A的阳极、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GND,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参
考电压端Vref、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锂电池的负极端BAT

连接。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管Q1采用P沟道型MOS管。
[0016]工作时,通过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设定锂电池的上限电压,当锂电池电压低于电池上限电压时,即采样基准电压低于参考电压端Vref电压时,运算放大器A1输出一个低电平,功率管Q1保持导通,充电电压输出端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光耦原边PC1A、电阻R2、光耦副边PC1B、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4、运算放大器A1、电阻R5、电容C1、电阻R6、二极管D2、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其中,所述功率管Q1的漏极连接待充电锂电池的正极端BAT+,功率管Q1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光耦副边PC1B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充电电压输出端VOUT,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耦副边PC1B的发射极、电阻R5的一端、功率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GND,光耦原边PC1A的阴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后接地GND,电阻R9的另一端与光耦原边PC1A的阳极、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GND,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Vref、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锂电池的负极端BAT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Q1采用P沟道型MOS管。3.一种锂电池充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尤陈智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金赛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