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记录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17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学纪录媒体,包括一基板与一连结元件,其中基板具有一中央通孔,且连结元件设置于中央通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纪录媒体利用连结元件,可以提供消费者作为判断此光学纪录媒体是否为瑕疵品或是被使用过的光碟纪录媒体,方便消费者进行判断,避免买到不良的商品,非常适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纪录媒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一连结元件的光学纪录媒体,即可由光学纪录媒体的外观即轻易辨别光学纪录媒体是否为瑕疵品或是使用过的光学纪录媒体。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多媒体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所需储存的资料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面资料、图画资料(资料即数据,以下均称为资料)。动态的数位化影像资料跃入多媒体时代的舞台,为了因应大容量的资料,因此目前大都使用光学纪录媒体,例如光碟(CD)或是数位视讯影碟(Digital VideoDisc,DVD),用以储存大容量的资料。且随着光碟(CD)或是数位视讯影碟(Digital Video Disc,DVD)价格的下滑,消费者也渐渐习惯利用光碟(CD)或是数位视讯影碟(Digital VideoDisc,DVD)储存数位的影音资料,或是进行资料备份。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知的光碟片的上视图。现有习知的光碟片1为一以射出成形的塑胶圆盘,再经由镀膜、布胶及印刷......等制程制作而成。一般而言,光碟片的外观具有一中央通孔10,消费者很难藉由光碟片的外观判断光碟品质的优劣,以及无法由外观上轻易判别光碟片是否为不良厂商利用瑕疵品捡回重卖的光碟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光学纪录媒体,可藉由外观即可清楚得知此光学纪录媒体是否为瑕疵品或是使用过的光学纪录媒体,实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学纪录媒体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光学纪录媒体所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光学纪录媒体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学纪录媒体,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光学纪录媒体,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学纪录媒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连结元件的光学纪录媒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消费者可轻易藉由目视即可辨别光学纪录媒体是否为瑕疵品或是使用过的光学纪录媒体,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学纪录媒体,其包括一基板,其具有一中央通孔;以及一连结元件,其设置于该中央通孔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所述的基板与该连结元件一体成型。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所述的连结元件为几何形状。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为只读型光碟(CD-ROM)、写一次型光碟(CD-R)或可覆写式光碟(CD-RW)。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为只读型数位视讯影碟(DVD-ROM)、写一次型数位视讯影碟(DVD-R)或可覆写式数位视讯影碟(DVD-RAM)。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更包括有一另一基板;以及一反射层,该反射层是位于该基板与该另一基板之间。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一光线是穿射该基板,用以读取、写入或抹去该光学纪录媒体的资料。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一光线是穿射该另一基板,用以读取、写入或抹去该光学纪录媒体的资料。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所述的连结元件具有至少一连结部,其与该中央通孔相连接,且该连结部的厚度小于该连结元件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前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中所述的中央通孔的直径为15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纪录媒体,包括一基板与一连结元件。其中基板具有一中央通孔且连结元件其是设置于中央通孔内。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光学纪录媒体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依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纪录媒体,消费者可藉观看光学纪录媒体的中央通孔是否具有连结元件,即可清楚得知此光学纪录媒体是否为瑕疵品或是使用过的光学纪录媒体。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光学纪录媒体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习知的光碟片的上视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的上视图。图2B是图2A中b-b剖面的剖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的上视图。图3B是图3A中b-b剖面的剖面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的上视图。图4B是图4A中b-b剖面的剖面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的上视图。图5B是图5A中b-b剖面的剖面。1光碟片 10中央通孔2、2’光学纪录媒体21基板211中央通孔 22资料记录层25反射层 23、23’连结元件231、231’连结部 4、5光学纪录媒体41、52基板411、421中央通孔44、54资料记录层 45、55反射层43、53连结元件431、531连结部42、51另一基板511、521中央通孔d1连结部的厚度d2连接元件其他部分的厚度d3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光学纪录媒体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其可为写一次型光碟(CD-R)、可为只读型光碟(CD-ROM)、可覆写式光碟(CD-RW)、可覆写式数位视讯影碟(DVD-RAM)、只读型数位视讯影碟(DVD-R/RW、DVD+R/RW)、写一次型数位视讯影碟(DVD-R)、随机存取(DVD-RAM)或是其他熟悉此项技术者所熟知的光学纪录媒体。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图2A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的上视图,图2B是图2A中b-b剖面的剖面图。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光学纪录媒体2为可覆写式光碟(CD-RW)。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学纪录媒体2,其包括一基板21以及一连结元件23,其中该基板21,具有一中央通孔211,用以供一光碟机的转轴(图中未示)穿过,以便读取光学纪录媒体2的资讯,目前一般业界所采用的规格,光学纪录媒体2的中央通孔211的直径是为15mm。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学纪录媒体2更包括一资料记录层22和一反射层25。当消费者欲读取光学纪录媒体2的资料,可将光学纪录媒体2置入光碟机内,藉由光碟机读写头提供的一光线(如图2B所示),以读取、写入或抹去光学纪录媒体2的资料,此为熟知此项技术者所熟知,在此不加以赘述。该连结元件23,是设置于中央通孔211内,且连结元件23具有复数个连结部231,须注意的是,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该连结部231的数量虽然是为3个,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连结部231的数量、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而选择之。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纪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板,其具有一中央通孔;以及一连结元件,其设置于该中央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纪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板,其具有一中央通孔;以及一连结元件,其设置于该中央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板与该连结元件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结元件为几何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为只读型光碟(CD-ROM)、写一次型光碟(CD-R)或可覆写式光碟(CD-RW)。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纪录媒体为只读型数位视讯影碟(DVD-ROM)、写一次型数位视讯影碟(DVD-R)或可覆写式数位视讯影碟(DVD-R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颖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