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03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2
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包括袋体、密封条、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具有上袋口,且上袋口设有挂吊孔;所述袋体具有下袋口,且下袋口与上袋口贯通;所述上袋口与密封条连接;所述下袋口与密封条连接;所述袋体与隔层连接,且隔层设在袋体内;所述隔层设有套孔;该装置通过密封条实现袋体的双向密封的作用,既可起到封存药物,又可防止药物微粒污染环境,从而做到职业防护的效果;隔层及套孔通过选用具有弹性的橡胶,使此隔层及套孔对输液袋具有固定及密封作用,使用时,将配置好的药物放入袋体内,将袋体两端的密封条锁紧,封存药物及防止药物微粒污染环境,输液完毕后,将输液袋颈口推回袋体内,封好下袋口的密封条,防止药物微粒污染环境。染环境。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对国内的23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有19家,二级医院有4家,)了解得出目前的临床使用情况是:其中43%无静脉配置中心;39%配置中心配置好的药物是采用普通的白色胶袋装好送回各科室;其中0.43%配置好的药物无任何的包装;其中0.43%配置好的药物用的是清洁收纳盒装;其中0.43%配置好的药物中,其普通药物无任何的包装,其化疗药物用的是普通的单向密封袋。但无论用普通的白色胶袋还是用普通的单向密封袋,在工作中都会给护士带来十分的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药物显得乱、而且药物上的信息也不清晰,操作时即不方便、且耗时,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是药物微粒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在配置药物过程中药物有可能因漏出而污染输液袋的表面以及输液后的袋子里所残留的药物微粒都会严重地污染环境,从而危害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包括袋体、密封条、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具有上袋口,且上袋口设有挂吊孔;所述袋体具有下袋口,且下袋口与上袋口贯通;所述上袋口与密封条连接;所述下袋口与密封条连接;所述袋体与隔层连接,且隔层设在袋体内;所述隔层设有套孔。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袋体为透明袋体或避光袋体,且袋体的材质为PE;所述避光袋体的颜色为棕色。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上袋口设有第一密封条,且第一密封条设在上袋口内;所述第一密封条设有卡槽与卡条吻合套接;所述上袋口设有挂吊孔,且挂吊孔与支撑环套接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下袋口设有第二密封条,且第二密封条设有卡槽与卡条吻合套接;所述下袋口设有第三密封条,且第三密封条设有卡槽与卡条吻合套接;所述第二密封条与第三密封条相邻,且第二密封条与第三密封条都设在下袋口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上袋口设有第一拉头与上袋口的第一密封条滑动连接;所述下袋口设有两个第二拉头;所述第二拉头与下袋口的第二密封条滑动连接,且第二拉头与下袋口的第三密封条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隔层设在袋体内,且隔层与袋体热熔连接;所述隔层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隔层中心设有套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套孔与橡胶套环套接固定;所述橡胶套环为氯丁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整洁、美观、信息清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密封条实现袋体的双向密封的作用,既可起到封存药物,又可防止药物微粒污染环境,从而做到职业防护的效果;袋体的材质可按需求选择,棕色袋体可避光,用于需要避光的药物,透明袋体主要用于无需避光药物输液时使用;隔层及套孔通过选用具有弹性的橡胶,使此隔层及套孔对输液袋具有固定及密封作用,使用时,将配置好的药物放入袋体内,将袋体两端的密封条锁紧,封存药物及防止药物微粒污染环境,输液完毕后,将输液袋颈口推回袋体内,封好下袋口的密封条,防止药物微粒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密封条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保存药物使用状态图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挂吊输液袋使用状态图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8]其中:1、袋体,2、密封条,3、隔层,101、上袋口,101

1、支撑环,102、下袋口,201、第一密封条,202、第二密封条,203、第三密封条,204、卡槽,205、卡条,206、第一拉头,207、第二拉头,301、橡胶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包括袋体1、密封条2、隔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具有上袋口101,且上袋口101设有挂吊孔;所述袋体1具有下袋口102,且下袋口102与上袋口101贯通;所述上袋口101与密封条2连接;所述下袋口102与密封条2连接,通过密封条对上下袋口进行双向密封,防止药物流出,而造成环境受到污染,增加袋体1的实用性,操作方便;所述袋体1与隔层3连接,且隔层3设在袋体1内;所述隔层3设有套孔301。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袋体1为透明袋体或避光袋体,且袋体1的材质为PE,采用PE材质保证袋体的质量,增大袋体1的承重能力,使袋体1能够承受600ML以下的重量;所述避光袋体的颜色为棕色,透明袋体方便医护人员清晰查看袋体1的药物信息,棕色避光袋体用于避光药物,防止药物受光变质。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上袋口101设有第一密封条201,且第一密封条201设在上袋口101内;所述第一密封条201设有卡槽204与卡条205吻合套接;所述上袋口101设有挂吊孔,且挂吊孔与支撑环101

1套接固定,通过支撑环101

1加强挂吊孔的强度,使挂吊孔不易断裂。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下袋口102设有第二密封条202,且第二密封条202设有卡槽204与卡条205吻合套接;所述下袋口102设有第三密封条203,且第三密封条203设有卡槽204与卡条205吻合套接;所述第二密封条202与第三密封条203相邻,且第
二密封条202与第三密封条203都设在下袋口102内,通过第二密封条202和第三密封条203的同时使用,加强袋体1的密封性,防止药微粒污染环境。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上袋口101设有第一拉头206与上袋口101的第一密封条201滑动连接;所述下袋口102设有两个第二拉头207;所述第二拉头207与下袋口102的第二密封条202滑动连接,且第二拉头207与下袋口102的第三密封条203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拉头206、第二拉头207简单方便地对密封条2进行密封动作,省时省力。
[002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隔层3设在袋体1内,且隔层3与袋体1热熔连接;所述隔层3的材质为橡胶,通过橡胶材质使隔层3具有弹性,增大隔层3的承重力;所述隔层3中心设有套孔,通过橡胶材质的隔层3,使套孔具有弹性,当输液袋的袋口伸出套孔时,套孔由于弹性变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包括袋体(1)、密封条(2)、隔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具有上袋口(101),且上袋口(101)设有挂吊孔;所述袋体(1)具有下袋口(102),且下袋口(102)与上袋口(101)贯通;所述上袋口(101)与密封条(2)连接;所述下袋口(102)与密封条(2)连接;所述袋体(1)与隔层(3)连接,且隔层(3)设在袋体(1)内;所述隔层(3)设有套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为透明袋体或避光袋体,且袋体(1)的材质为PE;所述避光袋体的颜色为棕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袋口(101)设有第一密封条(201),且第一密封条(201)设在上袋口(101)内;所述第一密封条(201)设有卡槽(204)与卡条(205)吻合套接;所述上袋口(101)设有挂吊孔,且挂吊孔与支撑环(101

1)套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输液保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袋口(102)设有第二密封条(20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绿苗温丽云邵霞刘嫣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