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880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伞除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雨伞套筒,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的底部设置有开设于底座内部的储物腔,储物腔的内部安装有集水皿,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除水装置,除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呈方管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板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扇,支撑板的背面板设置为换风板,支撑板的两个侧面板设置为加热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载物台,载物台的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插口,插口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安装于载物台底部的套筒,套筒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数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除去使用过的潮湿雨伞表面的水分,可以较好的防止雨伞骨架发生锈蚀。伞骨架发生锈蚀。伞骨架发生锈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伞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雨伞除湿
,尤其涉及一种雨伞套筒。

技术介绍

[0002]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
[0003]在雨雪天气使用雨伞后,需要将雨伞进行晾干处理,这就会导致晾干处的地面潮湿,因而较为不便,特别是在部分临时用餐场所,人流量较大的时候,满地的水花;此外,如果雨伞不晾干的话,部分三伞骨缺少镀层或镀层损坏的雨伞就会被氧化锈蚀,降低雨伞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就需要一种雨伞套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雨伞套筒。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伞套筒,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底部设置有开设于底座内部的储物腔,所述储物腔的内部安装有集水皿,其中,多个漏水孔均与储物腔相互连通且位置均分布于集水皿的顶部,所述储物腔的正面设置有铰接于底座正面的防护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呈方管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板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支撑板的背面板设置为换风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个侧面板设置为加热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插口,所述插口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安装于载物台底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数的透气孔,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漏水孔相互对应,且导流管的底部均延伸至漏水孔的内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侧面对称安装有两块海绵垫,其中,两块海绵垫之间的最短连线与风扇的出风方向呈90
°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门正面的中部处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正面设置有刻度标识。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台顶部的边侧处呈环形开设有一道防溢槽,所述防溢槽的深度设置为2

5cm,所述防溢槽的宽度设置为1

2cm,其中,载物台的表面每增加一个插口,防溢槽的深度增加0.5cm。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插口的侧面设置有安装于载物台顶部的锁具,所述锁具设置为在钥匙插入的情况下可随意调节插口可通过物件面积的大小。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能够将雨伞中的大部分水导流至底座顶部的漏水孔中,并最终进入底座内部的集水皿中,套筒的表面开设有多数的透气孔,可以使得气流能够进入套筒中,且套筒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海
绵垫,能够吸收套筒表面的部分水滴,防止水滴散落,套筒的正面设置有风扇,套筒的两侧处设置有加热板,通过风扇和加热板产生的热风,配合透气孔能够快速的对套筒内部的雨伞进行除湿处理,载物台的顶部设置有防溢槽,可以防止载物台表面出现水滴聚集并散落到地面的问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高,能够快速的解决雨雪天气在人流量大的场所地面因为雨伞而大面积潮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载物台;4、插口;5、套筒;6、透气孔;7、海绵垫;8、风扇;9、导流管;10、漏水孔;11、储物腔;12、防护门;13、观察窗;14、集水皿;15、锁具;16、防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5]如图1

2所示的一种雨伞套筒,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的底部设置有开设于底座1内部的储物腔11,储物腔11的内部安装有集水皿14,其中,多个漏水孔10均与储物腔11相互连通且位置均分布于集水皿14的顶部,储物腔11的正面设置有铰接于底座1正面的防护门1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除水装置,除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的呈方管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的正面板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扇8,支撑板2的背面板设置为换风板,支撑板2的两个侧面板设置为加热板,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载物台3,载物台3的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插口4,插口4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安装于载物台3底部的套筒5,套筒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数的透气孔6,套筒5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9,导流管9与漏水孔10相互对应,且导流管9的底部均延伸至漏水孔10的内侧。
[0016]套筒5的侧面对称安装有两块海绵垫7,其中,两块海绵垫7之间的最短连线与风扇8的出风方向呈90
°
,通过海绵垫7能够快速的吸收套筒5表面的水分。
[0017]防护门12正面的中部处设置有观察窗13,观察窗13的正面设置有刻度标识,通过设有的观察窗13能够及时的看到集水皿14内部的积水情况。
[0018]载物台3顶部的边侧处呈环形开设有一道防溢槽16,防溢槽16的深度设置为2

5cm,防溢槽16的宽度设置为1

2cm,其中,载物台3的表面每增加一个插口4,防溢槽16的深度增加0.5cm,通过设有的防溢槽16,能够防止载物台2表面的水滴洒落到地面。
[0019]插口4的侧面设置有安装于载物台3顶部的锁具15,锁具15设置为在钥匙插入的情况下可随意调节插口4可通过物件面积的大小,通过设有锁具15,能够保证私人物品的安全。
[0020]工作方式:使用时,首先需要将载物台3顶部的锁具15打开,将雨伞正常的放入套筒5中,套筒5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9,能够将雨伞中的大部分水导流至底座1顶部的漏水孔10中,并最终进入底座1内部的集水皿14中,套筒5的表面开设有多数的透气孔6,可以使得气流能够进入套筒5中,且套筒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垫7,能够吸收套筒5表面的部分水滴,防止水滴散落,套筒5的正面设置有风扇8,套筒5的两侧处设置有加热板,通过风扇8和
加热板产生的热风,配合透气孔6能够快速的对套筒5内部的雨伞进行除湿处理,载物台3的顶部设置有防溢槽16,可以防止载物台16表面出现水滴聚集并散落到地面的问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高,能够快速的解决雨雪天气在人流量大的场所地面因为雨伞而大面积潮湿的问题。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
[0022]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伞套筒,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所述漏水孔(10)的底部设置有开设于底座(1)内部的储物腔(11),所述储物腔(11)的内部安装有集水皿(14),其中,多个漏水孔(10)均与储物腔(11)相互连通且位置均分布于集水皿(14)的顶部,所述储物腔(11)的正面设置有铰接于底座(1)正面的防护门(1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的呈方管形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板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扇(8),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板设置为换风板,所述支撑板(2)的两个侧面板设置为加热板,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载物台(3),所述载物台(3)的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插口(4),所述插口(4)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安装于载物台(3)底部的套筒(5),所述套筒(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数的透气孔(6),所述套筒(5)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与漏水孔(10)相互对应,且导流管(9)的底部均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凌申研潘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玮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