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角度透镜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79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角度透镜及灯具,变角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端面尺寸大于第二端的端面尺寸,第一端具有内凹的第一光学面,第二端具有内凹的第二光学面,透镜本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壁面为第三光学面,所述第三光学面为外凸的弧面,当以第一光学面为入光面,则第三光学面为出光面,经第一光学面入射至透镜本体内的至少部分光线在第三光学面扩散出射,当以第二光学面为入光面,则第三光学面为反射面,第一端的端面为出光面,经第二光学面入射至透镜本体内的至少部分光线在第三光学面发生反射、并在第一端的端面会聚出射,从而实现灯具的大角度扩散配光和小角度会聚配光。实现灯具的大角度扩散配光和小角度会聚配光。实现灯具的大角度扩散配光和小角度会聚配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角度透镜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变角度透镜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灯具,一般采用透镜为光源进行配光,以此改变光源的照射范围。但是现有的透镜的配光模式较为单一,一个透镜往往只具有扩散配光功能或会聚配光功能,通常大角度扩散配光采用的是双曲面透镜,而小角度会聚配光则多采用TIR透镜。现有技术缺乏一种能够在扩散配光模式和会聚配光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透镜,从而适用于大角度泛光照明和小角度重点照明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角度透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配光透镜配光模式单一、实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变角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尺寸,所述第一端具有内凹的第一光学面,所述第二端具有内凹的第二光学面,所述透镜本体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壁面为第三光学面,所述第三光学面为外凸的弧面。
>[0006]当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角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本体(100),所述透镜本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尺寸,所述第一端具有内凹的第一光学面(110),所述第二端具有内凹的第二光学面(120),所述透镜本体(100)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壁面为第三光学面(130),所述第三光学面(130)为外凸的弧面;当以所述第一光学面(110)为入光面,则所述第三光学面(130)为出光面,经所述第一光学面(110)入射至所述透镜本体(100)内的至少部分光线在所述第三光学面(130)扩散出射;当以所述第二光学面(120)为入光面,则所述第三光学面(130)为反射面,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出光面,经所述第二光学面(120)入射至所述透镜本体(100)内的至少部分光线在所述第三光学面(130)发生反射、并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会聚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角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面(110)为朝向所述第三光学面(130)凹陷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角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面(120)为朝向所述第三光学面(130)凹陷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角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面(110)在所述第一端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腔(140),所述第二光学面(120)在所述第二端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容腔(150),所述第二容腔(150)由第二光学面(120)和分光底面(160)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光学面(120)环绕于所述分光底面(160);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丰李京蔓张丽超郭金明刘超博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