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绕线结构、线圈盘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572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绕线结构、线圈盘及烹饪器具,电磁绕线结构包括:第一绕线结构,设有适于绕置线圈的第一定位结构;第二绕线结构,至少套设于第一绕线结构的外周壁上,第二绕线结构与第一绕线结构可拆卸连接,且第二绕线结构上设有适于绕置线圈的第二定位结构。通过设置第二绕线结构,可以避免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出现台阶电压偏高的异常问题,防止元器件温度过高,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绕线结构、线圈盘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绕线结构、线圈盘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电饭煲的加热均匀性,设计者会选择在内锅的侧部安装一个热源。一般地,IH煲的侧部热源是由漆包线构成。
[0003]对于大多数IH煲而言,如图1所示,其侧部漆包线是直接缠绕在绕线盘1侧壁12上的,采用此种绕线盘1结构,侧部漆包线到内锅10的距离c

是由绕线盘1壁厚a

、绕线盘1与内锅10间的距离b

叠加组成。即c

=a

+b

。为防止内锅10在煲体里过于晃动,支撑环与内锅10间的距离d

需控制在1.5mm以内。同时,为保证支撑环与内锅10的距离d

<1.5mm,绕线盘1与内锅10的距离b

需控制在5mm以内,即b

<5mm。如果b

值过大,会导致绕线盘1口部的直径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绕线结构,设有适于绕置线圈的第一定位结构(15);第二绕线结构,至少套设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绕线结构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绕线结构上设有适于绕置线圈的第二定位结构(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5)设置在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的外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包括底壁(11)和与所述底壁(11)连接的环形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2)共同围成容置腔(13);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设于所述底壁(11)背向所述容置腔(13)的一侧上;所述第二绕线结构套设于所述侧壁(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第二绕线结构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之间的连接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结构为绕线环(2);所述绕线环(2)包括环状主体(21),所述环状主体(21)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绕线结构还包括由所述侧壁(12)远离所述底壁(11)的一端向外延伸而出的凸沿(14),所述第二绕线结构朝向所述凸沿(14)的一端为第一端(23),背向所述凸沿(14)的一端为第二端(2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让位槽(31),设于所述第二端(24)上;至少一个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上,并具有容置于所述让位槽(31)中的第一状态,及从所述让位槽(31)中脱出并抵靠所述第二端(24)的第二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24)包括朝向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延伸的延伸壁(22),所述延伸壁(22)适于在所述限位块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与所述限位块相抵。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板(321),由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的外周壁向外延伸而出,并与所述第二端(24)的端面平行;至少一个加强筋(322),设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上,并与所述限位板(321)背向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的一侧连接,且所述加强筋(322)与所述限位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文彬张博超陈冬冬潘泽勇李秋雨麦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