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630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方法,通过智能检索后进行智能设计再进行智能检索后完成设计,最终得到符合的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的零部件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阐述的方法在通过三维模型设计阶段发现设计有缺陷时,可以及时和准确的发现设计问题,避免后续零部件生产工艺中出现产品制造缺陷,导致产品报废;同时可以对零部件模型的检查结果进行内容输出,可以直观地查看零部件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地具体位置以及错误形式,提高零部件模型设计评审的评审效率,减少在评审过程中由于问题表述不直观带来评审人员理解上的费时。时。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产品结构设计三维虚拟模型制作领域,具体的说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电子高科、电动工具、家电、液压、船舶、汽车等工业制造领域,需要先对产品进行结构设计,生成三维模型,再生成二维工程图纸,再根据二维工程图纸进行零部件生产工艺的加工。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在三维模型设计阶段,设计有缺陷,且不能及时和准确的发现设计问题,如尺寸不合规、装配关系不匹配等,就会导致后续零部件生产工艺中出现产品制造缺陷,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仿真方法,用于在工业三维模型设计阶段对三维模型的几何结构进行检查和校对,以防止出现设计缺陷导致产品制造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智能检索;以产品三维模型的零部件模型属性为检索词,在零部件模型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出符合检索条件的零部件模型,得到相似零部件模型。
[0005]如果检索到符合检索条件的零部件模型,则进行另存零部件模型;如果没有检索到符合检索条件的零部件模型,则表示没有检索到相似的零部件模型;由零部件模型设计人员对该零部件模型进行设计,并将设计好的模型放入零部件模型数据库;再次执行智能检索,筛选出相似零部件模型。
[0006]S11,提取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得到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是指企业数据库中已存在的零部件三维模型;S12,将提取到的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存储到统一的数据表中;S13,提取设计端当前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并将当前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与统一数据表中的历史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进行比对,给出比对结果;S14,设置检查匹配精度,根据设置的检查匹配精度P分别求出当前模型几何信息中各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几何信息中各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15,将几何信息中各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拼接,拼接成查询语句;S16,将查询语句转成查询指令,在步骤S12得到的数据表中进行查询,给出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为检索出的零部件三维模型,检索出的零部件三维模型包括几何信
息;S17,将查询结果执行相似度计算,依次计算每个维度的偏移量的百分比值,将每个维度的偏移量的百分比值求和,得到每个查询结果的相似度;S18,将每个查询结果的相似度以列表或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
[0007]S2:人工设计;对于S1中检索到相似零部件模型,人工对该零部件模型进行大小修改;当修改尺寸的大小超出零部件模型几何尺寸设计范围时,则进行提醒,并推送零部件模型几何尺寸设计范围;若修改尺寸符合零部件模型几何尺寸设计范围时,则不提醒;零部件模型的几何尺寸按照关联关系同比例进行缩放;最终得到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
[0008]S3:智能检查;对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进行设计规范检查;将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包含的比对参数与相应的零部件类型的建模规范、图纸规范、设计规则、工艺规范进行比对;建模规范比对包括模型尺寸比对、模型名称比对、模型尺寸关联关系比对以及模型装配关系比对;图纸规范比对包括二维工程图尺寸及公差标注比对、粗糙度标注比对、形位公差标注比对、基准标注比对、技术要求比对以及球标标注比对;工艺规范比对包括工艺参数比对和工艺条件比对;如果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包含的比对参数满足相应的零部件类型的建模规范、图纸规范、设计规则、工艺规范,则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符合要求;若如果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包含的比对参数有任何一个不满足相应的零部件类型的建模规范、图纸规范、设计规则、工艺规范,则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不符合要求,同时对模型不符合的几何信息加亮显示,告知不符合规范的位置及内容;同时还将正确的规范和要求以对话框的形式推送给设计师;比对的形式有:B1.模型尺寸比对:提取零部件模型的尺寸参数,将零部件模型的尺寸参数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尺寸规则进行比对;若在尺寸规则范围内,则尺寸参数符合要求;若在尺寸规则范围之外,则尺寸参数不符合要求;B2.模型名称比对:将模型名称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模型的名称规则进行比对;若模型名称包含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模型的名称,则模型名称符合要求;若不包含,则不符合要求;B3.模型尺寸关联关系比对:将模型尺寸关联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尺寸关联关系规则进行比对;若模型尺寸关联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尺寸关联关系相同,则模型尺寸关联关系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4.模型装配关系比对:将模型装配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装配关系规则进行比对;若模型装配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
应的零部件的模型装配关系相同,则模型装配关系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5.二维工程图尺寸及公差标注比对:二维工程图尺寸比对,将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规则进行比对;若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相同,则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比对,将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6.粗糙度标注比对:将粗糙度标注的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粗糙度标注的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粗糙度标注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粗糙度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粗糙度标注的数值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7.形位公差标注比对:将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和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和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相同,且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和数值符合要求;若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不相同或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不在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不符合要求;B8.基准标注比对:将基准标注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基准标注的数量规则进行比对;若基准标注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基准标注的数量相同,则基准标注的数量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9.技术要求比对,将技术要求的内容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的内容规则进行比对,若技术要求的内容包含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的内容,则技术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产品模型智能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智能检索;以产品三维模型的零部件模型属性为检索词,在零部件模型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出符合检索条件的零部件模型,得到相似零部件模型;如果检索到符合检索条件的零部件模型,则进行另存零部件模型;如果没有检索到符合检索条件的零部件模型,则表示没有检索到相似的零部件模型;由零部件模型设计人员对该零部件模型进行设计,并将设计好的模型放入零部件模型数据库;再次执行智能检索,筛选出相似零部件模型;S11,提取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得到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是指企业数据库中已存在的零部件三维模型;S12,将提取到的历史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存储到统一的数据表中;S13,提取设计端当前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并将当前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与统一数据表中的历史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进行比对,给出比对结果;S14,设置检查匹配精度,根据设置的检查匹配精度分别求出当前模型几何信息中各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几何信息中各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15,将几何信息中各字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拼接,拼接成查询语句;S16,将查询语句转成查询指令,在步骤S12得到的数据表中进行查询,给出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为检索出的零部件三维模型,检索出的零部件三维模型包括几何信息;S17,将查询结果执行相似度计算,依次计算每个维度的偏移量的百分比值,将每个维度的偏移量的百分比值求和,得到每个查询结果的相似度;S18,将每个查询结果的相似度以列表或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S2:人工设计;对于S11中检索到相似零部件模型,人工对该零部件模型进行大小修改;当修改尺寸的大小超出零部件模型几何尺寸设计范围时,则进行提醒,并推送零部件模型几何尺寸设计范围;若修改尺寸符合零部件模型几何尺寸设计范围时,则不提醒;零部件模型的几何尺寸按照关联关系同比例进行缩放;最终得到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S3:智能检查;对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进行设计规范检查;将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包含的比对参数与相应的零部件类型的建模规范、图纸规范、设计规则、工艺规范进行比对;如果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包含的比对参数满足相应的零部件类型的建模规范、图纸规范、设计规则、工艺规范,则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符合要求;若如果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包含的比对参数有任何一个不满足相应的零部件类型的建模规范、图纸规范、设计规则、工艺规范,则修改后的零部件模型不符合要求,同时对模型不符合的几何信息加亮显示,告知不符合规范的位置及内容;同时还将正确的规范和要求以对话框的形式推送给设计师;比对的形式有:
B1.模型尺寸比对:提取零部件模型的尺寸参数,将零部件模型的尺寸参数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尺寸规则进行比对;若在尺寸规则范围内,则尺寸参数符合要求;若在尺寸规则范围之外,则尺寸参数不符合要求;B2.模型名称比对:将模型名称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模型的名称规则进行比对;若模型名称包含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模型的名称,则模型名称符合要求;若不包含,则不符合要求;B3.模型尺寸关联关系比对:将模型尺寸关联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尺寸关联关系规则进行比对;若模型尺寸关联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尺寸关联关系相同,则模型尺寸关联关系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4.模型装配关系比对:将模型装配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装配关系规则进行比对;若模型装配关系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模型装配关系相同,则模型装配关系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5.二维工程图尺寸及公差标注比对:二维工程图尺寸比对,将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规则进行比对;若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相同,则二维工程图标记尺寸的数量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比对,将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二维工程图尺寸公差标注的数值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6.粗糙度标注比对:将粗糙度标注的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粗糙度标注的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粗糙度标注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粗糙度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粗糙度标注的数值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7.形位公差标注比对:将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和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和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相同,且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和数值符合要求;若形位公差标注的类型不相同或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不在形位公差标注的数值范围内,则不符合要求;B8.基准标注比对:将基准标注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基准标注的数量规则进行比对;若基准标注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基准标注的数量相同,则基准标注的数量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9.技术要求比对,将技术要求的内容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的内容规则进行比对,若技术要求的内容包含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的内容,则技术要求的内容符合要求,若不包含,则不符合要求;
B10.球标标注比对:将球标标注的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球标标注的数量规则进行比对;若球标标注数量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球标标注的数量相同,则球标标注的数量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11.工艺参数比对:将工艺参数的数值与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工艺参数的数值规则进行比对;若工艺参数的数值在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则数据库中相应的零部件的工艺参数的数值范围内,则工艺参数的数值符合要求,若不相同,则不符合要求;B12.工艺条件比对: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贵丁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