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姜专利>正文

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09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控制臂、电控盒、动力臂、数控线、电焊钳、反射转座,所述的控制臂顶端连接动力臂,所述的动力臂末端设有电控盒且通过数控线连接电控盒,所述的电焊钳设于控制臂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效果:通过清洁辊滚动覆盖刮板的清洁区域并吸附残留的水渍,以防止污渍对触摸屏和反射条造成二次污染,从而解决现有工业机器人因发射条表面的尘土与水渍造成电子信号反馈失灵导致指向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失灵导致指向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失灵导致指向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机器人可编程,支持多自由度运动,因此应用较灵活,随着机器人的性能逐渐提升,类似激光焊接或切割等曾需要专门的高精度设备指导激光走向的作业任务变得可行,但是相比较传统高端设备,工业机器人尚未达到高精加工标准要求,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依赖表面声波触摸屏传递声波信号进行指向操作,而在作业环境较复杂的区域,若是生产人员不便于在设备旁待命清洁,设备表面声波触摸屏四周边上的声波反射条纹上面积累大量的尘土或水垢会造成部分区域触摸准确,部分区域触摸有偏差,影响声波信号的传递,导致指向失灵,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以此来解决现有工业机器人指向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3]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控制臂、电控盒、动力臂、数控线、电焊钳、反射转座,所述的控制臂顶端连接动力臂,所述的动力臂末端设有电控盒且通过数控线连接电控盒,所述的电焊钳设于控制臂一端,所述的控制臂底部连接反射转座,控制臂为工业机器人的角度调整结构,通过底部轴承的旋转能够联动其顶部的动力臂实现不同仰角与俯角的度数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作业高度,电控盒用于装载芯片电路板等电路元件,其主要通过输入命令参数控制动力臂的动作指令运转,动力臂为机器人的动力驱动结构,通过动力臂与数控线的连接实现指令动作,依托动力臂控制其末端的电焊钳的抓取动作与夹持动作,可改变电焊钳夹持和操纵焊条的力度与角度,电焊钳其夹持体采用具有优异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铜合金锻压,不易发热且耐用,主要用于工业焊接。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反射转座包括有处理器、驱动轴、数据线、触摸屏、反射条、清理机构,所述的处理器设有驱动轴且二者之间通过数据线相连,所述的触摸屏侧边分布有反射条,所述的清理机构分设于触摸屏两侧且间隔覆盖反射条,处理器为反射转座与电控盒的中央处理机制结构,通过装载处理芯片实现指令协调,并通过电子波段发射电流信号控制其他结构运转,通过数据线输出电流启动驱动轴使其运转,驱动轴提供初始原动力带动反射转座与控制臂旋转改变方位,触摸屏用于触控输入数据与指令,侧边的反射条则是用于反射声波信号以将其转化为电子信号供处理器梳理信息,清理机制则负责对触摸屏以及重点对反射条进行污渍清理,避免有尘土和水渍沾染在上边影响电子信号传递。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有电机、架杆、导吸盒、曲轴、导液管、连动杆、风管、刮板、清洁辊,所述的电机外侧设有架杆且二者相连,所述的导吸盒连接于电机一端且其另一侧连接曲轴,所述的导液管分别连接于导吸盒上下两端面,所述的连动杆连接曲轴,所述的风管设于导液管与连动杆水平面一侧且连通导液管,所述的刮
板与清洁辊均设于风管并与风管相互联接,电机运转驱动导吸盒与曲轴在水平侧面实现左右横移动作,架杆为清理机构与触摸屏的连接载体,通过二者相互嵌合以保证清理机构在运转时不会从触摸屏上脱离,导吸盒主要是用于吸收和储存从触摸屏与反射条上清理下的污渍,导吸盒侧边连接中空结构的导液管,导液管跟随连动杆与曲轴的运转在触摸屏平面上水平横移,刮板贴合触摸屏与反射条并利用其自身的弧形柔性硅胶条在水平面移动的过程中将表面沾染的尘土水渍刮落,水渍则顺着刮板的结构往下滴落并进入导液管内,经由导液管进入导吸盒内,清洁辊滚动覆盖刮板的清洁区域并吸附残留的水渍,水渍吸入结构中以防止污渍对触摸屏和反射条造成二次污染。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导吸盒包括有气缸、气包、海绵囊、接管,所述的气缸末端位置衔接连通气包,所述的气包侧边贴合设有海绵囊,所述的海绵囊、连通接管,气缸运转产生气压对气包进行充气,气包膨胀并对侧边的海绵囊进行挤压,海绵囊收缩并使接管以及与其相连通的导液管的气压向内聚拢,气压带动导液管内的水渍向下滑落并集中汇聚于导吸盒内。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清洁辊包括有辊套、吸水蜂板、储水囊柱、接环,所述的辊套侧边呈环形围绕设有吸水蜂板,所述的吸水蜂板连通储水囊柱且在储水囊柱之间设有接环彼此相互联接,辊套形成圆柱体结构并通过外露的吸水蜂板的蜂窝层吸收触摸屏和反射条的水渍,水渍吸收后进一步渗透到储水囊柱内进行暂时储存,储水囊柱的海绵材料椭圆体结构能够将污渍吸收并将水分子附着于组织内的泡沫孔洞内防止透出结构外,接环滚动时在结构内产生摩擦,摩擦生热所制造的轻微热量能够穿透结构将储水囊柱的水分子进行烘干,从而保证储水囊柱循环使用。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首先利用清理机构的刮板贴合触摸屏与反射条在水平面移动的过程中将表面沾染的尘土水渍刮落,水渍顺着刮板的结构往下滴落并进入导液管内经由导液管进入导吸盒内;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清洁辊滚动覆盖刮板的清洁区域并吸附残留的水渍,水渍吸入结构中渗透到储水囊柱内进行暂时储存并实现储水囊柱的水分子烘干,以防止污渍对触摸屏和反射条造成二次污染,从而解决现有工业机器人因发射条表面的尘土与水渍造成电子信号反馈失灵导致指向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转座结构侧剖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清理机构结构侧剖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吸盒结构侧剖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辊结构侧剖图;
[0019]图中:控制臂

1、电控盒

2、动力臂

3、数控线

4、电焊钳

5、反射转座

6、处理器

60、驱动轴

61、数据线

62、触摸屏

63、反射条

64、清理机构

65、电机

650、架杆

651、导吸盒

652、曲轴

653、导液管

654、连动杆

655、风管

656、刮板

657、清洁辊

658、气缸

6520、气包

6521、海绵囊

6522、接管

6523、辊套

6580、吸水蜂板

6581、储水囊柱

6582、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控制臂(1)、电控盒(2)、动力臂(3)、数控线(4)、电焊钳(5)、反射转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臂(1)顶端连接动力臂(3),所述的动力臂(3)末端设有电控盒(2)且通过数控线(4)连接电控盒(2),所述的电焊钳(5)设于控制臂(1)一端,所述的控制臂(1)底部连接反射转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转座(6)包括有处理器(60)、驱动轴(61)、数据线(62)、触摸屏(63)、反射条(64)、清理机构(65),所述的处理器(60)设有驱动轴(61)且二者之间通过数据线(62)相连,所述的触摸屏(63)侧边分布有反射条(64),所述的清理机构(65)分设于触摸屏(63)两侧且间隔覆盖反射条(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力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机构(65)包括有电机(650)、架杆(651)、导吸盒(652)、曲轴(653)、导液管(654)、连动杆(655)、风管(656)、刮板(657)、清洁辊(658),所述的电机(650)外侧设有架杆(651)且二者相连,所述的导吸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姜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