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73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9
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包括中相出口管、重相集液箱、中相导液管、锥段、直筒段、下圆筒、密封结构一、转筒、旋转栅、密封结构二、进料管、平底封头、轻相出口管、上圆筒、轴承结构一、带轮、轴承结构二、轻相导液管、导叶、重相出口管等结构,该装置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或油、水、气三相分离,该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旋流器,特别涉及到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

技术介绍

[0002]水力旋流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油水分离技术,按照产生旋流的方式,可以将水力旋流器分为静态旋流器和动态旋流器两大类,静态水力旋流器由于结构简单,没有运动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行业对含油废水处理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但是静态水力旋流器由于在使用时受到自身因素的技术限制,必须在工艺上加以配套;同时在油田采出液的预分离方面,仅仅依靠静态水力旋流器无法达到深度水处理的要求。于是近几年来,人们又开始把目光转向动态水力旋流技术上来。与静态水力旋流器相比,动态水力旋流器具有入口压力低,压降损失小、操作弹性大的优点。但是,由于国际上对动态旋流器的研究起步较晚,和目前的工程要求相比,动态旋流器的只能用于两相分离流体分离,对于工业生产中要求的固、液、气和液、液、气三相分离处理则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相动态旋流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该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或油、水、气三相分离,该三相旋流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优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包括中相出口管、重相集液箱、中相导液管、锥段、直筒段、下圆筒、密封结构一、转筒、旋转栅、密封结构二、进料管、平底封头、轻相出口管、上圆筒、轴承结构一、带轮、轴承结构二、轻相导液管、导叶、重相出口管,上述导叶安装在上述轻相导液管的下端,并和上述轻相导液管一起安装到上述直筒段,上述直筒段的下部与上述锥段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锥段的下部与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下部,上述重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侧部开孔处,上述中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下部开孔处,上述中相出口管与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的下部与上述重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的上部与上述转筒的下部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与上述转筒的连接处同时安装了轴承结构二和上述密封结构一,上述带轮安装在上述转筒的中部,上述旋转栅安装在上述转筒的内部,上述转筒的上部与上述上圆筒的下部安装在一起,上述转筒与上述上圆筒的连接处同时安装了上述轴承结构一和上述密封结构二,上述进料管安装在上述上圆筒的侧面,上述上圆筒的上部安装上述平底封头,上述平底封头的上部开孔处的上面安装上述轻相出口管,上述平底封头的上部开孔处的下面安装上述轻相导液管,同时上述轻相出口管和上述轻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中相出口管、上述中相导液管、上述重相集液箱、上述锥段、上述直筒段、上述轻相导液管、上述轻相出口管、上述
上圆筒、上述下圆筒、上述转筒的圆心位置保持一致。
[0005]进一步,上述重相集液箱为圆形箱式结构,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上端为敞开式,下端设有圆形盖板,圆形盖板的中心设有圆形开孔,圆形开孔与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侧部设有开孔,开孔与上述重相出口管安装在一起。
[0006]进一步,上述下圆筒为圆筒形状的结构,上述下圆筒的上部为敞开式,与上述转筒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的下部设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的中部开有圆孔,圆孔与上述重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
[0007]进一步,上述锥段为两端贯通的圆台结构,上述锥段的上、下端均为圆形开孔,而且上端开孔的直径要大于下端开孔的直径,上述锥段的上端开孔与上述直筒段安装在一起,上述锥段的下端开孔与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锥段能够加快混合液的离心速度,使混合液中不同密度的物质加速分离。
[0008]进一步,上述上圆筒为两端贯通的筒形结构,在圆筒的侧面开有切向开孔,圆筒的切向开孔与上述进料管安装在一起,圆筒的下部与上述转筒安装在一起,并通过上述密封结构二进行密封,圆筒的上部与上述平底封头安装在一起。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外部驱动装置带动上述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上述转筒和上述旋转栅转动,混合液由上述进料管切向进入上述上圆筒,经过上述上圆筒的缓冲后向下运动,在上述旋转栅和上述转筒的带动下,混合液产生离心运动,混合液中的物质由于密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分离,分离后的混合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其中,重相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远离中心轴线,在混合液的外部运动,经过上述下圆筒进入到上述重相集液箱,最终由上述重相出口管流出装置,中相物质和轻相物质进入到上述下圆筒内部的上述直筒段,在上述导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离心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中相物质和轻相物质在上述直筒段产生分离,轻相物质在靠近中心轴线处运动,中相物质在远离中心轴线处运动,并在上述锥段的作用下,中相物质由上述中相导液管进入到上述中相出口管,最终流出装置,轻相物质向上运动,由上述轻相导液管进入到上述轻相出口管,最终流出装置,完成混合液内的重相、中相和轻相物料的分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或油、水、气三相分离,该三相旋流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的旋转栅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的旋转栅处剖视图;
[0015]1、中相出口管
ꢀꢀꢀꢀꢀꢀꢀꢀꢀꢀꢀꢀꢀꢀꢀ
2、重相集液箱
ꢀꢀꢀꢀꢀꢀꢀꢀꢀꢀꢀꢀꢀꢀꢀꢀ
3、中相导液管
[0016]4、锥段
ꢀꢀꢀꢀꢀꢀꢀꢀꢀꢀꢀꢀꢀꢀꢀꢀꢀꢀꢀꢀꢀ
5、直筒段
ꢀꢀꢀꢀꢀꢀꢀꢀꢀꢀꢀꢀꢀꢀꢀꢀꢀꢀꢀꢀ
6、下圆筒
[0017]7、密封结构一
ꢀꢀꢀꢀꢀꢀꢀꢀꢀꢀꢀꢀꢀꢀꢀ
8、转筒
ꢀꢀꢀꢀꢀꢀꢀꢀꢀꢀꢀꢀꢀꢀꢀꢀꢀꢀꢀꢀꢀꢀ
9、旋转栅
[0018]10、密封结构二
ꢀꢀꢀꢀꢀꢀꢀꢀꢀꢀꢀꢀꢀꢀ
11、进料管
ꢀꢀꢀꢀꢀꢀꢀꢀꢀꢀꢀꢀꢀꢀꢀꢀꢀꢀꢀ
12、平底封头
[0019]13、轻相出口管
ꢀꢀꢀꢀꢀꢀꢀꢀꢀꢀꢀꢀꢀꢀ
14、上圆筒
ꢀꢀꢀꢀꢀꢀꢀꢀꢀꢀꢀꢀꢀꢀꢀꢀꢀꢀꢀ
15、轴承结构一
[0020]16、带轮
ꢀꢀꢀꢀꢀꢀꢀꢀꢀꢀꢀꢀꢀꢀꢀꢀꢀꢀꢀꢀ
17、轴承结构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部双出口型三相动态旋流器,包括:中相出口管、重相集液箱、中相导液管、锥段、直筒段、下圆筒、密封结构一、转筒、旋转栅、密封结构二、进料管、平底封头、轻相出口管、上圆筒、轴承结构一、带轮、轴承结构二、轻相导液管、导叶、重相出口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叶安装在上述轻相导液管的下端,并和上述轻相导液管一起安装到上述直筒段,上述直筒段的下部与上述锥段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锥段的下部与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下部,上述重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侧部开孔处,上述中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下部开孔处,上述中相出口管与上述中相导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的下部与上述重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的上部与上述转筒的下部安装在一起,上述下圆筒与上述转筒的连接处同时安装了轴承结构二和上述密封结构一,上述带轮安装在上述转筒的中部,上述旋转栅安装在上述转筒的内部,上述转筒的上部与上述上圆筒的下部安装在一起,上述转筒与上述上圆筒的连接处同时安装了上述轴承结构一和上述密封结构二,上述进料管安装在上述上圆筒的侧面,上述上圆筒的上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远王立云王雨晴景上嘉闫建曾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