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以及风扇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66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风扇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以及风扇笔,笔杆结构包括笔杆组件;以及风扇组件,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笔杆组件上,用于吹风;所述笔杆组件包括笔套和顶杆;所述笔套的上端设置有敞口,所述顶杆的下端伸入所述敞口内并与笔套卡接,所述顶杆的伸入笔套内的部位设置有电池仓;所述顶杆的上端安装有所述风扇组件;所述笔套上端设置有:周向限位槽,其成型在所述笔套的上端的一侧,并且其上端开放;以及轴向卡接环槽,其成型在所述笔套的敞口内壁;所述顶杆的中部设置有:凸起部,其用于卡接在所述周向限位槽内,限制所述顶杆的转动;以及凸环,其用于卡接在所述轴向卡接环槽内,限制所述顶杆的上下移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以及风扇笔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笔
,特指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以及风扇笔。

技术介绍

[0002]笔是目前最常用的书写或绘画工具,常用的包括铅笔、钢笔、毛笔和中性笔,铅笔是一种用来书写以及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性笔的书写介质的粘度介于水性和油性之间,是一种圆珠笔,中性笔起源于日本,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颖的书写工具,中性笔兼具自来水笔和圆珠笔的优点,书写手感舒适,油墨粘度较低,并增加容易润滑的物质,因而比普通油性圆珠笔更加顺滑,是油性圆珠笔的升级换代产品。由于中性笔的优势,目前中性笔的使用量非常大,是学生群体和办公人员的首选。其中自身带有风扇的笔是人们天气炎热时的常用选择。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903048.8,公开日为2020年07月07日,技术名称为一种带有风扇装置的笔,其具有能在笔在使用时对人脸进行吹风,并且吹风机构可以调整角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所述风扇装置与笔芯装置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当需要更换风扇装置的电池时,需要拧动笔身才能分离呈风扇装置,更换电池,较为不便与费时。
[0004]且其电池仓只有底端开放,无法直观的观察到电池仓以及电池的状况,当电池仓或电池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观察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以及风扇笔,通过周向限位槽与凸起部卡接,以及轴向卡接环槽与凸环卡接,使风扇组件只需向上拨动即可脱离笔套,解决风扇组件分离较为费力与不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包括
[0008]笔杆组件;以及
[0009]风扇组件,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笔杆组件上,用于吹风;
[0010]所述笔杆组件包括笔套和顶杆;所述笔套的上端设置有敞口,所述顶杆的下端伸入所述敞口内并与笔套卡接,所述顶杆的伸入笔套内的部位设置有电池仓;所述顶杆的上端安装有所述风扇组件;
[0011]所述笔套上端设置有:
[0012]周向限位槽,其成型在所述笔套的上端的一侧,并且其上端开放;以及
[0013]轴向卡接环槽,其成型在所述笔套的敞口内壁;
[0014]所述顶杆的中部设置有:
[0015]凸起部,其用于卡接在所述周向限位槽内,限制所述顶杆的转动;以及
[0016]凸环,其用于卡接在所述轴向卡接环槽内,限制所述顶杆的上下移动。
[0017]优选地,所述顶杆包括;
[0018]左仓体与右仓体,两者的下端安装在一起形成电池仓,并且所述左仓体向下延伸,左仓体的长度长于右仓体的长度,从而使电池仓的一侧开放,电池仓开放的一侧用于电池的放入以及观察。
[0019]优选地,所述左仓体与右仓体两者的上端安装在一起形成转动腔;
[0020]所述风扇组件包括:
[0021]连接杆,其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腔内;以及
[0022]风扇,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腔的一端,用于吹风;
[0023]其中,所述连接杆用于调整所述风扇的角度。
[0024]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
[0025]转动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并且所述转动部的一侧开设有横向设置的转动孔;
[0026]所述转动腔上端开放,用于所述连接杆的进入与活动,并且所述转动腔包括:
[0027]转动轴,其横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腔的内侧,并且插入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轴与转动孔相配合用于限制连接杆的转动方向。
[0028]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还包括:
[0029]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并且内部中空,形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电机,从而通过电机连接风扇;
[0030]其中,所述安装腔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用于电机电线的穿行;
[0031]所述转动腔的下方成型有活动腔,活动腔用于所述转动部的活动以及电线的穿行;所述转动部的一侧与所述转动腔的内壁存在穿线区域,所述穿线区域位于转动部上与所述转动孔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穿线区域与所述活动腔相连通;
[0032]所述转动部内开设有斜孔,所述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穿线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穿线区域相连通。
[0033]优选地,所述转动部呈球形,所述转动腔也呈相应的球形。
[0034]优选地,所述转动部的一侧成型有竖向或斜向的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转动腔内壁之间的空隙即为所述穿线区域;
[0035]所述平面上成型有弧形挡块,所述转动腔的内壁成型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弧形凸块相贴合,并且所述弧形挡块位于所述斜孔的上方。
[0036]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左仓体的一侧,并且所述凸起部的外侧设置有笔夹;
[0037]所述左仓体内成型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关;所述笔夹的内侧设置有控制块,控制块穿过左仓体延伸至控制腔内,并且控制块可横向移动设置在左仓体上,与所述开关活动接触,用于关闭或开启开关。
[0038]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壳,用于保护安装部以及电机。
[0039]一种风扇笔,包括有上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其位于风扇笔的尾端,用于吹风;
[0040]所述笔套的前端设置有笔尖,所述笔尖用于穿设笔芯,实现书写。
[004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42]1、本技术通过卡接结构,使用者只需按住凸起部或者握住风扇组件,然后沿
着笔套轴线方向简单用力,即可实现顶杆与风扇组件在笔套上的拆装,从而更加省时省力,方便使用者对顶杆与风扇组件的拆装,同时也能方便使用者对电池的更换。
[0043]2、本技术的连接杆只能沿着竖向的扇形面区域转动,即只能绕着转动轴进行单一的前后转动。从而让使用者转动连接杆的范围受到限制,防止多个方向转动,造成连接杆内零部件电线受到挤压扭曲而损坏。
[0044]3、本技术由于连接杆只能单一的前后转动,无法沿着其他方向转动,从而当转动部转动时,该侧面始终与转动腔的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述穿线区域的大小基本保持不变,进而使该区域内的电线不会收到挤压或扭曲。并且该穿线区域与活动腔相互连通,从而方便电线的穿行。
[0045]4、本技术转动部与转动腔的形状优选为球形,从而当转动部在转动腔内转动时,转动部与转动腔始终保持贴合一定的范围,同时球形设计也能使转动部始终能遮挡住转动腔的下端,使转动腔下的零部件以及电线等不会暴露与外界,防止杂物,如灰尘、颗粒、水等进而风扇组件内,造成零部件的损坏。
[0046]5、本技术中球形的转动部的平面上成型有弧形挡块,转动腔的内壁成型有弧形凸块,弧形挡块的上表面与弧形凸块相贴合,并且弧形挡块位于所述斜孔的上方,从而通过该设计进一步密封转动腔,使杂物更不易进入穿线区域,进而更近一步保护风扇组件内的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包括笔杆组件(1001);以及风扇组件(2),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笔杆组件(1001)上,用于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组件(1001)包括笔套(1)和顶杆(200);所述笔套(1)的上端设置有敞口(11),所述顶杆(200)的下端伸入所述敞口(11)内并与笔套(1)卡接,所述顶杆(200)的伸入笔套(1)内的部位设置有电池仓(23);所述顶杆(200)的上端安装有所述风扇组件(2);所述笔套(1)上端设置有:周向限位槽(101),其成型在所述笔套(1)的上端的一侧,并且其上端开放;以及轴向卡接环槽(102),其成型在所述笔套(1)的敞口(11)内壁;所述顶杆(200)的中部设置有:凸起部(201),其用于卡接在所述周向限位槽(101)内,限制所述顶杆(200)的转动;以及凸环(202),其用于卡接在所述轴向卡接环槽(102)内,限制所述顶杆(200)的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0)包括;左仓体(21)与右仓体(22),两者的下端安装在一起形成所述电池仓(23),并且所述左仓体(21)向下延伸,左仓体(21)的长度长于右仓体(22)的长度,从而使电池仓(23)的一侧开放,电池仓(23)开放的一侧用于电池的放入以及观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仓体(21)与右仓体(22)两者的上端安装在一起形成转动腔(24);所述风扇组件(2)包括:连接杆(25),其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腔(24)内;以及风扇(28),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5)远离所述转动腔(24)的一端,用于吹风;其中,所述连接杆(25)用于调整所述风扇(28)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5)包括:转动部(251),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5)的下端,并且所述转动部(251)的一侧开设有横向设置的转动孔(252);所述转动腔(24)上端开放,用于所述连接杆(25)的进入与活动,并且所述转动腔(24)包括:转动轴(241),其横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腔(24)的内侧,并且插入所述转动孔(252)内,转动轴(241)与转动孔(252)相配合用于限制连接杆(25)的转动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笔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5)还包括:安装部(253),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并且内部中空,形成安装腔(2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麦和文具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