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64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质毒性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柜体,所述仪器柜体上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仪器柜体分隔成第一放置空间、第二放置空间和第三放置空间,第一放置空间内放置有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二放置空间内放置有水处理单元,第三放置空间内放置有养殖单元和监控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与养殖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单元、养殖单元和监控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便于保护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增大了养殖单元的内部空间且便于将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的取出。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的取出。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的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毒性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通过将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作为检测生物,并通过观察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的活动状态来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毒性。
[0003]但是,现有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将水处理单元、养殖单元、控制单元和处理单元设置在一个放置空间内,水处理单元和养殖单元的长期使用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水汽的存在对控制单元和处理单元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将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置于养殖单元中进行养殖时,养殖单元的内部空间有限且固定安装于仪器柜体上,在监测完成后需要将养殖单元拆卸开才能将养殖的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取出,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便于保护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增大了养殖单元的内部空间且便于将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的取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柜体,所述仪器柜体上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仪器柜体分隔成第一放置空间、第二放置空间和第三放置空间,第一放置空间内放置有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二放置空间内放置有水处理单元,第三放置空间内放置有养殖单元和监控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与养殖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单元、养殖单元和监控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养殖单元、监控单元、水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和水处理单元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过滤器,过滤器上连接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仪器柜体的外侧,过滤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加热水箱连接,加热水箱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制冷水箱,制冷水箱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养殖单元,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止流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止流阀,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止流阀,过滤器、加热水箱、制冷水箱、第一止流阀、第二止流阀和第三止流阀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过滤器、加热水箱、制冷水箱、第一止流阀、第二止流阀和第三止流阀均与供电单元连接,过滤器、加热水箱和制冷水箱均置于第一分隔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蠕动泵,蠕动泵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蠕动泵置于第一分隔板上,蠕动泵与供电单元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水箱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敷设有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的内侧敷设有第一传导层,第一传导层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第一连接管穿过第一壳体、第一保温层和第一传导层与加热腔连通,第二连接管穿过第一壳体、第一保温层和
第一传导层与加热腔连通,加热电阻丝嵌设于第一传导层内,加热电阻丝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加热电阻丝与供电单元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通气管,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均穿过第一壳体、第一保温层和第一传导层置于加热腔内,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穿过第一壳体、第一保温层和第一传导层置于加热腔内,加热腔内设置有不锈钢丝网,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与不锈钢丝网驱动连接,通气管穿过第一壳体、第一保温层和第一传导层与加热腔连通,通气管上设置有止气阀,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止气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止气阀均与供电单元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水箱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敷设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的内侧敷设有第二传导层,第二传导层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第二连接管穿过第二壳体、第二保温层和第二传导层与制冷腔连通,第三连接管穿过第二壳体、第二保温层和第二传导层与制冷腔连通,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嵌设于第二传导层,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穿过第二保温层与第二壳体接触,第二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半导体制冷器与控制单元连接,半导体制冷器与供电单元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均穿过第二壳体、第二保温层和第二传导层置于制冷腔内,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供电单元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单元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外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第三连接管连通,外箱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止流阀和抽水泵,外箱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支撑块,内箱体的边缘置于支撑块上,内箱体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外箱体上扣设有箱盖,箱盖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氧气泵,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的探头穿过箱盖延伸至内箱体的底部,氧气泵的出气管穿过箱盖延伸至内箱体的底部,抽水泵、第四止流阀、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氧气泵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抽水泵、第四止流阀、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氧气泵均与供电单元电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第二分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第一套杆套设置第二滑动杆上,第一套杆和第二滑动杆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栓,监控摄像机与控制单元连接,监控摄像机与供电单元。
[0015]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控箱,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所述处理单元为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上连接有显示单元和按键单元,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屏,按键单元为控制面板。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仪器柜体分隔成第一放置空间、第二放置空间和第三放置空间,并将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置于第一放置空间内,将水处理单元置于第二放置空间内,将养殖单元置于第三放置空间内,使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与水处理单元和养殖单元分开,便于保护供
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同时,将养殖单元置于第三放置空间内增大了养殖单元的内部空间且通过打开养殖单元便于将鱼、蚤或其它水生生物的取出。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加热水箱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制冷水箱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养殖单元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仪器柜体;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柜体(1)上设置有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将仪器柜体(1)分隔成第一放置空间、第二放置空间(5)和第三放置空间(6),第一放置空间内放置有供电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二放置空间(5)内放置有水处理单元,第三放置空间(6)内放置有养殖单元、和监控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与养殖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单元、养殖单元和监控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养殖单元、监控单元、水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和水处理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过滤器(52),过滤器(52)上连接进水管(51),进水管(51)延伸至仪器柜体(1)的外侧,过滤器(52)通过第一连接管(53)与加热水箱(55)连接,加热水箱(55)通过第二连接管(56)连接制冷水箱(57),制冷水箱(57)通过第三连接管(58)连接养殖单元,第一连接管(53)上设置有第一止流阀(531),所述第二连接管(56)上设置有第二止流阀(561),所述第三连接管(58)上设置有第三止流阀(581),过滤器(52)、加热水箱(55)、制冷水箱(57)、第一止流阀(531)、第二止流阀(561)和第三止流阀(581)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过滤器(52)、加热水箱(55)、制冷水箱(57)、第一止流阀(531)、第二止流阀(561)和第三止流阀(581)均与供电单元连接,过滤器(52)、加热水箱(55)和制冷水箱(57)均置于第一分隔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3)上设置有蠕动泵(54),蠕动泵(54)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蠕动泵(54)置于第一分隔板(2)上,蠕动泵(54)与供电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55)包括第一壳体(551),第一壳体(551)内设置有敷设有第一保温层(552),第一保温层(552)的内侧敷设有第一传导层(553),第一传导层(553)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554),第一连接管(53)穿过第一壳体(551)、第一保温层(552)和第一传导层(553)与加热腔(554)连通,第二连接管(56)穿过第一壳体(551)、第一保温层(552)和第一传导层(553)与加热腔(554)连通,加热电阻丝(559)嵌设于第一传导层(553)内,加热电阻丝(559)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加热电阻丝(559)与供电单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质毒性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5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55)、第一温度传感器(556)、第一电动伸缩杆(557)和通气管(5511),第一液位传感器(555)和第一温度传感器(556)的探头均穿过第一壳体(551)、第一保温层(552)和第一传导层(553)置于加热腔(554)内,第一电动伸缩杆(557)的驱动端穿过第一壳体(551)、第一保温层(552)和第一传导层(553)置于加热腔(554)内,加热腔(554)内设置有不锈钢丝网(558),第一电动伸缩杆(557)的驱动端与不锈钢丝网(558)驱动连接,通气管(5511)穿过第一壳体(551)、第一保温层(552)和第一传导层(553)与加热腔(554)连通,通气管(5511)上设置有止气阀(5512),第一液位传感器(555)、第一温度传感器(556)、第一电动伸缩杆(557)和止气阀(5512)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第一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全徐欢欢邝海燕邓弘勇黄凯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骏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