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寒晶专利>正文

三通循环管件、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和生活用水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5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通循环管件,包括主管和侧管,主管两端分别设置与外部管路连接的主管接口,主管沿流体流动方向由一端往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侧部、渐缩部、喉部、渐扩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管径相同,喉部的管径小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管径,渐缩部一端与第一侧部相接,另一端与喉部相接,渐缩部的管径由第一侧部往喉部逐渐减小,渐扩部一端与喉部相接,另一端与第二侧部相接,渐扩部的管径由喉部往第二侧部逐渐增大;侧管一端与喉部相接,侧管另一端设置与外部管道连接的侧管接口;主管在流体流入端的第一侧部内部可拆卸连接一动态压差阀。该三通循环管件防止水停滞并且减少了系统阻力。并且减少了系统阻力。并且减少了系统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通循环管件、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和生活用水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采暖系统、生活热水和自来水系统中用的三通管件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采暖管道、生活热水管道和自来水管道的主管上,用于在侧管上建立循环的三通循环管件以及包含该三通循环管件的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和生活用水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采暖系统,尤其是散热系统广泛应用于北方住宅、公共建筑中,近年来南方也逐渐开始采用,尤其是以燃气壁挂炉为热源的户式独立采暖系统,在南方得到快速普及。
[0003]常见的散热系统有两种:带有跨越管的单管串联系统和双管并联系统。
[0004]带有跨越管的单管串联系统:其多见于老式北方集中供热系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流量进入连接散热器的侧枝管路,需要对跨越管进行缩径,或者在跨越管上增加阻力元件,由于其阻力加大,需要更高的水泵扬程推动,因此不适用于南方以燃气壁挂炉为热源的户式独立采暖系统。
[0005]双管并联系统:是目前南方户式独立采暖系统的主要散热系统形式。由于南方居民习惯在家中或者房间无人时关闭散热器以节约燃气费用,当全部或部分散热器关闭时,燃气壁挂炉由于流量不足导致频繁启停及过热,造成舒适度下降及能耗上升。双管并联散热器系统在南方的居民已经装修好的既有住宅中,通过安装明管的形式加装散热器系统,双管并联系统需要在梁、墙等处打孔安装,打孔直径需要60

100mm,打孔过程中由于孔径过大,经常发生切断钢筋的现象;同时由于敷设两根管路,工作量较大,往往一天无法完成,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同时两根管道不便于管道隐藏,破坏居民既有装修及美观度。
[0006]另外,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军团菌常存在于冷水、热水系统、水景、喷泉、空调风道和凝水盘等,环境中检出率超过50%军团菌在20度以下处于休眠状态,不会繁殖。在20

45度处于活跃繁殖状态,45

50度区间内无法繁殖,当温度超过50度后,会逐渐被高温杀灭。对于中央热水系统及自来水系统,如系统因设计、使用不当、长时间无人使用或者用水量不足时,会导致生活热水换热水箱及冷、热水管路系统中的水产生停滞,最终导致其温度处于适宜军团菌繁殖的温度,导致军团菌滋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循环管件、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和生活用水管路结构,该三通循环管件通过设置喉部在主管内建立负压,吸引侧管的水流动进行循环,防止水停滞减少系统阻力。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三通循环管件,包括主管和侧管,主管两端分别设置与外部管路连接的主管接口,主管沿流体流动方向由一端往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侧部、渐缩部、喉部、渐扩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管径相同,喉部的管径小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管径,渐缩部一端与第一侧部相接,另一端与喉部相接,渐缩部的管径由第一侧部往喉部逐渐减小,
渐扩部一端与喉部相接,另一端与第二侧部相接,渐扩部的管径由喉部往第二侧部逐渐增大;侧管一端与喉部相接,侧管另一端设置与外部管道连接的侧管接口;主管在流体流入端的第一侧部内部可拆卸连接一动态压差阀。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侧管靠近喉部的一段向主管的流体流入端倾斜设置,侧管另一段的管路轴线垂直于主管的管路轴线。
[0011]一种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适用于带有跨越管的单管串联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供暖管道连接,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供暖管道连接且通过上述的三通循环管件连通;三通循环管件的主管两端的主管接口分别与供暖管道连接,三通循环管件的侧管的侧管接口与出水管连接。
[0012]一种生活用水管路结构,适用于生活热水系统和自来水系统,包括供水的主水管和连通末端生活用水设备出水的连通管,连通管与主水管连接且通过上述的三通循环管件连通;三通循环管件的主管两端的主管接口分别与主水管连接,三通循环管件的侧管的侧管接口与连通管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的三通循环管件应用在带有跨越管的单管串联采暖系统中时,降低了系统阻力,使其可适用于南方以燃气壁挂炉为热源的户式独立采暖系统。在减少管道数量、降低造价的同时,减小打孔直径,减少危害房屋结构安全的风险,并加快施工速度,便于管道隐藏。更加适合南方使用习惯,关闭部分散热器,不影响燃气壁挂炉流量,防止壁挂炉因流量不足频繁启停及过热保护。
[0015]另外,本技术中的三通循环管件对于生活热水系统,通过将整个热水系统进行循环加热,可将主水管及连通管中所有水保持流动和循环,防止其由于局部停滞,导致降温到军团菌活跃的温度区间。对于自来水系统,当用水点下游有其他用水用水时,主水管有水流通过,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循环管件同样吸引连通管水流流动,避免较冷的自来水因停滞而升温至军团菌活跃的温度区间,同时可定期在系统末端进行冲洗放水,使整个自来水管道保持流动,被新鲜清洁的自来水进行冲洗,有效防止军团菌滋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一的三通循环管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二的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三的生活用水管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见图1,一种三通循环管件10,包括主管1和侧管2,所述主管1两端分别设置与外部管路连接的主管接口11,所述主管1沿流体流动方向由一端往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侧部12、渐缩部13、喉部14、渐扩部15和第二侧部16。所述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6的管径相同,所述喉部14的管径小于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6的管径。所述渐缩部13一端与第一侧部12相接,另一端与喉部14相接,所述渐缩部13的管径由第一侧部12往喉部14侧逐渐减小;所述
渐扩部15一端与喉部14相接,另一端与第二侧部16相接,所述渐扩部15的管径由喉部14往第二侧部16侧逐渐增大。
[0022]所述主管1在流体流入端的第一侧部12内部可拆卸连接一动态压差阀3。所述动态压差阀3外部具有O型橡胶密封圈,通过O型橡胶密封圈的弹性,卡设在主管1的流体流入端内部。
[0023]所述侧管2一端与喉部14相接并连通,所述侧管2靠近喉部14的一段向主管1的流体流入端倾斜设置,所述侧管2另一段的管路轴线垂直于主管1的管路轴线。所述侧管2另一端设置与外部管道连接的侧管接口21。
[0024]实施例二、
[0025]参见图2,一种散热器连接管路结构,适用于带有跨越管的单管串联采暖系统,所述散热器100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1与供暖管道102连接,所述散热器100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03与供暖管道102连接且通过实施例一中的三通循环管件10连通。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循环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和侧管(2),主管(1)两端分别设置与外部管路连接的主管接口(11),主管(1)沿流体流动方向由一端往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侧部(12)、渐缩部(13)、喉部(14)、渐扩部(15)和第二侧部(16);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6)的管径相同,喉部(14)的管径小于第一侧部(12)和第二侧部(16)的管径,渐缩部(13)一端与第一侧部(12)相接,另一端与喉部(14)相接,渐缩部(13)的管径由第一侧部(12)往喉部(14)逐渐减小,渐扩部(15)一端与喉部(14)相接,另一端与第二侧部(16)相接,渐扩部(15)的管径由喉部(14)往第二侧部(16)逐渐增大;侧管(2)一端与喉部(14)相接,侧管(2)另一端设置与外部管道连接的侧管接口(21);主管(1)在流体流入端的第一侧部(12)内部可拆卸连接一动态压差阀(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循环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2)靠近喉部(14)的一段向主管(1)的流体流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寒晶
申请(专利权)人:张寒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