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饮机及其蒸汽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48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6
一种净饮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加热器和排水器;还包括连通所述水箱、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排水器的蒸汽导流装置,所述蒸汽导流装置将所述加热器产生蒸汽导向所述排水器排出,并将所产生的冷凝水回流至所述水箱。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该净饮机的蒸汽导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饮机及其蒸汽导流装置能在减少蒸汽排放量的同时,保证蒸汽的顺利排出,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饮机及其蒸汽导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饮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净饮机及其蒸汽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净饮机的使用日益普遍。净饮机集净水与温控功能于一体。请参阅图1,现有的净饮机其结构一般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水箱1、加热泵2、加热体3以及出水口4。所述加热泵2将所述水箱1内的饮用水抽取到所述加热体3以加热到所需温度,然后热水从所述出水口4排出。
[0003]为便于用户取水,所述出水口4一般设置在靠近净饮机顶部的一侧。相应地,所述加热体3也设置在靠近净饮机顶部的一侧。而所述加热体3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水蒸气,若大量水蒸气在净饮机内发生积聚的话,将对其他零部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必须将水蒸气排出机体外。由于水蒸气呈上升状态,为便于其排出,一般在净饮机顶部设置通孔,所述加热体3产生的水蒸气从所述通孔排出。然而从净饮机顶部排出的水蒸气遇冷后容易出现冷凝现象,造成净饮机顶部积水,而且还会灼伤用户。此外净饮机顶部也容易被其他物体所覆盖,造成水蒸气无法顺利排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饮机,对其所产生蒸汽进行导流,减少净饮机顶部积水,提高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净饮机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净饮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加热器和排水器;还包括连通所述水箱、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排水器的蒸汽导流装置,所述蒸汽导流装置将所述加热器产生蒸汽导向所述排水器排出,并将所产生的冷凝水回流至所述水箱。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净饮机通过蒸汽导流装置将部分蒸汽转换为冷凝水,并将剩余的蒸汽导向排水器,在减少蒸汽排放量的同时,保证蒸汽的顺利排出,防止蒸汽从机身排放,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8]进一步,所述蒸汽导流装置包括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三通阀;所述第一接管连接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三通阀之间;所述第二接管连接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水箱之间;所述第三接管连接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排水器之间;所述第三接管的出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其入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倾斜的第三接管一方面使得蒸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所产生的冷凝水能沿管体回流,另一方面能对蒸汽导流。
[0009]进一步,所述蒸汽导流装置还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排水器出口外,且开口与所述排水器出口同向;所述第三接管连通所述套管与所述三通阀。套管将蒸汽导向排水器出口,并实现水与蒸汽分离排出。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三接管连接所述排水器一端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三接管连接所述三通阀一端到水平台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接管连接所述三通阀一端到水平台面
的距离、所述第二接管连接所述水箱一端到水平台面的距离依次递减。在重力的作用下,冷凝水随之回流到水箱内。
[0011]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第一感温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水器出口的第二感温器。第一感温器和第二感温器通过检测水温以判定加热器是否正常工作,以防止冷凝水的回流对加热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0012]进一步,还包括双向阀门和平衡水箱;所述双向阀门连接在所述水箱与所述平衡水箱之间;储存在所述平衡水箱内的水流入所述加热器内加热,所述第一感温器设置在所述平衡水箱内。平衡水箱用于存储冷凝水,并与第一感温器配合防止干烧和冷凝水回流对加热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0013]进一步,所述套管的轴向垂直于水平台面,蒸汽沿重力方向排出。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蒸汽导流装置以供上述净饮机使用,其技术方案如下:
[0015]一种蒸汽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三通阀;所述第一接管用于连接所述三通阀与加热器;所述第二接管用于连接所述三通阀与水箱;所述第三接管用于连接所述三通阀与排水器;使用时,所述第三接管的出口相对于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其入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倾斜的第三接管一方面使得蒸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所产生的冷凝水能沿管体回流,另一方面能对蒸汽导流,减少蒸汽对外排放的同时,将蒸汽导向不会造成使用者灼伤的位置,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17]进一步,使用时,所述第三接管的出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三接管的入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接管的出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和所述第二接管的入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以便于冷凝水的回流。
[0018]进一步,还包括套管;所述第三接管与所述套管连通,实现蒸汽与水流的分流。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净饮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净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净饮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沿图3中线A

A剖视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结合参阅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的净饮机包括壳体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一侧的水箱20、双向阀门30、平衡水箱40、泵体50、加热器60、排水器70以及蒸汽导流装置80。所述水箱20具有过滤功能。所述双向阀门30为现有技术中的双向密封阀,具有可分体结构且连接一起时连通所述水箱20与所述平衡水箱40;将所述水箱20取出后,所述双向阀门30相互分离且分别密封所述水箱20的出口与所述平衡水箱40的入口以防止水流出。所述泵体50将所述平衡水箱40内的水抽出并供向所述加热器60内加热。所述排水器70抽取所述加热器60内的热水以提供给用户饮用。所述蒸汽导流装置80连接在所述平衡水箱40、所述加热器60和所述排水器70之间以对所述加热器60所产生的蒸汽进行导流。
[0025]其中,所述平衡水箱40、所述加热器60以及所述排水器70均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加热器60靠近所述壳体10的顶部并设有蒸汽排出口61。所述平衡水箱40靠近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排水器70的排水管71出口位于所述壳体10外侧且轴向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平衡水箱40的容量小于所述水箱20容量,并防止因所述水箱20缺水而出现所述加热器60的干烧。
[0026]请参阅图4,所述蒸汽导流装置80包括第一接管81、第二接管82、第三接管83以及三通阀84。所述第一接管81一端连接所述蒸汽排出口61,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84。所述第二接管82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84,另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水箱40。所述第三接管83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口831与第二端口832。所述第一端口831连接所述排水器70,所述第,二端口832连接所述三通阀84。净饮机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其底部位于靠近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端口831到台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口832到台面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三接管83相对于台面向所述三通阀84倾斜。进一步,所述第二接管82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饮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加热器和排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水箱、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排水器的蒸汽导流装置,所述蒸汽导流装置将所述加热器产生蒸汽导向所述排水器排出,并将所产生的冷凝水回流至所述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装置包括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三通阀;所述第一接管连接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三通阀之间;所述第二接管连接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水箱之间;所述第三接管连接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排水器之间;所述第三接管的出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其入口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装置还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排水器出口外,且开口与所述排水器出口同向;所述第三接管连通所述套管与所述三通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管连接所述排水器一端到水平台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三接管连接所述三通阀一端到水平台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接管连接所述三通阀一端到水平台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接管连接所述水箱一端到水平台面的距离依次递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国进邓文锋徐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护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