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331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该多层热处理工装主要由多个热处理工装单元竖向叠加而成,每一热处理工装单元包括呈筐形的工装本体和活动网片;工装本体包括承重底筋、挡壁和挡块,挡壁上设有装配部,挡块和承重底筋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下层工装本体的装配部的限位安装空间;活动网片平铺于承重底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强度设计充足,提高热处理工装的结构强度;活动网片拆装灵活,提高产品的热处理质量;多层热处理工装竖向叠加稳定可靠,提高待热处理产品的装炉量。炉量。炉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上很多金属零件,如轴套类产品,都需要进行热处理,以使产品获得想要的组织和性能。热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热处理工装,因长期经受频繁往复的高温加热及冷却处理且工装内装载大量金属零件,需要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载重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同时工装的网格状镂空结构布设要考虑热处理淬火过程中的淬火油的流通需要。目前很多热处理工装基于强度需要,其网格排列较为紧密,造成产品热处理时的通透性较差,影响产品的热处理质量;有些热处理工装,强度较差,易损耗、寿命短,造成工装使用成本较高;有些热处理工装,强度不足,在多层工装叠加使用时可叠加的层数较少,造成产品的装炉量较少,热处理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大批量热处理的需求。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特别提出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用以解决现有热处理工装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用于提高热处理工装的结构强度、提高待热处理产品的装炉量、提高产品的热处理质量。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主要由多个热处理工装单元竖向叠加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热处理工装单元包括:
[0006]呈筐形的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包括作为所述工装本体底面的承重底筋和作为所述工装本体侧壁的挡壁;所述承重底筋主要由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交错而成,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凸出搭接于所述挡壁底面上;所述挡壁顶面对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以及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均设有装配部;所述挡壁外侧面对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以及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均设有凸出所述挡壁底面的挡块,每一所述挡块与其对应的所述横向加强筋或所述纵向加强筋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该工装本体下层相邻工装本体的装配部的限位安装空间;
[0007]活动网片,所述活动网片平铺于所述承重底筋上。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宽度均为5~7mm,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为非十字形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工装本体角部的所述承重底筋与所述挡壁之间为框形连接。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底筋上设有多个伸缩缝。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安装空间的高度为3~8mm,且所述装配部的高度与所述限位安装空间的高度一致。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热处理工装单元还包括两个定位支撑结构,
每一所述定位支撑结构包括:
[0013]支撑柱,凸出设置于所述承重底筋的顶面上;
[0014]支撑柱限位孔,凹陷设置于所述承重底筋的底面上且与所述支撑柱相对应。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壁上均匀密布多个用于对待热处理的产品进行蓄热保护的通孔。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本体采用耐热钢一体成型,所述活动网片采用304不锈钢丝或316不锈钢丝中的一种编织成型。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网片的丝线直径为2~3mm,所述活动网片的网孔尺寸为10mmx10m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提供的多层热处理工装,承重底筋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加强筋的交错设计,提高热处理工装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降低应力集中,延长工装的使用寿命;活动网片灵活拆装,确保热处理气氛循环和淬火油循环所需的通透性,进而提高热处理的质量;工装本体的限位安装空间的结构设置,使多个热处理工装单元在竖向叠加时可实现彼此间的可靠限位,避免多个热处理工装单元相互错位甚至歪斜倾倒的风险,实现热处理工装单元的叠加层数的增加,进而提高待热处理产品的装炉量;
[0020](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处理工装单元的定位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多个热处理工装单元在竖向叠加时定位更加方便、支撑更加稳定可靠;
[002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工装本体的挡壁上密布通孔,在热处理后的淬火延迟阶段对产品进行蓄热保护,减少产品淬火前的降温程度,进而确保热处理的效果;
[002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底筋上设有多个伸缩缝,用于消除工装本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应力释放。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多层热处理工装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工装本体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工装本体的主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工装本体的右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工装本体的仰视图;
[0029]图6为图5的A

A剖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的活动网片的局部结构图。
[0031]以上各图中:
[0032]1:热处理工装单元10:工装本体10

:下层工装本体
[0033]20:活动网片21:丝线22:网孔
[0034]30:承重底筋31、35、36:横向加强筋
[0035]32、33、37:纵向加强筋34:环筋38:斜筋39:伸缩缝
[0036]F301:承重底筋限位面40:挡壁41:装配部
[0037]42:通孔F401:挡壁顶面F402:挡壁底面
[0038]41

:下层工装本体装配部F41

:下层工装本体装配部顶面
[0039]50:挡块F50:挡块限位面60:支撑柱
[0040]60

:下层工装本体支撑柱F60

:下层工装本体支撑柱顶面
[0041]70:支撑柱限位孔F70:支撑柱限位孔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热处理工装,主要由多个热处理工装单元竖向叠加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热处理工装单元包括:呈筐形的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包括作为所述工装本体底面的承重底筋和作为所述工装本体侧壁的挡壁;所述承重底筋主要由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交错而成,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凸出搭接于所述挡壁底面上;所述挡壁顶面对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以及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均设有装配部;所述挡壁外侧面对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以及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的搭接处均设有凸出所述挡壁底面的挡块,每一所述挡块与其对应的所述横向加强筋或所述纵向加强筋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该工装本体下层相邻工装本体的装配部的限位安装空间;活动网片,所述活动网片平铺于所述承重底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宽度均为5~7mm,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为非十字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工装本体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坡李治宾郭全海高中楠王浩存张希平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