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3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头戴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针对现有智能安全帽添加智能模块后体积大、重量大、操作复杂、抗冲击能力不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全帽本体、气囊组件、帽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微型气囊、气体发生装置、打击传感器、撞击传感器和控制处理器,所述打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的顶部,所述撞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打击传感器和撞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安全帽内加入一套微型气囊,通过设置泄压阀避免将佩戴者挤压受伤,增加安全帽的抗冲击力,并设置智能一键救援服务,以便于进行及时救援。以便于进行及时救援。以便于进行及时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头戴安全设备
,尤其涉及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不断突破,依托物联网技术,智慧工厂与智慧工地发展逐渐成熟。智慧工地是基于现代智慧理念,运用工业物联网前沿技术将工地防护设备与装置进行万物互联、平台融合和智慧驱动的基础。由此,智慧工地为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和装置实现智能化创造了条件。而在施工作业中,安全帽是施工人员必带的安全装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智能化将是工人作业更安全有力的保障。中国专利CN112189937A公开了一种带安全气囊的头盔,包括外壳、内衬,在所述内衬与颈部接触面上设有气囊,能对用户的头部和颈部均起到保护作用,实现了缓冲的全面覆盖,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适合于摩托车等机动车的行车使用,但是该头盔设计不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并且其安全气囊打开以后,过度占用头盔内部空间易造成对头部的积压伤害。
[0003]通过对现有智能安全帽造型、材质、色彩、功能及交互方式的调研与分析,结分析其产品问题,并针对现有产品问题进行用户需求分析,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0004]1、添加智能模块后体积大,重量大;
[0005]2、操作复杂;
[0006]3、过度智能化带来的资源过剩问题,成本过高;
[0007]4、功能控制键盲区,易操作失误;
[0008]5、安全帽抗冲击能力不足。
[0009]针对上述缺点,我们提出了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智能安全帽添加智能模块后体积大、重量大、操作复杂、抗冲击能力不足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2]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气囊组件、帽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微型气囊、气体发生装置、打击传感器、撞击传感器和控制处理器,所述打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的顶部,所述撞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打击传感器和撞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囊进气端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端相互连接,且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和所述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安全帽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喇叭、麦克风和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喇叭电性连接,且安全帽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帽箍组件包括第一箍带、第二箍带和连接套,所述第一箍带和第二箍带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安全帽本体的底部,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第一箍带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箍带适配的插接槽,插接槽的顶部内壁上
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簧,多个压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的顶部内壁上,且横板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卡销,所述第二箍带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呈等间距均匀排布,且卡销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
[0013]优选的,所述安全帽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连接有通讯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能源模块、应急反应模块和信息输出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上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后台、定位模块、Zigbee板,所述打击传感器、撞击传感器、气体发生装置、麦克风、喇叭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上固定连接有盔箍开关,所述Zigbee板上固定连接有一键救援模块。
[0015]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杆,压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套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按钮。
[0016]优选的,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设置在安全帽本体内,且泄压阀固定连接在在微型气囊上。
[0017]优选的,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护目镜,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后延挡条。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通过在安全帽内加入一套微型气囊,增加安全帽的抗冲击力。当安全帽顶部打击感应器检测到有物体打击并达到设定的临界值时,控制模块发出引爆指令,气体发生器起爆释放气体,气袋重启后冲破cover而形成一个袋体气囊,将物体打击带来的冲击力极大地抵消掉,从提升安全帽的抗物理打击能力,保障佩戴者的安全;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通过在微型气囊上设置泄压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佩戴者挤压受伤;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通过卡销与卡槽的卡接对安全帽上的帽箍进行连接固定,以保证安全帽的佩戴稳定性,并通过按压按钮快速解除对于帽箍的固定,提升使用便利性;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通过在安全帽内设置智能一键救援服务,当应急反应模块启动后,安全帽内置的通行系统会自动联系后台,自动报警,发出间断的高分贝警报声,吸引周边人的注意,及时救援。同时语音通话功能启动,后台管理者首先会询问佩戴者情况,是否遭遇物体打击,能否说话,并尝试与佩戴者聊天,防止陷入深度昏迷,后台根据位置信息派出人员或者联系周边人员开展救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帽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的框架结构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安全帽本体;2、气囊组件;21、微型气囊;22、打击传感器;23、撞击传感器;24、泄压阀;3、帽箍组件;31、第一箍带;32、第二箍带;33、连接套;34、按钮;35、插接槽;36、
压簧;37、横板;38、卡销;39、卡槽;4、喇叭;5、麦克风;6、警示灯;7、充电接口;8、后延挡条;9、护目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参照图1

6,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气囊组件2、帽箍组件3,气囊组件2包括微型气囊21、气体发生装置、打击传感器22、撞击传感器23和控制处理器,打击传感器22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撞击传感器23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内壁上,打击传感器22和撞击传感器23与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微型气囊21进气端和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端相互连接,且气体发生装置和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喇叭4、麦克风5和警示灯6,警示灯6与喇叭4电性连接,且安全帽本体1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智能建筑施工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气囊组件(2)、帽箍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2)包括微型气囊(21)、气体发生装置、打击传感器(22)、撞击传感器(23)和控制处理器,所述打击传感器(22)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所述撞击传感器(23)固定安装在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打击传感器(22)和撞击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囊(21)进气端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端相互连接,且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和所述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安全帽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喇叭(4)、麦克风(5)和警示灯(6),所述警示灯(6)与喇叭(4)电性连接,且安全帽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7),所述帽箍组件(3)包括第一箍带(31)、第二箍带(32)和连接套(33),所述第一箍带(31)和第二箍带(3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安全帽本体(1)的底部,所述连接套(33)固定连接在第一箍带(31)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套(3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箍带(32)适配的插接槽(35),插接槽(3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横板(37),横板(3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簧(36),多个压簧(3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的顶部内壁上,且横板(37)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卡销(3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佩剑娄胜阳范鹏震葛素伶崔永祥鲁鑫李杭许金融孙世梅王雅楠王艺柔李靓徐雅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