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设施用Ni-Sn-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29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镀液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海洋设施用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镀液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及其应用,属于表面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化学镀Ni

P作为新型材料发展速度极快,由于其具有厚度均匀、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然而,镀镍层在潮湿大气或含硫环境中,容易受到氧化变暗,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还降低膜层的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Ni

P单金属镀层已很难适应特定领域的服役环境。已有研究表明,在Ni

P镀层中加入少量Sn后,将提升合金镀层形成非晶能力,显著减小镀层的孔隙率,表现出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大大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达到优良的防腐效果。
[0003]此外,关于镍系Ni

Sn

P三元镀层的研究表明,Ni

Sn

P三元镀层在化工、机械、电子、航天、能源等工业领域的应用中均展现了比Ni

P二元镀层更为优异的特性。
[0004]但是目前所有Ni

Sn

P三元镀中使用的还原剂仍是以次亚磷酸盐为主,如专利公告号为:CN 104561960B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镍锡磷化学镀液,镀液各组份及含量如下:每升镀液含六水合二氯化镍20~45g,次亚磷酸钠15~25g,甲烷磺酸锡微胶囊(Sn(CH3SO3)2@SiO2),醋酸钠5~35g,醋酸6~35ml,络合剂3~10g,稳定剂4~15g,表面活性剂2~6g,余量为水。溶液的pH为4.0~5.0。以次亚磷酸盐为主的镀液,施镀完成后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等较难处理的物质,对废液的处理至今仍然是困绕化学镀发展的难题,而且存在镀液的稳定性差,操作条件苛刻,镀层含Sn、P量不高,镀速较慢等缺点。
[0005]以氯化镍为镍盐,在对某些容易被腐蚀的工件,如铝及铝合金和铁合金件化学镀时,因为氯离子的活性太高,会对工件形成腐蚀,对于施镀对象为用于海洋设施的合金钢或碳合金钢,因此不能使用氯化镍为镍盐;此外,以甲烷磺酸锡微胶囊(Sn(CH3SO3)2@SiO2)为锡盐进行化学镀处理,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型海洋设施表面处理。
[0006]因此,需要一种新的Ni

Sn

P三元无针孔绿色镀层镀液以满足海洋设施耐蚀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该镀液针对海洋设施的合金钢或碳合金钢进行施镀。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应用于碳素钢基材表面实施化学镀的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该镀液含有:
[0011]镍盐:7~9g/L,
[0012]锡盐:四氯化锡1g/L,
[0013]还原剂:18~22g/L,
[0014]络合剂:5~10g/L,
[0015]稳定剂:0.5~2.0mg/L,
[0016]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3g/L,
[0017]溶剂为水;
[0018]pH值用缓冲剂调节至4.5~5.5。
[0019]该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施镀速率高效,镀层表面平整且光滑,表现出优异的耐中性盐雾能力,满足防腐性能要求,在海洋防腐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0]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以次亚磷酸盐为主,而是以四氯化锡为锡盐,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镍盐硫酸镍、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缓冲剂乙酸钠、络合剂柠檬酸钠、稳定剂硫代硫酸钠的用量,在90℃,pH=4.5~5.5的条件下用正交法制备Ni

Sn

P三元镀层,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条件。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三元镀层表面致密无针孔。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三元镀层展现了优异的耐中性盐雾性能,可拓展其在海洋防腐领域的应用。
[0021]作为优选,该镀液含有:硫酸镍8g/L、四氯化锡1g/L、次亚磷酸钠22g/L、柠檬酸钠10g/L、乙酸钠6g/L、硫代硫酸钠1mg/L、十二烷基硫酸钠0.3g/L。
[0022]作为优选,镍盐选自硫酸镍、醋酸镍或次磷酸镍。
[0023]作为优选,还原剂选自次亚磷酸盐(NaH2PO2)、硼氢化物(NaBH4)、氨硼烷((CH3)2HNBH3)、吡啶硼烷(C5H8BN)、联氨(N2H4)甲醛(HCHO)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作为优选,络合剂选自乳酸、柠檬酸钠、甘氨酸、酒石酸钾钠、乙二醇或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作为优选,缓冲剂为强碱弱酸盐,如乙酸钠、硼砂、焦磷酸钾等。进一步的,缓冲剂是浓度为6~8g/L的乙酸钠。
[0026]作为优选,稳定剂选自碘化钾、乙酸铅、乙氧基

a

萘酚磺酸(ENSA)、硫脲或硫代硫酸钠等。
[0027]一种所述的镀液应用于碳素钢基材表面实施化学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1)除锈:先用260#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浮锈,再依次用400#、600#、800#水磨砂纸打磨,表面过于光滑不利于施镀;
[0029](2)除油:为了避免影响镀层与试件的结合力,造成爆片、起泡现象以及污染镀液,造成镀液过早分解等问题,需要将试件上的油污除净;打磨后的试样用丙酮超声波清洗10min,再用无水乙醇清洗,除去表面的油污;
[0030](3)碱洗:将试样浸入温度为90℃混合溶液中20分钟,混合溶液含有NaOH20g/L、Na3CO
3 30g/L、Na3PO
4 25g/L,之后用90℃的蒸馏水冲洗、烘干;
[0031](4)酸洗:将除油后的试样浸入15wt%硫酸中超声2分钟除去表面氧化层,接着用蒸馏水冲洗、烘干;
[0032](5)活化:将酸洗后的试样置于室温下用5wt%硫酸溶液1min进行活化,除去试样在空气中氧化形成的极薄氧化膜,获得纯净的待镀表面;
[0033](6)施镀:将试件放入所述的Ni

Sn

P镀液中施镀1

1.5小时,同时进行搅拌,温度
设置在90℃
±
5℃;施镀之后,将试件用蒸馏水洗净吹干即可。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其特征在于该镀液含有:镍盐:7~9g/L,锡盐:四氯化锡1g/L,还原剂:18~22g/L,络合剂:5~10g/L,稳定剂:0.5~2.0mg/L,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3g/L,溶剂为水;pH值用缓冲剂调节至4.5~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其特征在于:镍盐选自硫酸镍、醋酸镍或次磷酸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其特征在于:还原剂选自次亚磷酸盐(NaH2PO2)、硼氢化物(NaBH4)、氨硼烷((CH3)2HNBH3)、吡啶硼烷(C5H8BN)、联氨(N2H4)甲醛(HCHO)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其特征在于:络合剂选自乳酸、柠檬酸钠、甘氨酸、酒石酸钾钠、乙二醇或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其特征在于:缓冲剂为乙酸钠、硼砂、焦磷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设施用Ni

Sn

P无针孔三元镀层镀液,其特征在于:缓冲剂是浓度为6~8g/L的乙酸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设施用Ni

S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芳芳王海荣叶贤槐厉梁季建孙宝库毛坤宇陈拓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