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便短焦近眼显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近眼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轻便短焦近眼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眼显示能够给使用者提供超大的3D画面,同时显示图像能够跟现实环境进行融合,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领域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最有前景的是光波导AR眼镜,其能够实现类似普通眼镜的外观,但是由于折射率,衍射效率等的制约,视场角难以突破,一般在对角线50
°
左右,且其最大的缺点是超低的能效会导致整个系统非常耗电。本技术通过使用球对称解决了上述问题,基于球对称技术,本人前面已申请的系列专利技术(专利号:202020742439,202120312789.X,202110154039),上述专利虽然实现了非常理想的光学效果,但是总厚度较大,而本技术提出了进一步减薄系统的方法。通过使光线在两个球面的之间多次反射,进一步降低厚度,增大了出瞳距离,实现轻薄化。同时,本技术提出了新型的线状显示器构造,可以实现无遮挡的显示,进一步提升了使用的效果。再次,由于使用了多次反射,镜片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短焦近眼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器(4)、内侧镜片(2)和凹面部分反射镜(3);所述内侧镜片(2)靠近眼瞳位置(1),凹面部分反射镜(3)置于远离眼瞳位置(1),所述微显示器(4)为旋转的线阵微显示器(4a)或者透明微显示器(4b),所述内侧镜片(2)为凸面反射镜;其特征是:所述微显示器(4)或设置于内侧镜片(2)与眼瞳位置(1)之间,或设置于内侧镜片(2)与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或设置于凹面部分反射镜(3)的凸面侧;所述微显示器(4)设置于内侧镜片(2)与眼瞳位置(1)之间时,微显示器(4)背向眼瞳位置发光,所述微显示器(4)发出的光在内侧镜片(2)和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的反射次数≥3;所述微显示器(4)设置于内侧镜片(2)与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时,微显示器(4)背向眼瞳位置(1)或朝向眼瞳位置(1)发光,所述微显示器(4)发出的光在内侧镜片(2)和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的反射次数≥3;所述微显示器(4)设置于凹面部分反射镜(3)凸面侧时,微显示器(4)朝向眼瞳位置发光,所述微显示器(4)发出的光在内侧镜片(2)和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的反射次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短焦近眼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内侧镜片(2)的凹面(2
‑
1)或凸面(2
‑
2)设置为偏振反射面,在内侧镜片(2)和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加入相位延迟波片(6),在凹面部分反射镜(3)凸面侧放置环境光圆偏振片(15),所述环境光圆偏振片(15)用于将自然环境光(5
‑
1)变为第一圆偏振环境光(5
‑
3),所述第一圆偏振环境光(5
‑
3)通过相位延迟波片(6)后,变成s型线偏振环境光(5
‑
2)进入人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短焦近眼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显示器(4)所发的光在内侧镜片(2)和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反射次数设置为3次,将内侧镜片(2)的凹面(2
‑
1)或凸面(2
‑
2)设置为偏振反射面,当微显示器(4)位于内侧镜片(2)与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时,在微显示器(4)与内侧镜片(2)之间放置相位延迟波片(6);当微显示器(4)设置于内侧镜片(2)与眼瞳位置(1)之间时,在内侧镜片(2)与凹面部分反射镜(3)之间放置相位延迟波片(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短焦近眼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阵微显示器(4a)包括发光像素(4a
‑
1)、透明导线(4a
‑
2)和显示驱动芯片(4a
‑
3),所述透明导线(4a
‑
2)连接发光像素(4a
‑
1)和显示驱动芯片(4a
‑
3),所述发光像素(4a
‑
1)与显示驱动芯片(4a
‑
3)距离大于1mm;所述发光像素(4a
‑
1)的排布方式为:一条、1/2条、十字状排布的两条或米子排布的四条;所述发光像素的两侧区域(4a
‑
4)设置为透明区域、部分反射面或偏振反射面;两侧区域(4a
‑
4)为部分反射面时,则替代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光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