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石墨烯的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波长转换器
,具体涉及基于石墨烯的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光纤通信技术是以全光网络为核心,在点对点波分复用系统(WDM)的基础上,以波长路由为基础,通过引入光交叉连接和分插复用节点,所建立的具有高灵活性和生存性的通信网络,而全光波长转换器作为全光通信网络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转换效率、误码率、转换带宽等特性都极大地影响着全光波长转换器的性能。
[0003]理想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应具备对偏振不敏感、较宽的调谐范围、高性噪比以及转换率高等优点。四波混频效应是目前唯一可以对调制方式、码速率完全透明的波长转换,并且可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但是单一泵浦的四波混频效应需要较大功率的泵浦光,波长转换效率与波长间距成反比,这限制了波长转换间距,并且为了有效产生四波混频效应,泵浦光波长和光纤零色散波长一致,这样就造成了输出波长范围受限,其转换效率并不高,对泵浦光和信号光的功率、偏振、波长间距等要求较高。
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石墨烯的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泵浦光源、信号光光源、偏振控制器、光耦合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包括石墨烯材料的光纤;所述偏振控制器包括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和第三偏振控制器;所述双泵浦光源包括第一泵浦光源和第二泵浦光源;所述光耦合器包括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二光耦合器;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光光源,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泵浦光源,所述第三偏振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泵浦光源;所述第二光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和第三偏振控制器,所述第一光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和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所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所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包括石墨烯材料的光纤;当全光波长转换器处理工作状态时,所述信号光光源发出的信号光经过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所述第一泵浦光源发出的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源发出第二泵浦光,第一泵浦光与第二泵浦光分别经过第二偏振控制器和第三偏振控制器形成具有预设偏振角度的双泵浦光,所述双泵浦光经过第二光耦合器进行耦合,形成第一耦合泵浦光束,所述第一耦合泵浦光束与经过第一偏振控制器的信号光经过第一光耦合器进行耦合,形成第二耦合光束;所述第二耦合光束经过所述掺铒光纤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将经过放大后的光束注入所述石墨烯材料的光纤中,经过石墨烯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形成多个新波长的光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浦光与第二泵浦光分别经过第二偏振控制器和第三偏振控制器形成具有预设偏振角度的双泵浦光中,所述预设偏振角度包括偏振方向平行和偏振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浦光为可调波长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为固定波长泵浦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浦光与第二泵浦光分别经过第二偏振控制器和第三偏振控制器形成为偏振方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涛,段敏,宋宇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