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94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9
本申请涉及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设置于基层上的山体,山体包括由砖块堆砌成一体的内体以及嵌设叠加至内体外表面的装饰块,各装饰块均设置为方整石,堆叠至内体外表面的各装饰块呈下降式阶梯状分布。其中,在内体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抹形成。本申请具有提高假山整体的放置稳定性的效果。置稳定性的效果。置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园林景观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假山是园林景观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石块堆叠而成的假山,随着叠加的高度的增加,稳定越来差,逐个叠加的方式使得假山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假山整体的放置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包括山体,所述山体包括内体以及设置于内体外表面的装饰块,所述内体一体成型设置,堆叠至所述内体外表面的各装饰块呈下降式阶梯状分布。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内体,于内体外壁上排设装饰块,减少了装饰块的用料,同时也减少了装饰块堆叠带来的不稳定性风险,进而提高假山整体的放置稳定性。
[0008]优选的,各所述装饰块均设置为方整石。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方整石特有的方正形状,便于各装饰块的堆叠,各装饰块的堆叠也更加稳定。
[0010]优选的,所述山体上还排设有抽取水至山体上端的排水管。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取水至山体顶部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体流下,形成假山叠水景观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隐藏式排设至内体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排水管排设置于内体内,避免排水管外露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内体上端设置有水槽,所述排水管上端与水槽连通设置,流水溢出所述水槽上端并沿着各装饰块外表面向下流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槽对来自排水管的水进一步蓄积,然后再排放,进一步提高流水流动至装饰块上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流水流动景观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水槽设置为一体式不锈钢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一体成型的水槽直接嵌设至内体上端,安装更加
简便。
[0018]优选的,所述内体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的设置将减少水分进入内体。
[0020]优选的,所述山体其中一侧设置有背墙,所述背墙位于流水流动的相反一侧上。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部分园林地势的限制,常需将假山靠墙而设,一方面是,减少占地,合理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也便于假山配合背墙形成更佳的景观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通过设置山体包括内体以及装饰块,各装饰块呈下降是阶梯状排布至内体外侧,减少堆叠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进而提高加假山整体的放置稳定性;
[0024]通过在内体外设置有防水层,减少水分渗透至内体内。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的正视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的竖向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1、基层;11、素土夯实层;12、混凝土垫层;13、抗渗层;2、山体;3、内体;4、装饰块;5、防水层;6、排水管;7、水槽;8、遮挡块;9、背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参照图1、图2所示,叠水景观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层1上的山体2,基层1包括自下而上的素土夯实层11、混凝土垫层12以及抗渗层13,其中,抗渗层13采用抗渗混凝土与钢筋浇注形成。山体2包括由砖块堆砌成一体的内体3以及嵌设叠加至内体3外表面的装饰块4,各装饰块4均设置为方整石,堆叠至内体3外表面的各装饰块4呈下降式阶梯状分布。其中,在内体3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层5,防水层5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抹形成。
[0030]进一步的,在山体2内还隐藏式排设有将水抽取至山体2顶端的排水管6,内体3上端设置有与排水管6出水端连通的水槽7,流水溢出水槽7上端并沿着各装饰块4外表面向下流动。具体的,水槽7设置为一体式不锈钢水槽7。
[0031]其中,水槽7是通过周侧的装饰块4进行夹紧固定,在水槽7上端还叠设有遮挡块8,遮挡块8亦设置为方整石,一方面是起到遮挡异物掉落至水槽7内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水槽7进行隐藏,进一步提高景观效果。
[0032]在山体2的其中一侧上设置有背墙9,山体2背靠背墙9而设,流水流动方向位于山体2背靠背墙9的一侧上,背墙9设置为钢筋砼墙。
[0033]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浇注形成背墙9,在背墙9一侧上堆砌砖块形成内体3,于此同时将排水管6排设至内体3内,在内体3外壁上涂抹防水层5,将各装饰块4叠放至内体3外侧。
[0034]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山体(2),所述山体(2)包括内体(3)以及设置于内体(3)外表面的装饰块(4),所述内体(3)一体成型设置,堆叠至所述内体(3)外表面的各装饰块(4)呈下降式阶梯状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装饰块(4)均设置为方整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2)上还排设有抽取水至山体(2)上端的排水管(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整石假山造景叠水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6)隐藏式排设至内体(3)内。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明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闽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