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幻尧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和产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85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发射极化测量模块、处理器、电子干扰信号源和相位调节器;在雷达电子对抗环境下,能够测量雷达信号的极化参数,根据雷达的极化参数来精确控制两路干扰信号之间的幅度比和相位差;同时公开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产生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两个干扰信号具有180度完全反相的特征,达到最佳的、最稳定的干扰效果。最稳定的干扰效果。最稳定的干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和产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干扰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和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飞机或舰船等在突防过程中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携带空空导弹的战机的拦截,反舰导弹、低空近程导弹和弹炮结合系统等。而机载火控雷达、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和舰载防空雷达基本采用单脉冲制导雷达,因此目标突防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单脉冲雷达的威胁。单脉冲体制雷达具有良好的跟踪单点源和抗角度欺骗干扰的能力,一般的压制干扰对它干扰效果不佳,对其实施角度欺骗干扰,破坏角跟踪功能效果比较好。交叉眼干扰是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干扰,其采用两个或多个在空间上相隔一定距离的干扰源,发射和模拟雷达回波信号,并使其在功率/相位等参数上满足一定条件,在单脉冲雷达天线口径处形成局部特殊辐射场。该辐射场的波前在雷达所在位置发生扭曲产生假象,形成空间假目标,对单脉冲雷达进行角度欺骗,掩护目标突防。
[0003]电子战交叉眼干扰是一种主要用于掩护目标或平台(如飞机、舰船),使得对方火控雷达无法发现已方所在的技术。在电子战交叉眼干扰系统中,目标接收到火控雷达发射的威胁信号,经过干扰系统的处理后形成一对反向振幅信号,其相位具有相差180
°
的关系,接着发射干扰信号给雷达。当这对反向振幅信号到达火控雷达天线时,相差180
°
的条件导致火控雷达天线口径面的波前相位畸变,导致火控雷达重新调整天线指向,而该指向远远偏离目标的所在方向。图1给出了这种模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的结构框图。
[0004]在图1中,交叉眼干扰系统被安装在飞机上;交叉眼干扰系统的两个天线,即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分别位于飞机的左、右翼上,距离为d,其中,d远大于火控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λ,即d>>λ;除了上述两个天线外,交叉眼干扰系统还包括第一放大器5、第二放大器6、移相器7、第一环形器3和第二环形器4。交叉眼干扰系统工作时,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均会收到火控雷达的威胁信号,第一天线1将收到的信号经过第一环形器3,通过第一放大器5放大;而第二天线2收到的信号经过第二环形器4,提供给第二放大器6;经过上述两个放大器后生成反向振幅输出信号,第二放大器6的输出信号经过第一环形器3提供给第一天线1,然后发射出去;而第一放大器5输出信号经过移相器7,相位频移180
°
后,经过第二环形器4,到达第二天线2并发射出去;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合成的信号具有反向振幅,相位相差180
°
的特点。干扰信号朝着火控雷达方向发射,当干扰信号到达雷达天线时,波前相位畸变(由干扰信号相位差180
°
导致的)导致火控雷达跟踪错误的角度信号,而不是目标真实角度,从而达到欺骗干扰的效果。最后的结果,火控雷达跟踪干扰信号导致大的轨迹误差,朝着目标发射的导弹被干扰信号误导。
[0005]理论上看,交叉眼干扰系统是在雷达制导武器系统下为目标平台提供自卫防护的电子对抗技术;然而在实际中,交叉眼干扰系统的有效性严格依赖于干扰信号的幅度比率和干扰信号相位差的精确控制,尤其是在攻防对抗环境下,目标自身的运动、来袭导弹上雷
达导引头天线指向都会对干扰控制和干扰带来较大影响。如果雷达导引头具备变极化发射能力,那么图1中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就不能有效截获雷达信号并生成等幅反相的干扰,无法达到预期的干扰效果,甚至可能成为信标,从而导致被制导火控雷达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和产生方法,其在雷达电子对抗环境下,能够测量雷达信号的极化参数,根据雷达的极化参数来精确控制两路干扰信号之间的幅度比和相位差。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发射极化测量模块、处理器、电子干扰信号源和相位调节器;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别位于飞机的左、右翼上,且二者之间距离为d,其中,d远大于火控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λ,即d>>λ;所述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结构相同,均具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口、一个差分端口、一个求和端口、第一相位参数端口和第二相位参数端口;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别与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双向连接,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与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求和端口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第一相位参数端口和第二相位参数端口、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第一相位参数端口和第二相位参数端口、相位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子干扰信号源与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求和端口分别与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连接,且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与第一环形器之间的通信路径、和/或求和端口与第二环形器之间的通信路径设置上述的相位调节器。
[0009]进一步地,上述的接收极化测量模块为数字模块、或模拟模块。
[0010]进一步地,上述的发射极化测量模块为模拟模块。
[0011]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产生方法,其基于上述的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来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估计测量阶段: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接收到火控雷达的雷达跟踪信号或威胁信号,所接收的威胁信号,即信号A和信号B,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送入接收极化测量模块;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对接收到的威胁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进行测量对比,并给出幅度比参数γ
r
和相位参数φ
r
,然后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改变相位参数γ
r
和φ
r
的同时,实时检测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差分端口信号预定值;当处理器检测到输出信号差分值是零时,处理器停止校正信号参数γ
r
和φ
r
,此时,使得差分值取零的信号参数γ
r
和φ
r
值表示为γ
R
和φ
R
,代表估量收到的威胁信号;处理器将γ
R
和φ
R
的值存储在寄存器里,γ
R
和φ
R
的值也是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设置值;
[0013]S2、匹配综合阶段:接收到的威胁信号完成估计测量后,进入匹配综合阶段;电子干扰信号源在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输入端口产生一个电子干扰信号;电子干扰信号源将复制的雷达信号送入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输入端口后,发射极化测量模块根据步骤S1中的处理器得到的校正信号参数γ
r
和φ
r
,来修改电子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当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输入信号幅度和相位与发射极化测量模块输入端设置的γ和φ值匹配时,发射极
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和求和端口生成一对反向幅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其特征是: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发射极化测量模块、处理器、电子干扰信号源和相位调节器;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别位于飞机的左、右翼上,且二者之间距离为d,其中,d远大于火控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λ,即d>>λ;所述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结构相同,均具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口、一个差分端口、一个求和端口、第一相位参数端口和第二相位参数端口;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别与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双向连接,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与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求和端口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接收极化测量模块的第一相位参数端口和第二相位参数端口、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第一相位参数端口和第二相位参数端口、相位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子干扰信号源与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求和端口分别与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连接,且发射极化测量模块的差分端口与第一环形器之间的通信路径、和/或求和端口与第二环形器之间的通信路径设置上述的相位调节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其特征是:其接收极化测量模块为数字模块、或模拟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其特征是:其发射极化测量模块为模拟模块。4.一种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产生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极化自适应测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来实现,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S1、估计测量阶段: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接收到火控雷达的雷达跟踪信号或威胁信号,所接收的威胁信号,即信号A和信号B,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送入接收极化测量模块;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对接收到的威胁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进行测量对比,并给出幅度比参数γ
r
和相位参数φ
r
,然后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改变相位参数γ
r
和φ
r
的同时,实时检测接收极化测量模块差分端口信号预定值;当处理器检测到输出信号差分值是零时,处理器停止校正信号参数γ
r
和φ
r
,此时,使得差分值取零的信号参数γ
r
和φ
r
值表示为γ
R
和φ
R
,代表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幻尧莫翠琼王德旺牛凤梁刘连照王道酉孙丹辉周波王琼徐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戴幻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