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79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自动切换线装置;自动切换线装置包括多个接线端,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表面的接线口与接线端一一对应,接线口用于连接待测变压器,自动切换线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至少部分接线端与对应的接线口连接或断开;检测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待测变压器的出厂参数进行检测;可移动平台用于带动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水平移动或升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能够在现场灵活移动检验仪器,以及能够自动控制检验仪器与待测变压器之间的通断的技术效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检测流程,还降低了检验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了检验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了检验成本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变压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对于配电变压器进行出厂检验时,通常是将不同的仪器分别与配电变压器相连接,对其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需要人工对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接线,使得检验流程繁琐,耗费人工;且如果遇到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的试品,例如箱式变电站等庞大不易运输的试品,则需要将多种检验仪器运送到试验现场进行检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检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变压器进行检测时需要搬运多种检测仪器至现场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检验成本较高,以及需要人工对多种检测仪器进行接线导致的检测流程繁琐、耗费人力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所述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自动切换线装置;
[0005]所述可移动平台为一箱式车体,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内;所述检测装置、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6]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包括多个接线端,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表面的接线口与所述接线端一一对应,所述接线口用于连接待测变压器,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至少部分所述接线端与对应的接线口连接或断开;
[0007]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所述待测变压器的出厂参数进行检测
[0008]所述可移动平台用于带动所述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水平移动或升降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包括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以及低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
[0010]所述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包括多个高压接线端和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高压接线端与对应的所述接线口连接或断开;
[0011]所述低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包括多个低压接线端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低压接线端与对应的所述接线口连接或断开。
[0012]进一步地,所述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还包括梅花触头安装板和机架;
[0013]每个所述高压接线端包括一个静触点和一个与所述静触点对应设置的梅花触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推杆;
[0014]所述静触点通过出线接点与所述待测变压器的高压侧电连接;所述静触点设置于
所述机架的顶板靠近所述梅花触头的一侧,所述出线接点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板远离所述静触点的一侧,且一个所述出线接点与一个所述静触点对应设置;
[0015]所述梅花触头通过进线接点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梅花触头设置于所述梅花触头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进线接点设置于所述梅花触头安装板远离所述梅花触头的一侧,且一个所述进线接点与一个所述梅花触头对应设置;
[0016]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侧板上,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推动所述梅花触头与所述静触点连通。
[0017]进一步地,所述静触点包括第一导通结构和第二导通结构,所述第一导通结构包裹所述第二导通结构,且所述第一导通结构与所述第二导通结构之间绝缘;
[0018]所述静触点与所述梅花触头连通时,所述第一导通结构用于传送电流信号,所述第二导通结构用于传送电压信号。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压试验装置和移动滑台;
[0020]所述高压试验装置固定于所述移动滑台上,所述移动滑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内,所述移动滑台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21]所述移动滑台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所述高压试验装置滑出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
[0022]所述高压试验装置用于对所述待测变压器进行耐压试验。
[0023]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可视液晶后视镜、至少两个超声波雷达、倒车影像摄像头以及警示灯;
[0024]所述可视液晶后视镜、所述倒车影像摄像头、所述超声波雷达以及所述警示灯均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侧;所述倒车影像摄像头和所述超声波雷达均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后侧面,且所述倒车影像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后侧面的上部中间位置,至少两个所述超声波雷达分别设置于所述后侧面的左右两边,其中,所述后侧面指向前侧面为可移动平台的前进方向。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接线提示屏;所述接线提示屏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侧,且所述接线提示屏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具有所述接线口一侧的车箱外表面。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气试验操作面板;
[0027]所述电气试验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侧。
[0028]进一步地,还包括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通过可翻折结构固定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侧。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顶部。
[003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自动切换线装置;可移动平台为一箱式车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自动切换线装置均设置于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内;自动切换线装置包括多个接线端,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表面的接线口与接线端一一对应,接线口用于连接待测变压器,自动切换线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至少部分接线端与对应的接线口连接或断开;检测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待测变压器的出厂参数进行检测;可移动平台用于带动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水平移动或升降移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变压器进行检测时需要搬运多种检测仪器至现场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检验成本较高,以及需要人工对多种检测仪器进行接
线导致的检测流程繁琐、耗费人力成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在现场灵活移动检验仪器,以及能够自动控制检验仪器与待测变压器之间的通断的技术效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检测流程,还降低了检验成本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结构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外观图;
[00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左侧视图;
[00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线装置的结构图;
[00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与可移动平台相连接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的结构图;
[003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后侧视图;
[003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自动切换线装置;所述可移动平台为一箱式车体,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内;所述检测装置、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包括多个接线端,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车箱外表面的接线口与所述接线端一一对应,所述接线口用于连接待测变压器,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至少部分所述接线端与对应的接线口连接或断开;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所述待测变压器的出厂参数进行检测;所述可移动平台用于带动所述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的水平移动或升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换线装置包括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以及低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所述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包括多个高压接线端和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高压接线端与对应的所述接线口连接或断开;所述低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包括多个低压接线端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低压接线端与对应的所述接线口连接或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变压器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自动切换线子装置还包括梅花触头安装板和机架;每个所述高压接线端包括一个静触点和一个与所述静触点对应设置的梅花触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推杆;所述静触点通过出线接点与所述待测变压器的高压侧电连接;所述静触点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板靠近所述梅花触头的一侧,所述出线接点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板远离所述静触点的一侧,且一个所述出线接点与一个所述静触点对应设置;所述梅花触头通过进线接点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梅花触头设置于所述梅花触头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进线接点设置于所述梅花触头安装板远离所述梅花触头的一侧,且一个所述进线接点与一个所述梅花触头对应设置;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侧板上,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超李星陈令英王安东赵富强翟季青孙宏志刘延华许光可王广涛尹奎龙任社宜张围围云玉新李炯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