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548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窑体、置砖架和煤架,所述煤架位于窑体内腔的底部,所述置砖架位于窑体的内部,所述窑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吸气口连通有脱硫器,所述脱硫器的底部与窑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器的背部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贯穿窑体并延伸至窑体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尾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该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通过以上等机构使砖窑所产生的尾气得到循环,尾气回到窑内后可以对煤炭进行加速燃烧和烘干,同时对窑内进行进一步加热和保温,保证热量不会大量的流失,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同时又保护了窑炉周围的环境。同时又保护了窑炉周围的环境。同时又保护了窑炉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余热利用
,具体为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古建青砖烧制技艺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需要选用优质黏土,人工进行晾晒、翻搅进行两年后再进一步筛选黏土制成砖坯,最后在特殊的窑内高温烧制一个月,烧制出的成品砖色泽青蓝,不仅较好的体现古建材料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抗碱、抗高压等性能,该工艺已被列入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将黏土制成砖坯,砖坯放置在窑炉内,然后采用燃煤对砖坯进行灼烧,从而形成青砖,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烟雾,这些热量和烟雾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大气层造成不小的污染,会对工作人员和窑炉附近的环境造成伤害,同时大量的热量也会被排放出来,使得燃煤所产生的热量大大的被浪费,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解决了青砖窑进行烧制时尾气排放带走大量热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窑体、置砖架和煤架,所述煤架位于窑体内腔的底部,所述置砖架位于窑体的内部,所述窑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吸气口连通有脱硫器,所述脱硫器的底部与窑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器的背部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贯穿窑体并延伸至窑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延伸至窑体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吸气漏斗,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连通有两通管,所述两通管的背部贯穿窑体并延伸至窑体的内部,所述两通管延伸至窑体内部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分气管和加热管,所述分气管的底部与窑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背部与窑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置砖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板。
[0006]优选的,所述窑体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窑门,所述窑门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门把手。
[0007]优选的,所述窑门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所述窑门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加煤口。
[0008]优选的,所述加煤口的背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窑门的背部且位于加煤口上方固定连接有锁扣。
[0009]优选的,所述窑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煤架的顶部开设有通槽。
[0010]优选的,所述窑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煤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所述窑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漏斗。
[0011]优选的,所述进气漏斗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板,所述进气漏斗的内腔且位于保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扇。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以回形分布在窑体的内壁,且加热管是由导热材料制成。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通过窑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气泵的吸气口连通有脱硫器,脱硫器的底部与窑体的顶部固定连接,脱硫器的背部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底部贯穿窑体并延伸至窑体的内部,第一管道延伸至窑体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吸气漏斗,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底部连通有两通管,两通管的背部贯穿窑体并延伸至窑体的内部,两通管延伸至窑体内部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分气管和加热管,分气管的底部与窑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加热管的背部与窑体的内腔固定连接,窑炉开始烧制启动气泵,通过吸气漏斗将窑内的烟雾吸出,吸出的烟雾通过第一管道离开窑体进入脱硫器中,先对烟雾进行脱硫,较小烟雾的污染,脱硫后的烟雾进入气泵通过第二管道和两通管分别进入分气管和加热管中,分气管将热量通过通槽输送进煤炭上,加速煤炭的燃烧或烘干煤炭,加热管使热量回到窑内进行加热和保温,通过以上等机构使砖窑所产生的尾气得到循环,尾气回到窑内后可以对煤炭进行加速燃烧和烘干,同时对窑内进行进一步加热和保温,保证热量不会大量的流失,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同时又保护了窑炉周围的环境。
[0014](2)、该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通过窑体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窑门,窑门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门把手,窑门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窑门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加煤口,加煤口的背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窑门的背部且位于加煤口上方固定连接有锁扣,当窑炉烧制时通过观察玻璃观察窑炉内部的烧制情况,判断是否加煤,需要加煤时通过锁扣打开门板,对窑炉进行加煤,通过以上等机构在窑炉烧制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加煤炭时,如果打开整个窑门进行加煤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流失,有可能直接使青砖的烧制出现问题,同时烧制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青砖的烧制情况调节温度,需要实时的观察青砖的烧制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部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窑体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16]图中:1

窑体、2

置砖架、3

煤架、4

气泵、5

脱硫器、6

第一管道、7

吸气漏斗、8

第二管道、9

两通管、10

分气管、11

加热管、12

平板、13

窑门、14

门把手、15

观察玻璃、16

加煤口、17

门板、18

锁扣、19

支架、20

通槽、21

点火器、22

进气漏斗、23

保护板、24

进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两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窑体1、置砖架2和煤架3,煤架3位于窑体1内腔的底部,置砖架2位于窑体1的内部,置砖架2的内部采用钢丝绳,窑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泵4,气泵4的吸气口连通有脱硫器5,脱硫器5的底部与窑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脱硫器5的背部连通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8内部设有保温层,保护尾气在循环过程中不会大量的流失热量,第一管道6的底部贯穿窑体1并延伸至窑体1的内部,第一管道6延伸至窑体1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吸气漏斗7,气泵4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8,第二管道8的底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窑体(1)、置砖架(2)和煤架(3),所述煤架(3)位于窑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置砖架(2)位于窑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泵(4),所述气泵(4)的吸气口连通有脱硫器(5),所述脱硫器(5)的底部与窑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器(5)的背部连通有第一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6)的底部贯穿窑体(1)并延伸至窑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6)延伸至窑体(1)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吸气漏斗(7),所述气泵(4)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8),所述第二管道(8)的底部连通有两通管(9),所述两通管(9)的背部贯穿窑体(1)并延伸至窑体(1)的内部,所述两通管(9)延伸至窑体(1)内部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分气管(10)和加热管(11),所述分气管(10)的底部与窑体(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11)的背部与窑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置砖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青砖烧制窑尾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窑门(13),所述窑门(1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门把手(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世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龙钰徽派古建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