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级碳材料的加工
,具体为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碳材料。分散相既可以由碳原子组成,也可以由异种原子(非碳原子)组成,甚至可以是纳米孔。纳米碳材料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纳米碳球。
[0003]现有的纳米碳材料造粒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并未设置搅拌结构,容易导致纳米碳材料进行造粒工作前聚集成团,从而大大影响了装置后续的造粒工作,同时现有的造粒装置其造粒规格往往为固定式,不能满足人们对不同规格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需求。因此,亟需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及其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及其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0006]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包括储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顶部插接有进料斗(2),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插接有送料筒(10),所述送料筒(10)远离所述储料箱(1)的一端插接有造粒箱(7),所述造粒箱(7)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6),所述安装槽(26)的下方设置有造粒板(32),所述造粒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造粒板(32)进行定位的弹性组件,所述造粒箱(7)的顶部插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规格与所述安装槽(26)的规格相适配,所述储料箱(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搅拌组件和送料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料箱(1)一侧外壁的固定架(17),所述固定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杆(21)圆周外壁的绞龙本体(23),所述绞龙本体(23)的一端位于所述送料筒(10)的内部,所述送料筒(10)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33),所述转动杆(21)远离所述电机(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33)的圆周内壁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远离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电动推杆(5)与所述横板(6)形成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箱(9),所述导料箱(9)位于所述造粒箱(7)的下方,所述导料箱(9)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所述储料箱(1)与所述导料箱(9)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料槽(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级碳材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底部插接有导料管(13),所述导料管(13)的底部插接有烘干箱(12),所述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6),所述热风机(16)的底部插接有进风管(14),所述进风管(14)远离所述热风机(1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箱(12)的内部,所述烘干箱(12)包括矩形部和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底部插接有下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财,刘孟辉,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