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42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包括外支撑架,外支撑架上设有推拉件和抱管单元,所述抱管单元包括推拉件和抱管座本体,所述抱管座本体包括双轴液压马达,双轴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推拉限位柱,推拉件与外支撑架和推拉限位柱连接,在推拉限位柱上固定有链轮,在所有链轮上套设有同一个推管回转带,所有抱管单元的推管回转带围成抱管腔,推拉件伸缩时带动所有抱管单元靠近或远离。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卡瓦与管道贴合抱紧后,采用链条回转进行推管,避免传统的油缸推管,能显著减小整个推管机的体积,使其适用于优先空间内的推管作业,同能保证连续推管作业,避免动力中断。力中断。力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式连续推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工程管道铺设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推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管道建设进入高峰期,管道口径钢级增大、施工距离变长,常用非开挖施工方法如水平定向钻、顶管、盾构以及直接铺管法均采用间歇式作业,设备停顿再启动均面临较大启动力,极易发生断钻杆、卡钻、瘪管等事故。我国针对以上复杂环境施工,例如陕京四线、中俄东线均推荐采用直接铺管法,其扩孔钻进和管道敷设同步完成的技术优势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0003]总体上,利用推管机进行直接铺管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非开挖方法。直接铺管法关键设备主要包括微型隧道掘进机和推管机,通过一道工序即可实现扩孔钻进和管道铺设同步完成。施工作业前,首先安装推管机基座于始发坑并进行入土角调试,随后将隧道掘进机置于基座导向托辊上进行对口安装。准备工作调试完成后,将预制在猫背上的管道与隧道掘进机相连,同时进行抱管器安装调试,确保一切数据正常后开始施工。施工作业开始,在推管机顶推液压缸的作用下,抱管器抱紧管道向前运动,隧道掘进机在前端扩孔钻进和导向纠偏。随着推管机间歇式工作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架(4),所述外支撑架(4)上设有工作腔,在该工作腔内设有至少两个抱管单元,所有所述抱管单元的工作部围成抱管腔;所述抱管单元包括两组并排设置的推拉件(5),两组所述推拉件(5)之间设有抱管座本体,所述抱管座本体包括若干依次排布的双轴液压马达(21),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两个输出轴同轴同步转动,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两个输出轴分别朝向两组所述推拉件(5),所有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相互平行,在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推拉限位柱(23),所述推拉件(5)与所述推拉限位柱(23)一一对应,所述推拉件(5)的固定部与所述外支撑架(4)连接,所述推拉件(5)的活动部与所述推拉限位柱(23)的自由端连接,在所述推拉限位柱(23)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链轮(22),在所有所述链轮(22)上套设有同一个推管回转带,所述推管回转带位于两组所述推拉件(5)之间;所有所述抱管单元的推管回转带朝向所述工作腔的中心,所有所述抱管单元的推管回转带围成所述抱管腔,所述推拉件(5)伸缩时带动所有所述抱管单元靠近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架(4)包括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导向板(42),两个所述导向板(42)与所述外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推拉件(5)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42)之间,在所述导向板(42)上对应每个所述推拉限位柱(23)分别设有条形导向孔(42a),所述条形导向孔(42a)沿所述推拉件(5)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推拉限位柱(23)的自由端伸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条形导向孔(42a),在所述推拉限位柱(2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防脱头(24),所述防脱头(24)与对应的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位于所述导向板(42)的两侧;所述推拉件(5)的固定端与所述外支撑架(4)铰接,所述推拉件(5)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有抱箍(51),所述抱箍(5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推拉限位柱(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架(4)还包括四个支撑面,四个所述支撑面相互连接并围成立方体状的所述工作腔,在所述工作腔内对应四个所述支撑面分别设有所述抱管单元,所述导向板(42)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面上,所述导向板(42)与对应的所述支撑面垂直,所述导向孔(42a)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工作腔同一角的两个所述导向板(42)相互固定连接并形成角钢状结构,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还拉设有斜撑杆(43),所述斜撑杆(43)的两端分别与同一角钢状结构的两个所述导向板(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履带式连续推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管回转带包括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倩邓晓刚肖鑫源邓银江陈桃淘魏秦文刘洋石青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