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系统及通用式瓦斯隧道综合快速处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33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风系统及通用式瓦斯隧道综合快速处置系统,包括送风系统、风管系统和移动监控处置车;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和软质送风筒,软质送风筒的一端连接送风机,软质送风筒的另一端沿着隧道顶部设置在掌子面处;风管系统包括风机、主风管和连接主风管的多组支风管,主风管沿隧道两侧的底部设置,风机设置在隧道外且连接主风管,每组支风管包括侧墙支风管和底板支风管;移动监控处置车上设置有瓦斯浓度监测器、喷雾降尘杆、扇型抽吸式通风系统和操作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准确预测瓦斯隧道地质、快速清除瓦斯气体、多点位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喷雾降尘的功能,保障瓦斯隧道快速安全施工。保障瓦斯隧道快速安全施工。保障瓦斯隧道快速安全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系统及通用式瓦斯隧道综合快速处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及通用式瓦斯隧道综合快速处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属地下密闭空间结构,围岩中瓦斯气体一旦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国西南地区油气储量丰富,瓦斯地质隧道工程屡见不鲜,瓦斯隧道施工期间火灾、爆炸事故亦常有发生。据已有施工经验及文献资料,瓦斯隧道现有施工技术尚存在如下问题:
[0003](1)施工通风方式稍欠合理。施工通风是瓦斯隧道病害处置的核心方法,合理设置通风方式可快速降低瓦斯浓度。现有技术基本采用单只软质风管进行压入式送风,致掌子面处高浓度瓦斯稀释不均匀,拱脚、墙角、底板、二衬台车处瓦斯易产生聚集。对于特长隧道难以快速降低洞内瓦斯气体整体浓度。
[0004](2)施工通风强度略有不足。现有瓦斯隧道多通过提升送风风速进行病害处置,但由于存在风筒弯道能量衰减、沿程阻力损失、风筒漏气等客观问题,致送风风速、风量并不足以稀释洞内瓦斯气体,特别是对于特长瓦斯隧道工程。
[0005](3)施工通风响应速度偏慢。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系统和风管系统;所述的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8)和软质送风筒(9),所述软质送风筒(9)的一端连接送风机(8),所述软质送风筒(9)的另一端沿着隧道顶部设置在掌子面处;所述的风管系统包括风机(5)、主风管(4)和连接主风管(4)的多组支风管,所述的主风管(4)沿隧道两侧的底部设置,所述风机(5)设置在隧道外且连接主风管(4),所述主风管(4)上包括主风管外接口(4.2);所述每组支风管包括侧墙支风管(4.5)和底板支风管(4.7),所述的侧墙支风管(4.5)上设置有侧墙支风管排式支管(4.6),所述的侧墙支风管排式支管(4.6)的开口朝向为掌子面侧或隧道口侧,所述的底板支风管(4.7)上设置有底板支风管排式支管(4.8),所述的底板支风管排式支管(4.8)的开口朝向为掌子面侧或隧道口侧,所述的侧墙支风管排式支管(4.6)和底板支风管排式支管(4.8)的出风口处设有孔口滤网(4.9),所述的侧墙支风管(4.5)和底板支风管(4.7)上设置有瓦斯浓度监测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式吸风筒(6.2.1)包括控制臂(6.2.1.1)、风筒壁(6.2.1.2)、挡板(6.2.1.3)和气密橡胶(6.2.1.4),所述的风筒壁(6.2.1.2)包括三层且风筒壁(6.2.1.2)从底层到顶层的直径递减,所述的中间层和顶层风筒壁(6.2.1.2)的底部外侧均设置有气密橡胶(6.2.1.4),所述的底层和中间层风筒壁(6.2.1.2)的顶部设置有挡板(6.2.1.3),所述的控制臂(6.2.1.1)连接在顶层风筒壁(6.2.1.2)和液压千斤顶(6.2.2)之间,所述的每层风筒壁(6.2.1.2)上均设置有壁面气孔(6.2.1.5),所述的壁面气孔上(6.2.1.5)设置有壁面气孔滤网(6.2.1.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风管(4)上还设置有侧墙支风管接口(4.3)和底板支风管接口(4.4),所述的主风管外接口(4.2)、侧墙支风管接口(4.3)和底板支风管接口(4.4)结构相同,所述的侧墙支风管接口(4.3)包括连接口侧壁(8.1)、U型卡槽(8.2)和连接口垫块(8.3),所述的U型卡槽(8.2)设置在连接口侧壁(8.1)内,所述的连接口垫块(8.3)在连接口侧壁(8.1)外,所述连接口垫块(8.3)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侧墙支风管(4.5)、底板支风管(4.7)以及气箱外接口(6.2.3)均设置有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包括螺帽(7.1)、插头本体(7.2)、环形挡块(7.3)和多个环形橡胶圈(7.4),所述螺帽(7.1)套设在插头本体(7.2)上,所述插头本体(7.2)连接侧墙支风管(4.5)、底板支风管(4.7)以及气箱外接口(6.2.3)的出口处,所述的环形挡块(7.3)设置侧墙支风管(4.5)、底板支风管(4.7)以及气箱外接口(6.2.3)的出口处,所述的多个环形橡胶圈(7.4)均匀套设在插头本体(7.2)上,所述的插头本体(7.2)与U型卡槽(8.2)的形状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风管包括三组,在掌子面后1m~3m处和掌子面后5m~8m处分别设置一组支风管,且这两组支风管的侧墙支风管排式支管(4.6)的开口朝向和底板支风管排式支管(4.8)的开口朝向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斌樊永强王庆高伟政薛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