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13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45deg<HFOV/Fno<49deg,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大视角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光圈数,以增强该光学镜头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学镜头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学镜头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广角拍摄功能的光学镜头越来越受欢迎,相关技术中,具有较大视角的光学镜头的光圈设置较小或者通过增加光学镜头的总长,以此来改善畸变现象,从而提高成像质量。然而,若采用较小光圈的设计以改善成像的畸变问题,就会导致该光学镜头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较小,从而导致该光学镜头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客户在暗光环境下的拍摄需求;若采用增加光学镜头的总长以改变成像的畸变问题,就无法满足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在具有较大的视角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光圈,以满足暗光环境下的拍摄需求,此外还可满足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的需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0005]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0006]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0007]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0008]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0009]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0010]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至少一个表面为非旋转对称面型;
[0011]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45deg<HFOV/Fno<49deg;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
[001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采用五片式透镜,通过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有利于收集大范围的入射光线,提升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范围;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可良好矫正第一透镜朝负方向产生的巨大像差;同时,通过设置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有助于缩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减小光学镜头的体积,从而满足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的需求。通过具有负屈折力且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的
第四透镜,能够进一步扩大该光学镜头的视场角;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有利于光线的汇聚,减小该光学镜头的边缘光线的出射角,从而降低该光学镜头的畸变和像差。而且,由于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旋转对称面型,从而有利于该光学镜头对子午场曲以及弧矢场曲实现最终校正,从而可以有效抑制光学镜头的场曲、像散、畸变等相差。因此,通过以上对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以及面型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光学镜头的视场角以及改善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问题。此外,由于该光学镜头满足45deg<HFOV/Fno<49deg,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大视角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光圈数,从而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以增强该光学镜头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使得该光学镜头能够适用于夜景、雨天、星空等暗光环境拍摄,以满足客户对暗光环境的拍摄需求。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4.0<TTL/EFL<8;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FL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由于该光学镜头满足4.0<TTL/EFL<8,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不仅能够具有较大的视场角,同时还能够使得该光学镜头的焦距较短,进而使得该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较小,有利于该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8<ImgH/EFL<2.5;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有效成像圆的半径,EFL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由于光学镜头满足1.8<ImgH/EFL<2.5,那么,该光学镜头在具有较大视场角的同时,该光学镜头还具有较小的焦距以及较大的最大有效成像圆的半径,从而可支持更大尺寸的电子感光芯片,进而使光学镜头实现较高像素成像,可对光线和图像位置进行精准捕捉和识别,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2<CTAL/BL<0.7;其中,CTAL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B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由于光学镜头满足0.2<CTAL/BL<0.7,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厚度和透镜间的间距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透镜的成型和组装,使得该光学镜头的体积较小以满足小型化设计。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1<AT4/AT3<15;其中,AT4为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AT3为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由于光学镜头0.1<AT4/AT3<15,通过合理分配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和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有利于控制主光线入射角不会过大,优化成像面边缘光线的成像质量,提升相对照度。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8][0019]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EFL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当光学镜头满足该关系式时,能够合理配置光学镜头的光圈数、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以及第一透镜、第三透镜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利用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适当的长焦,与第一透镜及第三
透镜适当的短焦,从而使得各透镜屈折力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扩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同时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的大光圈特性。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35<Vd3+Vd4<120;其中,Vd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940nm波长下的阿贝数,Vd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940nm波长下的阿贝数。当光学镜头满足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至少一个表面为非旋转对称面型;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45deg<HFOV/Fno<49deg;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4.0<TTL/EFL<8;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FL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8<ImgH/EFL<2.5;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有效成像圆的半径,EFL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2<CTAL/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