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多孔陶瓷及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407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芯、多孔陶瓷及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混合形成原料;将原料、助烧剂、增强剂和造孔剂混合形成混合料;将至少两种粘结剂混合形成蜡块;将混合料和蜡块混合形成陶瓷料;利用陶瓷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坯体;以及对坯体进行脱脂与烧结处理以形成多孔陶瓷。通过提前制备蜡块和混合料,可以使粉料之间混合更均匀,进而使得制备得到的多孔陶瓷的孔径均匀;通过对硅藻土进行粒度搭配,可以利用较小粒径的硅藻土颗粒对间隙进行填充,使得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得到更好的孔径配比;并且通过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坯体,可以使得制备过程简单便捷,工艺流程简单,易量产。易量产。易量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芯、多孔陶瓷及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芯、多孔陶瓷及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孔陶瓷材料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陶瓷材料,其特有的三维多孔结构使它具有高孔隙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小的体积等特点,被应用于众多领域。
[0003]目前,在制备多孔陶瓷材料时,通常是以硅藻土为主体,添加一定的粘结剂和造孔剂进行烧结成型。但是由于相邻硅藻土颗粒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使得利用硅藻土形成的坯体的密度较小,从而导致多孔陶瓷的孔隙率低。
[0004]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多采用热压铸成型的方式制作坯体,由于硅藻土与粘结剂、造孔剂之间的粒度和密度相差较大,进而导致材料成型过程中均一性较差,不利于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芯、多孔陶瓷及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多孔陶瓷的孔隙率低且制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7]将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混合形成原料;
[0008]将所述原料、助烧剂、增强剂和造孔剂混合形成混合料;
[0009]将至少两种粘结剂混合形成蜡块;
[0010]将所述混合料和所述蜡块混合形成陶瓷料;
[0011]利用所述陶瓷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坯体;以及
[0012]对所述坯体进行脱脂与烧结处理以形成所述多孔陶瓷。r/>[0013]可选地,所述将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混合形成原料的步骤包括:
[0014]选取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所述硅藻土的种类包括300目硅藻土、600目硅藻土、900目硅藻土和1200目硅藻土;
[0015]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进行干燥处理;
[0016]按照比例将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并加入质量比为1:2的磨球,球磨1小时形成所述原料。
[0017]可选地,所述按照比例将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的步骤包括:
[0018]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0%

40%的300目所述硅藻土,10%

30%的600目所述硅藻土,10%

50%的900目所述硅藻土,0%

30%的1200目所述硅藻土加入所述球磨机中。
[0019]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原料、助烧剂、增强剂和造孔剂混合形成混合料的步骤包括:
[0020]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30%

60%的所述原料,5%

30%的所述助烧剂,2%

15%的所述增强剂,15%

35%的所述造孔剂加入混料机中;
[0021]在转速为80

120转/分钟的条件下,混合2

4小时形成混合料。
[0022]可选地,所述将至少两种粘结剂混合形成蜡块的步骤包括:
[0023]按照比例称量石蜡、蜂蜡和聚乙烯中的至少两种放入混蜡机中,并在100

140℃条件下混合3

5小时形成蜡液;和
[0024]使用铜筛网过滤所述蜡液,并冷却所述蜡液形成蜡块。
[0025]可选地,所述按照比例称量石蜡、蜂蜡和聚乙烯中的至少两种放入混蜡机中,并在100

140℃条件下混合3

5小时形成蜡液的步骤包括:
[0026]设定所述混蜡机的温度为100

140℃,转速为25转/分钟;
[0027]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50%

70%的所述石蜡放入所述混蜡机的混料腔中;
[0028]待所述石蜡完全融化后加入15%

25%的所述蜂蜡;
[0029]待所述蜂蜡完全融化后,停止搅拌,加入2%

9%的所述聚乙烯,封闭所述混料腔0.5

1小时;和
[0030]继续搅拌混合2

3小时。
[0031]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混合料和所述蜡块混合形成陶瓷料的步骤包括:
[0032]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25%

45%的所述蜡块放入100℃的密炼机中;
[0033]待所述蜡块完全融化后,将所述密炼机的温度设定为90

130℃;和
[0034]分5

10次加入所述混合料,搅拌混合15

20小时。
[0035]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坯体进行脱脂与烧结处理以形成所述多孔陶瓷的步骤包括:
[0036]将所述坯体以6

30℃/h升温到140

180℃;
[0037]将所述坯体以20

50℃/h升温到320

350℃;
[0038]将所述坯体以40

90℃/h升温到450

500℃;
[0039]将所述坯体以80

160℃/h升温到580

620℃;
[0040]将所述坯体以140

220℃/h升温到800

900℃;
[0041]将所述坯体以100

150℃/h升温到1000

1200℃,并保温1

3小时。
[004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孔陶瓷,所述多孔陶瓷由前文所述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4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所述雾化芯由前文所述的多孔陶瓷制作得到。
[004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前制备蜡块和混合料,可以使粉料之间混合更均匀,进而使得制备得到的多孔陶瓷的孔径均匀;通过对硅藻土进行粒度搭配,可以利用较小粒径的硅藻土颗粒对间隙进行填充,使得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得到更好的孔径配比;并且通过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坯体,可以使得制备过程简单便捷,工艺流程简单,易量产。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46]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流程图;
[0047]图2是图1中步骤S12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混合形成原料;将所述原料、助烧剂、增强剂和造孔剂混合形成混合料;将至少两种粘结剂混合形成蜡块;将所述混合料和所述蜡块混合形成陶瓷料;利用所述陶瓷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坯体;以及对所述坯体进行脱脂与烧结处理以形成所述多孔陶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混合形成原料的步骤包括:选取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所述硅藻土的种类包括300目硅藻土、600目硅藻土、900目硅藻土和1200目硅藻土;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进行干燥处理;按照比例将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并加入质量比为1:2的磨球,球磨1小时形成所述原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比例将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的步骤包括: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0%

40%的300目所述硅藻土,10%

30%的600目所述硅藻土,10%

50%的900目所述硅藻土,0%

30%的1200目所述硅藻土加入所述球磨机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原料、助烧剂、增强剂和造孔剂混合形成混合料的步骤包括: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30%

60%的所述原料,5%

30%的所述助烧剂,2%

15%的所述增强剂,15%

35%的所述造孔剂加入混料机中;在转速为80

120转/分钟的条件下,混合2

4小时形成混合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两种粘结剂混合形成蜡块的步骤包括:按照比例称量石蜡、蜂蜡和聚乙烯中的至少两种放入混蜡机中,并在100

140℃条件下混合3

5小时形成蜡液;和使用铜筛网过滤所述蜡液,并冷却所述蜡液形成蜡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比例称量石蜡、蜂蜡和聚乙烯中的至少两种放入混蜡机中,并在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正聂革齐会龙胡勇齐李俊辉丁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