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光器、分光器设计方法和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光器、分光器设计方法和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10年来,光通信速率不断攀升,通信组件的速度和密度都不断增长,传统采用分立光学器件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应用场景对器件尺寸功耗的要求,因而逐渐被集成光学的方法所取代。集成光学以硅、磷化铟等的半导体作为基材,利用现代精细的半导体加工技术,可以将多个光学功能单元集成在单个芯片上。
[0003]在集成光学中,2
×
2多模干涉分束器是最为常见的分光器件之一,其被广泛应用到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开关等有源或者无源光学组件中。然而集成光学系统为了实现高密度的波导集成,往往采用大折射率差的材料系统构建波导。这种大折射率差的波导结构会导致多模干涉时的各个光学模式之间的相位关系同理想模型产生失配,从而造成光学成像的质量不理想,从而导致分光比不均匀。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现有的2
×
2多模干涉分束器中。
[0004]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公开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器,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和至少两个输出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入端具有用于增强相互之间耦合系数的结构,和/或两个所述输出端具有用于增强相互之间耦合系数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入端和两个所述输出端均包括:端口;以及,与所述端口光连接、且用于增强两个所述输入端或者两个所述输出端相互之间耦合系数的耦合修正结构,且所述耦合修正结构中至少一段的中心线向另一耦合修正结构靠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修正结构为弯曲光导,且位于两个输入端上的弯曲光导的弯曲方向相互靠近,所述两个输出端上的弯曲光导的弯曲方向也相互靠近;或者,所述耦合修正结构为变截面光导,且两个所述输入端上的变截面光导具有中心间距缩小的区域,两个所述输出端上的变截面光导也具有中心间距缩小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包括多模干涉波导区,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用于将光导入和导出所述多模干涉波导区;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输入波导和第二输入波导,所述第一输入波导和第二输入波导的中心线在远离所述多模干涉波导区的方向上相互靠近;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波导和第二输出波导,所述第一输出波导和第二输出波导的中心线在远离所述多模干涉波导区的方向上相互靠近。5.如权利要求1
‑
4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光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入端之间的耦合系数k1和/或两个所述输出端之间的耦合系数k2被配置为使所述分光器的分光不均匀性小于预定值。6.一种分光器设计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胜,曹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