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医学影像属于生物影像,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放射学常常含有辐射,对患者身体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防辐射装置,但是现有的影像科防辐射装置多为铅衣,病人在检测之前需要穿上沉重的铅衣,过程比较麻烦,同时检测时不便于对患者裸露在外的部位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当前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患者胸腹位置、可以有效防护患者未诊疗部位、可以在患者就位后局部调整患者放射部位的影像科防护装置。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本体、防护板控制装置、诊疗床横向移动装置和诊疗床纵向移动装置,所述防护装置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侧板、支撑背板、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装置本体、防护板控制装置、诊疗床横向移动装置和诊疗床纵向移动装置,所述防护装置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侧板、支撑背板、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防护板控制腔,所述第一支撑侧板设于支撑背板后壁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侧板设于支撑背板后壁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侧板和第二支撑侧板上端均设有通孔,所述背板上端开设有滑位槽,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贯穿设于第一支撑侧板和第二支撑侧板通孔内,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端均设有凸起,所述两组凸起滑动设于滑位槽内,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设有诊疗口,所述防护板控制腔设于支撑背板前壁上,所述防护板控制装置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内,所述诊疗床横向移动装置设于第一支撑侧板和第二支撑侧板上,所述诊疗床纵向移动装置设于第二支撑侧板上;所述防护板控制装置包括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筒、直齿条和齿轮组件,所述电机设于防护板控制腔顶壁上,所述螺纹杆一端旋转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底壁上,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贯穿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内顶壁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纹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穿设于螺纹杆上,所述直齿条设于螺纹套筒的前侧,所述直齿条为双面齿,所述齿轮组件设于直齿条的一侧,所述齿轮组件关于直齿条对称设有两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直齿轮、半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铰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后壁上,所述直齿轮设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所述直齿轮与直齿条啮合,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后壁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下方,所述半齿轮设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半齿轮与直齿轮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