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通风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将空气排放到车辆的客舱中的通风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例如乘用车,通常包括用于向车辆的客舱供应加热的或冷却的空气以提高乘员舒适度的通风系统。通常,这种通风系统包括位于仪表板后面的客舱前部的风扇单元,其通过加热和冷却元件从车辆外部吸入空气,并通过位于仪表板中的通风口将气流排放到客舱中。还已知在舱的偏远区域,例如在第二排座位附近为风扇单元提供额外的通风口。这些额外的通风口可以有利地向第二排座位区域提供增加的气流,从而有助于更有效地对第二排乘客供暖或制冷。
[0003]已公布的美国专利4,783,115显示了一种在B柱上装有通风口的乘用车,用于将空气引向第二排乘客。在美国专利4,783,115中,B柱通风口(29、30)由位于仪表板(20)后方客舱前部的风扇单元通过穿过车辆前门(10)的管道(26)供应空气。该管道不利地占据门内的空间,并且增加通风系统组件的质量以及复杂性。此外,当车门打开时,通过管道的空气流被中断,从而不利地中断了向B柱通风口的空气供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包括客舱、位于客舱中的包括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的座位排以及位于座位前方的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用于将空气排放到客舱中的至少一个出口,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沿射流轴线引导空气射流穿过出口,射流轴线向后投射到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朝向位于座位后方的客舱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射流轴线是固定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将所述空气射流成形为在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位置处具有大于1:1的高宽比。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将所述空气射流成形为在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位置处具有至少2:1的高宽比。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将空气射流成形为在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位置处具有的宽度为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的至少80%。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将空气射流成形为在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位置处具有的宽度不大于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的120%。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出口位于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的间隙的正前方。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射流轴线平行于客舱的纵向中心线投射。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射流轴线沿着客舱的纵向中心线投射。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射流轴线相对于水平面以不大于30度的角度投射。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当座位处于其最低调节位置时,所述射流轴线在左侧座位和右侧座位之间投射的高度不大于左侧座位或右侧座位的底垫上表面的中心点上方的50厘米。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位于客舱中的、在所述座位排后方的第二排座位,该第二排座位包括左后侧座位和右后侧座位,射流轴线在左后侧座位和右后侧座位之间投射。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位于车辆的仪表板中。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形成横向于客舱延伸的细长狭缝。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包括用于向所述通风组件供应空气的电风扇。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沿第二射流轴线引导第二空气射流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所述第二射流轴线,所述第二射流轴线向后且向上投射到左侧座位或右侧座位上方,朝向位于座位后方的客舱区域。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射流轴线是固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将所述第二空气射流成形为在所述座位上方的位置处具有大于1:1的宽高比。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通风组件适于将所述第二空气射流成形为在所述座位上方的位置处具有至少2:1的宽高比。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在客舱上方的顶部。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中,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哈里斯,T彭德莱顿,R波尔顿,
申请(专利权)人: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