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正专利>正文

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325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包括保护外框,保护外框的外壁左侧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保护外框的内壁底部嵌设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固定底板的外壁顶部安装设置有保护内框,且保护内框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通过保护外框、固定底板、保护内框和固定台阶,可以在室内安全的做心肺锻炼回复,使刚做完心脏手术的人可以安全的做恢复训练,以便更早的康复,还可以避免在室外运动时感冒,增加了患者的保护性,通过运动外框、移动履带、辅助套杆、副转动套杆和主转动套杆,可以使患者通过走动逐步的来锻炼心肺功能,使患者日积月累的来锻炼,提高心肺功能,适合一些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患者。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
,具体为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脏康复训练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骑自行车、爬楼梯等运动。在运动上一定要适量,要避免过度的劳累,心脏是人体促进气体交换的器官,心脏出现了疾病会引起体内供氧不足。可能会引起呼吸急促、胸闷和胸痛症状,会引起多脏器长时间的处在缺氧状态,会引起脏器功能减退,长时间的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
[0003]由于刚做完心脏手术的人不便于移动,在室外运动还有较大的风险,不便于锻炼,室外的温度较为不定,还容易使人生病,近年来,室外的空气环境较差,空气中有大量的灰尘,容易被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吸入,导致患者呼吸急促、胸闷和胸痛症状,其次,心肺功能恢复需要日积月累的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在室内空间有限,无法有效的做锻炼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保护外框、固定底板、保护内框和固定台阶,可以在室内安全的做心肺锻炼回复,使刚做完心脏手术的人可以安全的做恢复训练,以便更早的康复,还可以避免在室外运动时感冒,增加了患者的保护性,通过运动外框、移动履带、辅助套杆、副转动套杆和主转动套杆,可以使患者通过走动逐步的来锻炼心肺功能,使患者日积月累的来锻炼,提高心肺功能,适合一些刚做完手术的患者。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包括保护外框,所述保护外框的外壁左侧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保护外框的内壁底部嵌设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固定底板的外壁顶部安装设置有保护内框,且保护内框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保护内框的顶部中心处嵌设有照明灯罩,所述保护外框的内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运动装置,且运动装置的外壁顶部嵌设于固定底板的底部处,所述运动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架、旋转电机、连接带、转动杆、主转动套杆、固定杆、副转动套杆、辅助杆、辅助套杆、移动履带与运动外框。
[0006]其中,所述固定块的外壁顶部固定于保护外框的内壁底部处,所述固定架的外壁底部固定于固定块的顶部处,所述固定架的外壁顶部固定于固定底板的底部处。
[0007]其中,所述连接带的一端缠绕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处,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缠绕于转动杆的外壁处。
[0008]其中,所述运动外框的外壁表面嵌设于固定架内壁处,所述运动外框的外壁顶部嵌设于固定底板的底部处。
[0009]其中,所述主转动套杆的内壁表面套设于转动杆的外壁处,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外壁固定于运动外框的内壁处,所述副转动套杆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副转动套杆的内壁表面均套设于固定杆的外壁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外壁嵌设于运动外框的内壁处,一组所述辅助套杆的内壁表面均套设于辅助杆的外壁处,且辅助杆的两端外壁嵌设于运动外框的
内壁处,所述移动履带的外壁分别缠绕于一组辅助套杆、副转动套杆与主转动套杆的外壁处。
[0010]其中,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框,所述控制框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把手,且固定把手的外壁表面套设有把手套。
[0011]其中,所述保护外框的外壁正面嵌设有连接框,且连接框远离保护外框的一侧连通于保护内框的外壁处,所述保护外框的外壁正面绞接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外壁正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拉手。
[0012]其中,所述密封门的正面底部绞接有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的外壁背面固定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远离固定台阶的一侧贴合于保护外框的外壁处。
[0013]其中,所述保护外框的外壁背面安装设置有两个风扇外框,且两个风扇外框的内壁表面安装设置有风扇电机。
[0014]其中,所述保护外框的内壁边角处安装设置有多个灯泡底座,且多个灯泡底座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照明灯泡。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保护外框、固定底板、保护内框和固定台阶,可以在室内安全的做心肺锻炼回复,使刚做完心脏手术的人可以安全的做恢复训练,以便更早的康复,还可以避免在室外运动时感冒,增加了患者的保护性。
[0017](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运动外框、移动履带、辅助套杆、副转动套杆和主转动套杆,可以使患者通过走动逐步的来锻炼心肺功能,使患者日积月累的来锻炼,提高心肺功能,适合一些刚做完手术的患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背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框正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框右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正视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右视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俯视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立体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剖视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仰视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1、保护外框;2、固定底板;3、保护内框;4、运动装置;5、照明灯罩;6、支撑杆;7、控制框;8、固定把手;9、把手套;10、密封门; 11、固定拉手;12、固定台阶;13、缓冲垫;14、风扇外框;15、风扇电机; 16、灯泡底座;17、照明灯泡;18、连接框;401、固定块;402、
固定架; 403、旋转电机;404、连接带;405、转动杆;406、主转动套杆;407、固定杆;408、副转动套杆;409、辅助杆;410、辅助套杆;411、移动履带;412、运动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实施例一,参照图1

13:包括保护外框1,保护外框1的外壁左侧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保护外框1的内壁底部嵌设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固定底板2的外壁顶部安装设置有保护内框3,且保护内框3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保护内框3的顶部中心处嵌设有照明灯罩5,保护外框1的内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运动装置4,且运动装置4的外壁顶部嵌设于固定底板2的底部处,运动装置4包括固定块401、固定架 402、旋转电机403、连接带404、转动杆405、主转动套杆406、固定杆407、副转动套杆408、辅助杆409、辅助套杆410、移动履带411与运动外框412,通过保护外框1,保护外框1呈长方体,外壁左侧开设的通风孔可以使空气进入到恢复装置中,通过保护内框3,保护内框3外壁设置有壁纸,可以使患者在内部锻炼时,可以欣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包括保护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框(1)的外壁左侧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保护外框(1)的内壁底部嵌设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固定底板(2)的外壁顶部安装设置有保护内框(3),且保护内框(3)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保护内框(3)的顶部中心处嵌设有照明灯罩(5),所述保护外框(1)的内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运动装置(4),且运动装置(4)的外壁顶部嵌设于固定底板(2)的底部处,所述运动装置(4)包括固定块(401)、固定架(402)、旋转电机(403)、连接带(404)、转动杆(405)、主转动套杆(406)、固定杆(407)、副转动套杆(408)、辅助杆(409)、辅助套杆(410)、移动履带(411)与运动外框(4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01)的外壁顶部固定于保护外框(1)的内壁底部处,所述固定架(402)的外壁底部固定于固定块(401)的顶部处,所述固定架(402)的外壁顶部固定于固定底板(2)的底部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404)的一端缠绕于旋转电机(403)的输出端处,所述连接带(404)的另一端缠绕于转动杆(405)的外壁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外框(412)的外壁表面嵌设于固定架(402)内壁处,所述运动外框(412)的外壁顶部嵌设于固定底板(2)的底部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心肺功能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动套杆(406)的内壁表面套设于转动杆(405)的外壁处,所述转动杆(405)的两端外壁固定于运动外框(412)的内壁处,所述副转动套杆(408)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正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