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典祥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2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属于造纸技术领域,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工艺包括原料处理、熟化处理与研磨挤压处理,原料处理包括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多次的热螺旋,可以实现对熟化过程的反复循环,保证产生的中性纤维质量过硬,避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熟化工艺不达标,造成的返工问题,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对热量和生物酶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的原材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对产线的循环熟化,可以添加大量的原材料在产线中循环熟化,进一步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避免影响熟化的前提下,提高实际的生产量。提高实际的生产量。提高实际的生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
,具体为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专利技术,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0003]树压材和麦秸秆的属于硬质纤维束,比如像甘蔗渣、木质淀粉渣等,其纤维束都属于硬质纤维束,但是现有的对硬质纤维束的制浆工艺,其中的熟化过程均是采用蒸煮工艺来实现纤维束的软化。
[0004]目前在对纤维进行的熟化工艺,往往是采用单次熟化加催化,但是往往受制于反应的不充分和原料的堆积,造成了熟化后的纤维往往质量不达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返工,造成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返工投料作业,其次是在后续的熟化过程中,属于催化剂的生物酶和蒸发器产生热量往往无法进行回收利用,实际的熟化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被挤压,其次是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反复熟化料投料循环,造成了实际的熟化纤维产量不佳,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本专利技术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纤维的熟化效果,生产出中性的纸张纤维,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催化剂和热量的回收,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多次热螺旋,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实际产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原料处理、熟化处理与研磨挤压处理;所述原料处理包括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通过铲车运输将原材料运送至自动上料链盘,由自动上料链盘送至切草机,粉碎原材料,所述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生物酶搅拌罐中的生物酶,所述原料预浸加药螺旋,其中热水罐通过蒸汽发生器加热,所述混合后的原材料输送至网箱滤水,滤出的水会回流至预浸加药螺旋循环使用;所述熟化处理包括滤水后的原材料送至热螺旋,所述热螺旋加快原材熟化进程,所述热螺旋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所述熟化后的原材料运输至软化库进行进一步熟化,所述软化库熟化后的原材料运送至料斗,之后二次进入热螺旋;所述研磨挤压处理包括热螺旋的原材料送至高浓磨研磨细化,热螺旋中的蒸汽进入高浓磨加热,经高浓磨第一次研磨后的原材料送至网箱熟化,滤水后的原材料会二次进入高浓磨研磨成浆,浆体原材进入液压机水机。
[0007]进一步的,所述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1:1混合组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生物酶搅拌罐中的生物酶以1000:15的比例送
至预浸加药螺旋。
[0009]进一步的,所述热水罐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温度保持在60

80℃。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滤水后的原材料送至热螺旋,经过热螺旋行走1小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螺旋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温度保持在60

80℃。
[0012]进一步的,所述熟化后的原材料通过车辆场内运输至软化库进行进一步熟化,周期大概为48小时,延长熟化时间,更好地熟化原材料,温度在60

80℃。
[0013]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进入热螺旋,行走3

4小时,温度保持在60

80℃,所述加热由蒸汽发生器提供热量。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经高浓磨第一次研磨后的原材料送至网箱熟化1小时。
[0015]进一步的,浆体原材进入液压机水机,挤压出残余生物酶液至储水罐,之后通过铲车运输产出成品纤维,储水罐中回收的水和生物酶会回流至热水罐,循环使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多次的热螺旋,可以实现对熟化过程的反复循环,保证产生的中性纤维质量过硬,避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熟化工艺不达标,造成的返工问题。
[0017](2)、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对热量和生物酶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的原材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018](3)、该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对产线的循环熟化,可以添加大量的原材料在产线中循环熟化,进一步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避免影响熟化的前提下,提高实际的生产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工艺包括原料处理、熟化处理与研磨挤压处理;原料处理包括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通过铲车运输将原材料运送至自动上料链盘,由自动上料链盘送至切草机,粉碎原材料,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生物酶搅拌罐中的生物酶,原料预浸加药螺旋,其中热水罐通过蒸汽发生器加热,混合后的原材料输送至网箱滤水,滤出的水会回流至预浸加药螺旋循环使用;熟化处理包括滤水后的原材料送至热螺旋,热螺旋加快原材熟化进程,热螺旋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熟化后的原材料运输至软化库进行进一步熟化,软化库熟化后的原材料运送至料斗,之后二次进入热螺旋;研磨挤压处理包括热螺旋的原材料送至高浓磨研磨细化,热螺旋中的蒸汽进入高浓磨加热,经高浓磨第一次研磨后的原材料送至网箱熟化,滤水后的原材料会二次进入高浓磨研磨成浆,浆体原材进入液压机水机。
[0021]具体的,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1:1混合组成。
[0022]具体的,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生物酶搅拌罐中的生物酶以1000:15的比例送至预浸
加药螺旋。
[0023]具体的,热水罐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温度保持在60

80℃。
[0024]具体的,滤水后的原材料送至热螺旋,经过热螺旋行走1小时。
[0025]具体的,热螺旋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温度保持在60

80℃。
[0026]具体的,熟化后的原材料通过车辆场内运输至软化库进行进一步熟化,周期大概为48小时,延长熟化时间,更好地熟化原材料,温度在60

80℃。
[0027]具体的,二次进入热螺旋,行走3

4小时,温度保持在60

80℃,加热由蒸汽发生器提供热量。
[0028]具体的,经高浓磨第一次研磨后的原材料送至网箱熟化1小时。
[0029]具体的,浆体原材进入液压机水机,挤压出残余生物酶液至储水罐,之后通过铲车运输产出成品纤维,储水罐中回收的水和生物酶会回流至热水罐,循环使用。
[0030]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照,得出如下数据: 熟化效果经济效益实际产量实施例较好较高较高
ꢀꢀ
现有技术较差较低较低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当实施实施例时,通过本专利技术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原料处理、熟化处理与研磨挤压处理;所述原料处理包括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通过铲车运输将原材料运送至自动上料链盘,由自动上料链盘送至切草机,粉碎原材料,所述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生物酶搅拌罐中的生物酶,所述原料预浸加药螺旋,其中热水罐通过蒸汽发生器加热,所述混合后的原材料输送至网箱滤水,滤出的水会回流至预浸加药螺旋循环使用;所述熟化处理包括滤水后的原材料送至热螺旋,所述热螺旋加快原材熟化进程,所述热螺旋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管道加热,所述熟化后的原材料运输至软化库进行进一步熟化,所述软化库熟化后的原材料运送至料斗,之后二次进入热螺旋;所述研磨挤压处理包括热螺旋的原材料送至高浓磨研磨细化,热螺旋中的蒸汽进入高浓磨加热,经高浓磨第一次研磨后的原材料送至网箱熟化,滤水后的原材料会二次进入高浓磨研磨成浆,浆体原材进入液压机水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为树压材和麦秸秆1:1混合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生物酶搅拌罐中的生物酶以1000:15的比例送至预浸加药螺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典祥尹洪生王建元
申请(专利权)人:侯典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