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反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08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0
一种红外线反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红外线反射纤维包括76.0重量份至88.5重量份的载体、1.8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组成物、2.5重量份至7.5重量份的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以及6.0重量份至16.0重量份的调色组成物。载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当红外线反射组成物以5.0wt%至7.5wt%的含量与余量的载体混合并制作成第一纤维时,第一纤维的最大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1%至70%间。本揭露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可同时具有低明度及高红外线反射率,从而制得具有良好热隔绝效果的深色织物。得具有良好热隔绝效果的深色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线反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揭露内容是有关于一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红外线反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纺织产业正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纺织业者必须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与多元化的产品,才能面对全世界的竞争。
[0003]近年来,受到温室效应及全球暖化的影响,平均气温不断地升高。面对日渐炎热的气候,各种遮阳织物更加着重于光线的阻挡以及热能的反射,以提升隔热效果并达到保护的作用。此外,由于深色织物为现今的时尚趋势。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织物的热隔绝性,尤其是深色织物的热隔绝性,便成为目前相当重要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揭露的一实施态样为红外线反射纤维,其适于应用于深色织物。
[0005]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红外线反射纤维包括76.0重量份至88.5重量份的载体、1.8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组成物、2.5重量份至7.5重量份的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以及6.0重量份至16.0重量份的调色组成物。载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当红外线反射组成物以5.0wt%至7.5wt%的含量与余量的载体混合并制作成第一纤维时,第一纤维的最大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1%至70%间。
[0006]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包括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色料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
[0007]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基材粉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
[0008]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反射色料包括钛-镍-锑金属复合材料。
[0009]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当红外线反射色料以1.0wt%至1.5wt%的含量与余量的载体混合以形成第二纤维时,第二纤维的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4%至70%间。
[0010]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包括铬-铁金属复合材料。
[0011]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当红外线反射色料以1.0wt%至1.5wt%的含量与余量的载体混合以形成第三纤维时,第三纤维的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1%至63%间。
[0012]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添加剂包括石蜡系分散剂以及热安定剂。
[0013]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反射色料的粒径介于150纳米至250纳米间。
[0014]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中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rutile)。
[0015]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调色组成物包括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调色色料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
[0016]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调色色料的粒径介于150纳米至500纳米间。
[0017]本揭露的另一实施态样为红外线反射纤维的制备方法。
[0018]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红外线反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8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组成物、2.5重量份至7.5重量份的含二氧化钛组成物、6.0重量份至16.0重量份的调色组成物以及76.0重量份至88.5重量份的载体混合,其中当红外线反射组成物以5.0wt%至7.5wt%的含量与余量的载体混合并制作成第一纤维时,第一纤维的最大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1%至70%间。
[0019]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红外线反射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红外线反射色料进行液态研磨步骤。于液态研磨步骤后,进行干燥步骤,以形成经细化的红外线反射色料。将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的经细化的红外线反射色料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均匀混合,以得到红外线反射组成物。
[0020]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经细化的红外线反射色料的粒径介于150纳米至250纳米间。
[0021]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液态研磨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65重量份至80重量份的水、20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色料以及1重量份至2重量份的液态分散剂混合。以行星式球磨机在100rpm至300rpm的转速下研磨4.5小时至5.5小时。
[0022]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含二氧化钛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二氧化钛进行液态研磨步骤。于液态研磨步骤后,进行干燥步骤,以形成经细化的二氧化钛。将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的经细化的二氧化钛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均匀混合,以得到含二氧化钛组成物。
[0023]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经细化的二氧化钛的粒径介于150纳米至250纳米间。
[0024]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液态研磨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65重量份至80重量份的水、20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二氧化钛以及1重量份至2重量份的液态分散剂混合。以行星式球磨机在100rpm至300rpm的转速下研磨4.5小时至5.5小时。
[0025]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调色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的调色色料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均匀混合,以得到调色组成物。
[0026]根据本揭露上述实施方式,透过将载体、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以及调色组成物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以制备出同时具有低明度及高红外线反射率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因此,使用所述红外线反射纤维所制得的深色织物具有好的热隔绝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揭露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揭露。也就是说,在本揭露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揭露。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0028]本揭露内容提供一种红外线反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透过将载体、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以及调色组成物以适当的比例均匀地混合,以制备出同时具有低明度及高红外线反射率的红外线反射纤维,从而制得具有良好热隔绝效果的深色织物。
[0029]本揭露的红外线反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76.0重量份至88.5重量份的载体、
1.8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组成物、2.5重量份至7.5重量份的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以及6.0重量份至16.0重量份的调色组成物混合,以形成深色且具有高红外线反射率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应了解到,本揭露所提及的“红外线”是指波长介于700纳米至1600纳米间的长波长辐射,亦称做“近红外线”。
[0030]以下将针对红外线反射纤维中的各成分以及红外线反射纤维进行详细说明。
[0031]<载体>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76.0重量份至88.5重量份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8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其中当所述红外线反射组成物以5.0wt%至7.5wt%的含量与余量的所述载体混合并制作成第一纤维时,所述第一纤维的最大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1%至70%间;2.5重量份至7.5重量份的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以及6.0重量份至16.0重量份的调色组成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包括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色料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粉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反射色料包括钛-镍-锑金属复合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红外线反射色料以1.0wt%至1.5wt%的含量与余量的所述载体混合以形成第二纤维时,所述第二纤维的最大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4%至70%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反射组成物包括铬-铁金属复合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红外线反射色料以1.0wt%至1.5wt%的含量与余量的所述载体混合以形成第三纤维时,所述第三纤维的最大红外线反射率介于61%至63%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石蜡系分散剂以及热安定剂。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反射色料的粒径介于150纳米至250纳米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二氧化钛组成物中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组成物包括74重量份至78重量份的基材粉体、18重量份至22重量份调色色料以及2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添加剂。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色料的粒径介于150纳米至500纳米间。13.一种红外线反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1.8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红外线反射组成物、2.5重量份至7.5重量份的含二氧化钛组成物、6.0重量份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善江若诚刘昭晖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